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一听就害怕,许多教师也很头痛。反思作文教学,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教师忽视了作文起步的教学。因此只有扎实进行作文起步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到作文课孩子们就怕,其实老师又何尝不怕?面对学生挤牙膏才挤上来的作文,批阅老师可谓味同嚼蜡。这种情形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才会想写,老师也才会想改。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为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懊恼,学生写起作文来又畏而生厌,这个问题似乎成了语文教学中很难医治之“症”。对此,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去寻找“灵丹妙药”,那就是处理好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怕作文是不少小学生的"通病"。他们对作文兴趣不高,一听说写作文心里就发怵。怎样使小学生不怕作文呢?应注重主体体验,才能激活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俐敏 《科学中国人》2014,(5S):147-14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可是大部分同学却认为是十分头痛的事。每到作文课时,同学们就唉声叹气,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最后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一篇作文,读起来却淡而无味,缺乏新意。什么缘故?笔者通过摸索、实践、总结了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一一作文教学“三偷法”。  相似文献   

6.
马小林 《科教文汇》2008,(20):94-9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因此,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上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彻底摒弃作文教学“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做法,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给学生作文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还学生作文的真实与本色。针对以上要求,我在作文教学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相似文献   

7.
杨宏 《科教文汇》2009,(27):136-136
眼下的作文教学,大多是依“单元主题”一课一课地学,照“语文天地”一篇一篇地写。一条又一条的写作要求像混凝土铸成的模子一样约束着学生的思维,老师又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定格成模块让学生填充,因此多数学生对作文索然无味,作文教学常有走不出“假、虚、空”围墙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理想中的课堂称为“自由课堂”,笔者照模搬样,把这种理想中的作文教学称为“自由作文”。一、把想像的自由还给学生少年时代是最富于幻想的时代,只有想像,才能把枯燥的抽象化为生动的形象,才会把有限的躯体变为无限的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景,把想像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写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哪怕是异想天开,因为只有“异想”…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教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指导学生搜集文章,变为自己的“作文集”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写作文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  相似文献   

10.
郭文娟 《科教文汇》2007,(2X):66-66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就皱眉头,显得无可奈何。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1.
郑晓珠 《知识窗》2014,(22):68-6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即作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叶圣陶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没有生活这么丰富的源泉做后盾,又岂会有点睛的神来之笔。所以,笔者认为学生要写好作文、写出个性、写出独特的内容、写出灵动的作文,就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韩晶 《科学中国人》2014,(5S):139-139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在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低年级学生最初的口头表达到写话,到高年级学生在写作中能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对不同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尝试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李涛 《科学中国人》2014,(2S):158-158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我心烦。”学生望而生畏的是写作文。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杭娟 《科教文汇》2014,(23):197-198
语文作文教学应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一步。让孩子们从兴趣入手,进行快乐的积累,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从中获得乐趣;练习将所见所闻、身边的事和物用语言表述出来;不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只有在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才能共舞。“情动而辞发”,孩子们就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生动、富有童趣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肖芳 《知识窗》2014,(8):80-80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认识事物、表达思维能力的结合体。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畏难心理油然而生。如何让学生变“怕写”为“乐写”呢?  相似文献   

16.
张中全 《科教文汇》2011,(20):97-9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提起作文教学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如何才能消除师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体验作文的乐趣呢?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就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蒋家荣 《科教文汇》2007,(9S):54-54
每上作文课,当老师提出作文要求时,学生们总是愁眉苦脸,他们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喜欢作文课。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做到了:一、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首先我教学生从写自己开始消除害怕心理。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我就对他们提出写日记的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事情,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并给他们规定字数和题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碧红 《知识窗》2014,(16):50-51
议论文教学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头戏,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几年高考的作文题型,发现虽然也有一些试题是“体裁不限”,学生可以选择散文、记叙文,但就所给的论题来看,还是最适合写议论文的,而且,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也是议论文。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最拿手呢?从学生完成的作文来看,作文有观点、有论据、有总结,看似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但细品之下,笔者发现观点不清、思路不明、以叙代议、道理模糊等问题繁多,而且作文常缺乏一种理性思维和一种让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好作文的情感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燃烧”,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保证,发现学生个性并有目的的加以培养是为他们的成功安插了飞翔的羽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程华丽 《科教文汇》2008,(15):76-76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没有得到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重视。我们在有限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只是“为作文而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练笔少,练笔不得法,这些弊端导致我们的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我们的高一学生,不要说写文字优美的记叙文,说理充分的议论文,条理清楚的说明文,就是连简单的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都是难以起笔。针对这一问题,我指出传统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提倡一文一得,有针对性的精批细改,提倡面批。希望能给同行以启示,避免重蹈覆辙。本文从五个方面来探索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即:误区之一:“下水作文”;误区之二:作文批改越精细越好;误区之三:文体的限定;误区之四:作文前的引导越多越好;误区之五:讲评的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