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足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是射门进球,而射门技术和战术是决定射门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观察统计方法,对2010年女足世界杯半、决赛阶段比赛射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亚洲女足队运用射门技术的一般规律。结果显示,下半时射门次数多于上半时;射门进球的主要区域在一区内;直接射门是女足的主要射门方式;射门前以3-4次的连续传球为主。  相似文献   

2.
足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是射门进球,而射门技术和战术是决定射门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观察统计方法,对2010年女足世界杯半、决赛阶段比赛射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亚洲女足队运用射门技术的一般规律。结果显示,下半时射门次数多于上半时;射门进球的主要区域在一区内;直接射门是女足的主要射门方式;射门前以3-4次的连续传球为主。  相似文献   

3.
第5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统计法和归纳分析法,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中的111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世界女足优秀队伍射门技术的一般规律性特征,以期为我国各级女足球队射门训练、提高比赛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九运会与八运会女足决赛中射门情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12支优秀女子足球队在九运会女足决赛的28场比赛中射门情况与八运会女足决赛的射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八运会相比九运会进球数较少,九运会女足比赛射门位置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外,在罚球区内和远距离射门的次数偏少,前卫队员的射门次数及进球数较少。指出,应加强快速、对抗性的射门训练,以提高我国女足比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陶光华  顾家续 《体育科技》2013,34(4):61-63,67
采用观察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赛冠军日本队的全部比赛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探讨日本队的攻防特征。研究表明:日本队获得冠军与其比赛阵型、攻防战术等有密切关系。日本队进攻以短传配合、地面渗透为主;禁区内射门能力略高于禁区外,直接射门能力高于间接射门能力,命中率略低;运用中路传切和定位球进攻战术射门得分能力较强;防守时采用人盯人结合区域盯人的混合盯人战术为主;前场反抢意识较强;防守弱点是对后插或内切队员盯防不紧。  相似文献   

6.
射门,是足球运动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我国足球落后的重要原因之所在。射门次数的多少和命中率的高低往往是衡量一个队实力水平的标准。为了解我国女足的发展状况,我们特对一九八五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系首届女子足球邀请赛二十七场比赛、五十四队次进行了临场射门统计。参加本次比赛的十个队,有的是省市冠军队,有的主力队员是省队队员,有的多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  相似文献   

7.
中外女足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统计法对我国女足和世界女足强国在技战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国女足近几年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找出目前中国女足和世界女足在技战术运用方面的差距.研究表明: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传接球技术还不错,但大多是横传和回传,很难形成有效的进攻机会;中国女子足球队的抢断总次数,抢断对手带球次数,抢断对手传球次数,抢断对手接球次数都明显低于世界女足前四强队;中国队虽有进攻欲望,但传球跑动时机不当,技战术运用意识合理化尚有欠缺;高速度、强对抗的比赛中射门质量不理想,中国女足缺少优秀的得分选手;中前场抢断发动的进攻成功率(进球率)高是女足重要趋势特征之一;助攻队员人数,助攻次数趋多是当代女足进攻战术发展的鲜明特点;中前场积极抢断次数与成功率提高是当代女足强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的962次射门统计,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射门次数增多,但是进球率显著下降;总射门的97.3%在E、B区完成,超过28的射门是由中前场发动进攻形成;定位球和抢断球发动进攻形成的射门最多;总射门的47.8%在完成前只有2次以下的传球,29.0%的射门形成时间在4s以下等等;形成射门的进攻战术模型有中后场发动逐步进攻射门模型,前场定位球进攻射门模型苘场发动阵地进攻射门模型,底传中、边路长传中进攻射门模型,中后场定位球、长传快攻进攻射门模型,边路射门、门前补射进攻射门模型。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第8届法国女足世界杯比赛4强球队的进球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他们所参加的28场比赛中,所进的62个进球作为研究对象。在女足世界杯历史中,本届世界杯首次运用了VAR系统。这在一定关键的时刻影响着主裁判对于比赛的关键判罚甚至改变比赛局势的走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中来了解和认识未来世界女足强队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主要结论:(1)4强球队在进球之前的连续传球次数绝大部分在0-3次这个区间完成;(2)最主要的进球方式是在禁区内抢点直接射门;(3)1区和2区是进球数量最多的进球区域。  相似文献   

10.
对16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场比赛进行观察统计,结合上届世界杯相关资料,对射门与射门前战术手段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当今世界足坛进攻战术的一般特点,为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定量化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复赛射门进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十七届世界足球赛复赛阶段16场比赛31个进球的统计、分析,对射门进球的区域、方式,射门进球前的进攻区域及手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本届世界杯足球射门进球的规律,对今后各级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和提高射门进球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0-2001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技术统计,对江苏南钢投篮技术,得分能力,得分形式,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断球,封盖等技术与上海东方队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江苏南钢队与上海东方队的差距。江苏南钢队在远投三分球、罚球命中率和抢后场篮板球技术方面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男子水球运动战术应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现场统计、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十运会男子水球比赛得失分方式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六打五战术得分率与比赛成绩关系密切;防快攻、门前移动传射的失分率是区别强、弱队运动水平的敏感指标;强队之间的比赛,阵地进攻与防守对比赛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在国内比赛中除“六打五”外禁止打区域联防;鼓励7m外的远射得分,在国内比赛中设立7m外远射一球得2分制;缩短犯规出场时间。  相似文献   

14.
浅谈足球运动的射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体育科技》2000,(3):23-26,33
足球比赛中一切进攻技、战术最终是为了射门得分 ,一切防守的技、战术又是为了限制和破坏射门 ,所以射门是影响一场足球赛胜负的中心问题 ,也是当今世界足坛各队应重视的问题之一。对于了解射门规律 ,掌握射门的方法 ,提高射门水平进而提高足球运动技术水平 ,研究提高射门的命中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中国男子篮球队技、战术水平的5个主要因素依次为篮下进攻、远投、防守、罚球、对抗能力;通过对参赛各队技战术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队取得第28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第8名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由于对强压迫性防守的不适应,球队的整体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在得分、命中率、失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提出了加强对抗能力训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参加第17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C组的中国,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4队6场小组赛主要攻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传球质量与其他几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射门、前场抢截效果以及犯规的合理性运用诸方面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及前4强球队前锋队员个人投篮得分能力指标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平均年龄相对较小,运动技能、心理状态、临场比赛意识、经验等都还没达到鼎盛的阶段;身高已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体重方面明显低于国外其他球队。中国队得分能力远不如世界强队,总的投篮次数少。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近区、中区的投篮得分方面与国外前锋相比已经有一定的提高,远区投篮次数明显低于国外前锋队员,与前4强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比赛中投篮受到较大的干扰,受干扰下的投篮命中率低。投篮方式过于单一,以原地跳投、贴身投篮、突破投篮为主,其中原地跳投最多;对手也是原地跳投为主,其次是突破投篮和贴身投篮,投篮方式运用的顺序上与世界强队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8.
对2005—2006 CBA职业联赛河南队40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包括投篮命中率、得分能力、主要得分形式、篮板球、快攻、封盖等技术与CBA各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河南队整体实力与其他强队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投次、2分球命中率、抢进攻篮板球、突破和助攻等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注重球员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其规范性和实效性;多同世界强队进行交流,强化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田章飞 《体育科技》2011,32(1):43-47
通过对第28、29届奥运会,以及第14、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的投篮技术、得分能力、主要得分形式、助攻、造犯规及失误等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剖析中国男篮进攻技战术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