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笔曾看到一份有关幼儿健康认知的调查问卷,发现幼儿对于有关健康的知识存在着很多误解。很多幼儿认为“蔬菜就是一根一根绿绿的”,不少幼儿将胡萝卜归入水果类,并认为辣椒不是蔬菜,而且有不好的气味,所以不喜欢吃;很多幼儿把“吃饭前要洗手”仅仅理解为吃“饭”前要洗手,或仅仅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而经常忽视吃零食、出去玩、上厕所后等也要洗手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要求: 1.教幼儿认识青椒、茄子和冬瓜等三种蔬菜,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了解其用途。 2.教育幼儿懂得蔬菜营养多,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做到不挑食。 3.丰富词汇:“蔬菜”、“营养”、“健康”等,学说句子:“蔬菜有各种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  相似文献   

3.
幼儿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往往从自己的喜好或者经验来判断,主观地认为是怎样就怎样,很少考虑别人会否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而幼儿园的厨房阿姨也很想了解幼儿喜欢吃什么样的早餐。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数学调查活动———“幼儿最喜欢吃的早餐”。成人的调查活动追求社会价值,注重结果,而幼儿的调查活动是为了获得相关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观察和动手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注重过程。所以,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调查活动要有健康而活泼的目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本次的主题就是十分适合幼儿…  相似文献   

4.
原方案关注幼儿当前的生活状况,从幼儿的生命需求出发,很有价值。方案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了解人们服饰的变化,启发幼儿思考有关健康生活的问题,萌发了幼儿关心、照顾自己的意识,值得肯定。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健康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幼儿的行动上。为此,教学应采用"从幼儿生活中来、到幼儿生活中去"的策略,给予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多实践多体验,促进幼儿习得必要的健康行为。一、从生活中来1.制定发展目标在生活中,幼儿已经感受到秋  相似文献   

5.
小手开花     
幼儿吃点心前总要洗手,可每次洗手后,他们总是用干净的手不停地摸摸衣服,抓抓脸,挪挪凳子,很不卫生。于是我要求幼儿洗过手后,立即回到位子上,双手合十,掌心空,成花骨朵状置于胸前。然后,小指、无名指……按顺序依次展开,好似一朵盛开的花。我把装点心的小碗往“花”中间一放,孩子们便可吃点心了。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安静吃饭有利于健康。笔者认为,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心理能力。因此,幼儿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安静进食”纪律对幼儿的影响(一)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7.
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探讨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幼儿知识经验较少,对自己的身体缺乏认识,独立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差,若我们能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一、通过感知讨论有关健康的知识,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不仅有利于他们形成对健康的积极态度,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幼儿健康教育相关的信息,教师要树立生活即课程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以后,班上一些幼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能坚持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且方法基本正确.但也有不少幼儿仍然早晚不主动刷牙,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在此时期一旦形成,将来就难以纠正.在传统的健康教育中,很多教师对此比较重视,但只是借用某个故事(一般都是某幼儿不刷牙的反面例子)去告诫幼儿“每天饭后要漱口”,对于“刷牙”这一健康行为的作用和如何正确刷牙,并没有引导幼儿深入进行探讨,因此难以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哪种方法洗手好?安徽张士飞问:幼儿吃点心或吃饭前要洗手,有人认为一个班级的幼儿(35名左右)用一盆稀释(比例1∶20)过的84消毒液洗手好,有人认为先打肥皂再用流动水冲洗好,到底哪种方法好?张士飞同志:您好!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被...  相似文献   

10.
陈楠  李智文 《教育导刊》2004,(18):15-17
幼儿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往往从自己的喜好或经验来判断,主观地认为是怎样就怎样,很少考虑别人会否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而幼儿园的厨房阿姨也很想了解幼儿喜欢吃什么样的早餐。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数学调查活动——“幼儿最喜欢吃的早餐”。  相似文献   

11.
1.集体谈话:回忆菜农场里的蔬菜,说出正确名称,教师出示“菜农场”背景图,贴上相应的蔬菜图片。 2.大组:正副小助手用老师准备的若干卡片,带领全组幼儿玩“买菜”游戏。 3.小组:观察部分蔬菜的颜色,引导幼儿说出萝卜是白色的,青菜叶子是绿色的,莴苣是绿色的,花菜是黄色的,茄子是紫色的(重点指导认识紫色)。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涂色,然后幼儿自由选择无色蔬菜图案,开始涂色。 4.大组: (1)出示实物大白菜、萝卜,图片莴苣,分别请幼儿说出名称,一起分析这三种菜的外形特征,分清“根、茎、叶”,根据已有的经验得出,我们是吃大白菜的叶,萝卜的根,莴苣的茎。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各种开关很多,如:电灯开关、电扇开关、电视机开关、水龙头开关等。大家经常使用,容易被污染成为传播细菌和疾病的渠道。 我们特别要注意水龙头的卫生,因为在洗手前用不洁净的手打开水龙头,洗过手又去关水龙头,这样洗干净的手就会被再次污染。幼儿吃东西前,最好由教师打开水龙头开关,幼儿排着队一个接一个洗手,全部洗完后再由教师关好水龙头。这样就避免了幼儿的手因接触水龙头开关而被再次污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东东刚上幼儿园,聪明、活泼,就是不爱洗手。妈妈对老师说:“我让东东洗手,他总是不愿意洗。吃饭前让他洗手,他说他用叉子叉着馒头吃,不用洗;吃饼干前让他洗手,他说他套着饼干的包装袋吃,也不用洗。从外面回到家让他洗手,他也是胡乱地洗洗,应付一下。现在,上幼儿园了,老师,您一定要帮他改掉这毛病啊!”如果您是东东的老师,您会怎样做呢?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广东张楚楚)  相似文献   

14.
情况分析 连续带了几年大班,发现许多小朋友都挑食,不少家长对此也有反映。经过调查摸底,现在所带班有70%的小朋友不肯吃蔬菜,如果家长强行让吃,很多有呕吐现象,弄得家长左右为难。根据这些情况,我设计了“我和蔬菜做朋友”这个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活动后,幼儿懂得了蔬菜里含有人体多种必需的维生素等知识,知道了吃蔬菜能使身体营养平衡,增强体质。幼儿认识了常见蔬菜种类,不仅能主动吃蔬菜,而且还能给家长讲吃蔬菜的好处,养成了珍惜蔬菜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洗手     
在吃点心前,幼儿均需洗手。孩于们洗手时喜欢玩水,还常把水滴洒到别人身上。每次洗手,老师都要大呼小叫,伤透了脑筋。后来,我改训斥、批评为启发引导,让小朋友一边洗手嘴里一边念1、2、3、4、5、6、7、8、9、10。数字念完手也洗完。然后再从10倒数到1,把水滴甩在水池里。一段时间下来,幼儿洗手  相似文献   

16.
饭前便后洗手是众人皆知的卫生习惯。在幼儿园中,让幼儿便前洗手也很重要。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刻离不开手的触摸和操作。孩子所接触的物品上会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病毒、病菌和虫卵。这些看不见的病菌等极易寄生在手上。幼儿每天要  相似文献   

17.
游戏准备:一人一根约1米长的绳子、一块剥好的巧克力在绳子一头把巧克力系好(注意游戏前要洗手,绳子也要干净卫生),大家围成一圈站好。每人用嘴咬住绳子一头(当然是没巧克力的那头)。看到了吗?巧克力就在绳子下面荡来荡去,等你去吃呢!发令枪一响,大家就要努力在牙齿和舌头的合作下,慢慢将巧克力往上“提”,谁最先吃到巧克力,就算获胜啦!游戏开始:注意:往上“提”时不可以用手哦!快快来吃巧克力@阿鸣 $恐族工作室  相似文献   

18.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验,有了可喜的成绩。吃饭慢的幼儿是过去养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现在,老师有针对性地照顾他  相似文献   

19.
身边的卫生     
<正> 人常言“病从口入”,就是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瓜果生蔬菜”。但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对此类知识有更广泛的了解。 1.近几年的中国已不是性病的净地了,所以在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上应加上一条“便前洗手”,这样可避免性病病原体传入人体。 2.室内空气要流畅,保持“夏开窗,冬通气。“常开窗,透阳光.空气鲜,保健康”就是这个道理。 3.不吃过烫食物,不喝过烧的开水。有关研究表明,人体的食管和胃粘膜比较娇嫩,只能承受50~60℃,超此温度则会烫伤粘膜,久之可能发生浅表性溃疡,开水最佳饮用温度为40℃。 4.要吃新鲜蔬菜。久置的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减少,营养价值降低;久置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多,因其能  相似文献   

20.
钱志平 《山东教育》2003,(18):52-52
目前,幼儿园大多都让幼儿用肥皂洗手。为了不让幼儿洗手时玩肥皂,许多幼儿园都把肥皂装在小袋子里(纱布做的小袋子),吊在自来水管上。幼儿饭前、便后或手脏时都需要洗手,特别是用手抓着吃油炸的鱼、鸡腿、鸡翅后,手上会油腻腻的,就更需要认真洗手。老师一般都是让孩子先用清水冲一下手,再抹上肥皂轻轻搓揉起泡后用清水洗净。几个孩子抹过肥皂后,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装肥皂的小口袋上也很油腻,看上去挺脏的。用肥皂洗手并不卫生,容易使细菌交叉感染,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另外,肥皂是较强的碱性物质,容易损伤孩子幼嫩的肌肤。用洗手液洗手有利于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