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没有神秘的功力,也没有出众的才能,有的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尊重、理解每一个来访的学生。我们要做的,是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倾听他们。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段轻柔的音乐,就会让他们敞开心灵的大门。我们的学生都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就像种子发芽、小草破土时会有成长的痛一样,他们也会遇到成长中的阵痛。我们要做的,是呵护每一颗成长中的心灵,助人自助! 心理咨询室像一个避风雨的小屋、情绪调节室,成为孩子们成长中一段温馨的记忆,静悄悄而执着地每天守候在校园的角落里。每到中午或傍晚,咨询室门前总会响起轻轻的或是急促的叩门声。当学生们带着微笑离开时,我们知道,他们找到了自信,找到了重新尝试生活的勇气和动力。——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2.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美丽就孕育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只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进行心灵交流与碰撞,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才能开出朵朵奇葩,为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守望孩子们界,浇灌和守护他们的心灵之花。1走进心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3.
赵秀琴 《考试周刊》2014,(78):161-161
每一届学生的三年,每一届学生的风风雨雨,非如他们离校时那般光鲜,有过伤痛,有过迷茫。陪伴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或许曾遭逢学生的不谅解,但当他们的心灵不再沉睡,便会了解,是责任心消除隔阂、融化冰雪、唤醒心灵。  相似文献   

4.
"孤残儿童"是这个社会群体里的一个特殊人群,这些孩子心灵都受到过创伤,他们的性格大多孤僻、胆小怯懦、偏执任性、自制力差、敏感等,这些性格特点就要求我们这些工作者要从孩子的各自性格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给予关爱,如何通过教育使孩子们正常成长、身心健康,就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天地间的精灵,他们每一个都是不可替代的奇迹,孩子们的天性就是要好好地享受每一天,成长每一天。  相似文献   

6.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乐意接受,并使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快乐成长呢?——那就是赏识教育。我任教对几年中,班上的一件小事令我记忆犹新,使我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7.
头疼,因为接手了一个让人头疼的班;庆幸,因为细节教育让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享受细节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一、细节让沟通如此简单我是中途接手这个班的,分明能感沉到学生的冷漠、抵触,甚至有一些敌意。怎么办?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让彼此了解,只有透彻地了解,心才会靠近。细节,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我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认真记录每一次感动。作业本上我夸奖他们专注的眼神,班会课上我表扬他们积极的劳动。期中考试后的“心灵相约”,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收来学生的反馈.一张张细读,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愈显重大。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教师的教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像太阳一样把真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让真爱温暖学生,去融化学生心灵上的坚冰。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1)
本章简说初中三年,正是学生们心智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对于他们内心世界的关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老师,更是要懂得适时地、恰当地引导孩子们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这是我们了解他们,进而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的理想途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加入了关注成长、关注心灵的部分,而中考作文也将这一方面的作文考试内容摆在了比较醒目的位置。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以引导考生抒发心灵为目的的题目层出不穷,其中大多是关于成长、关于做人、关于理想、关于价值选择方面的内容,帮助考生们在作文的同时树立起…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中,每一个生命都是重要的,也是独特的,孩子们每一次心灵的成长,都需要温暖和阳光,每一次出发和在路上的行动,都需要不同的关注和鼓励。  相似文献   

11.
成长的烦恼     
[教学设想]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成人的眼里,孩子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他们是快乐的天使。其实,这是成人对孩子的误解。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体惜他们幼小的心灵,稚嫩的生命所要承担的生活责任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孩子们有自己的情感、阅历,烦恼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孩子们以平常的心态正视烦恼,以积极的方式化解烦恼,认识到烦恼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我们要在这门课中体验丰富的生活情感;锤炼坚强的性格意志;领悟丰富的人生智慧。在这节课中,老师要把每一个孩子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笔者亲身经历的教育案例出发,阐述了做学生心灵深处的耕耘的园丁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更需要注重细节,充分的尊重孩子的,用心灵赢得心灵,从而照亮孩子们的自信之门,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无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安静 《宁夏教育》2012,(1):70-71
当前,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许多家长也为此感到头疼。其实,不是学生不听话,也不是学生难管,而是教师和家长没有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教育好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谈心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是心灵的相互启发。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学生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使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在一个班级中有学优生和学困生之别。通过两个案例来谈谈作为一个教育者如何对孩子的人格、心灵发展起发现、唤醒、引导的作用。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关注每一个。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其需静下心来,在心灵的慢养中等待孩子们的绽放。  相似文献   

16.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作为一名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师爱的重要意义。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师爱使孩子们展示出他们最优秀的自我,师爱使孩子们的身上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师爱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滋润,师爱让每一个孩子的欢颜挂在脸上。 一、师爱体现在对优秀生的“指导”,让他们绽出会心的笑 在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智力水平较高且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生,他们往往是教师的宠儿,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在班集体申往往担当着一些重要的职责,小到绢长,大到班长。…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这阶段不仅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一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素质!然而,幼儿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本文仅就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交往障碍谈谈幼儿教师如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以保护儿童的"小小心灵"!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2006,(9):49-49
从初入园时以涕泪粉饰老师的衣物,到如今的能言善思、手巧心灵,我园大班的孩子们在这几年里给家长、老师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从一本本记录着他们成长足迹的精美手册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收获,而一直以来和他们一起参与成长记录册整理、制作工作的老师和家长,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每个学生都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自由幸福的发展是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他们自由发展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教育创新应着眼于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将来的幸福,还能够在现在的成长过程中充满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