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99年9月,湛江高校后勤集团挂牌成立。近三年来,集团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及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建立新的管理体制,着力抓好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经验和做法,被国家教育部树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典型和示范点。对于集团今后如何发展,我们一直在认真地思索和探寻。从湛江高校后勤的长远发展思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当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形势以及综观各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计划,在2000年底以前,全省高校后勤均要与学校实行“三分离”,即:所有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为探索中心城市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子,1999年9月,在广东省教育厅以地处湛江的原广东海师集团为依托,融进湛江三所高校(湛江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的膳食服务部门,组建了湛江高校后勤集团,作为广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试点。目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后勤改革所实行的“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管理模式的形成,更加需要我们用改革的精神,探索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新途径,以保证高校后勤改革和服务育人工作顺利进行。一、适应形势,找准位置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在后勤改革中,将如  相似文献   

4.
湛江高校后勤集团成立于九九年九月,它是由三所高校后勤联合组建的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后勤实体。为了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实体的资金管理和运作方式,增强实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明确实体各部门间的责、权、利关系,湛江高校后勤集团按照社会化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小而全、福利型、事业性、大锅饭的高校后勤,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那么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如何适应社会化,这是目前摆在我们广大后勤干部、职工面前的新课题。1.消除恐惧抵触情绪,积极投身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会在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开展的重要趋势,在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背景下,推动后勤管理“独立运作”,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形成高校自主选择、社会承办、师生监督的后勤服务体系已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结合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现状,未来要积极塑造后勤服务品牌,发挥智慧技术,诠释“师生为主”的现代后勤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层级,真正适应高校改革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塑造品牌、服务升级、智慧服务等视角探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服务逐渐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之中,同时,又根植于特定的环境之中。高校根据办学的需要选择了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即教学后勤社会化、科研后勤社会化和师生生活后勤社会化,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实践中,高校后勤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了后勤产业。后勤产业的发展,为深化后勤改革创造了条件。当前,后勤产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现就发展后勤产业问题谈谈粗浅认识。1.高校后勤产业产生发展的条件与氛围1.1 十多年的后勤改革奠定了建立和发展后勤产业的基础。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实体担负着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实体已逐步形成适应自身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后勤实体面对的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标准逐年发生变化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后勤实体不断强化后勤服务工作机制建设,以适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高校后勤服务与管理的现状 200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高校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后勤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后勤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部分高校的食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提高办学质量、维护学校稳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可否认,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服务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部分高校的运行机制与学校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欠账较大;管理队伍和业务骨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引进和留住人才困难;实行企业化运行的后勤企业尚未很好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部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机制不活、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不能适应本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等等.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已成为促进当今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应充分认识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意义,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使之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服务,目前高校后勤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略抒浅见。一、改革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000年以来,在国务院的强力推动下,高校后勤迈出了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改革跨上新台阶,后勤理论研究蓬勃开展,后勤干部职工的改革意识、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后勤标准化管理开局良好,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改后勤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后勤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师生适应后勤改革的观念逐步形成,对改革承受力明显增强,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及改革效益大为提高,全面增强了后勤保障能力, 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稳定校园、减轻学校负担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薛沛建 《上海教育》2001,(20):1-1,4
近两年来,上海市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在后勤部门与高校规范分离、教育系统联办后勤以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一、全市高校后勤部门基本实现规范分离上海在1999年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改革的载体,并通过第一批试点和第二批推进,完成了20余所高校后勤部门的  相似文献   

13.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高校办学活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机制,不仅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是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已基本打破,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分离,并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人、财、物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采用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机制,有序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种形式多样化的高校后勤保障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就必须走后勤服务社会化之路。后勤服务社会化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教育结构的调整、消费观念的更新、第三产业的发展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的高校后勤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自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会议后,上海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近年来,上海市高校在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教育系统联办后勤以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与建设方面又有明显突破,取得了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一、全市高校后勤部门基本实现规范分离由市政府统一部署,市教委牵头组织实施,是上海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经验之一。上海在1999年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改革的载体,并通过第一批试点和第二批推进,完成了20余所高校后勤部门的分离转制…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我国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要从改变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效益、保障今后高校良性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这项改革。浙江大学在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思路,进行了新的尝试,于1999年元月组建成立了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然而建立集团公司仅仅是改革的起步,原四校区由于管理模式的不同、政策的不同、条件的不一样所形成的格局,确实需要很大的力气来理顺内部关系。为此,我们在1999年度结  相似文献   

17.
后勤公司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主要形成了后勤管理和服务的甲方和乙方,而后勤公司则是乙方,即按照企业模式独立经营、实行有偿服务的经济组织。高校后勤公司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后勤公司的组建使学校后勤工作更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后勤公司人力资源是指在后勤公司类型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改革从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通过改制转体,由全面综合承包发展到小机关、大实体和大服务模式,继而发展到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为主、高校选择办学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并依照和遵循经济规律,通过发展独立的新兴经济实体、产业实体,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9.
当前 ,后勤改革作为高校内部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地高校推行。据笔者有限的关注 ,各地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不平衡 ,地方高校动作似乎更加迟缓 ,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本文试以南阳理工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为例 ,就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进行探讨。一、地方高校后勤的现状地方高校大多成立于改革开放前后 ,多由地市一级政府为适应本地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建 ,或由教育学院、电大、师范、中专升级改建 (近两年 ,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组建了一批地方职业技术学院 )。虽然办学历史较短 ,但因袭旧的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办学模式重大转变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已由原来的行政部门转变为兼具经营与服务双重功能的后勤实体。这种改革不仅减轻了学校的负担,而且激发了后勤的活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后勤实体自身性质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