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次调查旨在探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态度,采用竞争态度量表和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196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竞争态度差异性调查。结果显示,在良性竞争态度方面,男女生、文理科大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过度竞争态度方面,男女生、崇尚不同生活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重性别、专业和学生崇尚的生活方式对竞争态度的影响,培养大学生良性竞争意识,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奋斗与合作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加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探讨高职院校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采用《生命意义量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课程实施进行了评估,发现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生命态度和主观幸福感总得分都有显著差异;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对生命的热忱、生活目标和自主感有组别差异;在生命态度量表中,追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和生命目的有显著性组别差异;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组别差异。因此,体验式生命教育是一种能促进高职学生提升生命意义和幸福感、构建积极人生观的有效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对地方高校的3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的生命意义感总体处于偏低水平。2.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在生命自主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生源地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3.对父母期望的主观评估及就业前景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较大。对父母期望主观评估不同,学生在生活目标和生命价值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前景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形成有显著影响作用。学习压力感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为高校开展生命意义感教育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随机抽取168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总体上生命意义和目标不确定;调查对象的生活目标、生命价值显著高于理论值,且差异显著(P<0.05);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高于大二学生,差异显著;没有或较少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其生命意义感、生活态度、生命价值、生活自主水平均显著高于有一定程度甚至更严重人际困扰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生生死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意向周密、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生命、死亡存在着不少错误的认识,导致少数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浑浑噩噩地生活,漠视他人生命等情形,应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订大学生死亡教育方案,落实各项教育计划,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SA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2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杀态度和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的差异均不显著;(2)不同家庭关系的学生在对自杀者的态度、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安乐死的态度上存在差异,在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3)单亲大学生与非单亲大学生在对安乐死的态度、家内支持、家外支持上存在差异;(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自杀态度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学习投入水平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水平,包含生师互动、主动 合作学习、教育经验丰富度、学业挑战度以及校园环境支持度五大指标。本研究使用CCSS#2016 问卷对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在年级和学科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个人背景层面,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成长地环境和就读环境、不同的升学途径、是否担任班干部以及不同校园满意度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群体间的差异,为大学生自杀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15名大学生,并运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的四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当代大学生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自杀干预培训是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变量,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客观因素引入ISO模型,对ISO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与扩充。对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O模型是有效的,不同性别、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等4个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创业环境及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相似文献   

10.
卢永兰 《宜宾学院学报》2011,(10):118-120,127
福建省大学本科生在学业上的拖延程度较高,达到中度拖延水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的学校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差异性不显著;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理科生较之文科生的学业拖延行为更多,但未达到显著性程度。因此,学校方面应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方面应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生命愿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命愿景量表对不同年级2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生命愿景整体水平略低于男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消极生命意义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焦虑、恐怖和偏执的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生命愿景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但消极的生命意义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大学生生命质量进行调查,旨在为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与常模在生命质量多个维度差异显著,男生在生理健康多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提示大学生生命质量状况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样态现状的剖析,可以发现,一方面主流文化工具性趋向的导引,销蚀了大学生的生命感,使他们找不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一种“生命文化”的滋养,找不到文化的支撑。“生命文化”的建构,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价值的思考,是个体主体性的诉求,它有利于大学生不断积累力量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改造“强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高校生死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的问卷,以对待生死的总态度、对待死的态度、对待生的态度、与死亡有关的特殊问题探讨、对生死教育的需求以及课程设置等6个方面为内容,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重生轻死”的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国人,人们较少讨论甚至回避死亡话题;大部分人为死亡所困扰,对死亡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许多学生缺乏对自杀的正确认识;等等。高校学生对生死教育有着较大的需求,在高校开展生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今后应加强对生死教育课程的研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生死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高职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9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以上,专业满意程度对总体幸福感具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负担重、家庭施加学习压力、与老师关系紧张、生活习惯明显变化和不喜欢上学这五项生活事件对总体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职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北省邢台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及身心健康等六个维度对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上不乐观,处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在教学模式适应和学习态度适应方面.(2)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适应上没有显著差异.(3)本专科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明显好于独生子女.在学习态度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适应性在居住地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6)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各个专业在环境适应、教学模式适应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7)各个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杨国枢编制的华人自我满意度量表,对345名大学生的自我满意度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我满意度的总体水平较高,自我满意度的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2)大学生的自我满意度在不同年级、不同主观经济条件、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家庭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的自我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陈支那(2005)修订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版)测量了596名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整体情况较好,在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兼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城乡和文理专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经验量表为测查工具,对46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活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生活压力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客观支持维度对生活压力的异性关系发展存在显著影响;主观支持对生活压力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支持利用度对生活压力的异性关系发展和自我认同与期许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68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态度整体水平低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应对方式趋于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应对方式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大学生社会态度各因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力不同,不同的因子对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