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色归类(适合年龄段:3岁~5岁)目的: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发展注意力。准备:彩色吸管、塑料篓。玩法:将不同颜色的吸管按颜色归类,分别放在准备好的塑料篓内,家长可以给孩子在塑料篓上  相似文献   

2.
材料:洗涤剂、彩色墨水、白色卡纸等。1.选择适当颜色的彩色墨水,倒入杯中清水里,摇匀,得到一杯有颜色的水。2.加入适量洗涤剂,搅匀,做成吹泡泡的溶液。(水与洗涤剂的比例约为3∶1)3.用以上方法,再调出几杯不同颜色的吹泡泡的溶液。4.用吸管分别蘸取调好的不同颜色的溶液,吹出泡泡,并让泡泡落到白色卡纸上,待其破了以后,纸上就会形成一个个彩色的圆形。编辑洪静5.在每个圆形的下面画出一条弯弯的线,泡泡画彩色大气球就画好了。启蒙(0 ̄3岁)|15泡泡画——彩色大气球@刘青 @彭富强~~  相似文献   

3.
目标:1.学习用吹画和添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形态的小鸡。2.在作画过程中能细心操作,掌握吹画的方法、步骤。3.感受画面的美,体验泡泡吹画的乐趣。准备:1.物质准备。(1)黄色(深浅不同的三种)和黑色的泡泡水(用水、水粉颜料、洗洁精自制而成),吸管,黑  相似文献   

4.
吸色画     
材料工具:70克白纸、油画颜色、装水的容器、记号笔、涂改液. 范例:人与自然. 制作步骤: 1.将调好的油画颜色分别倒入装水的容器内,油的比重比水轻,颜色自然浮在水的表面.(步骤1) 2.用笔杆轻轻地搅动,让颜色自然混合.注意不要把颜色搅得过熟.(步骤2) 3.将备好的白纸慢慢平放在液面上,不要让纸全部浸入水中.(步骤3) 4.液面上的颜色被白纸吸附上.(步骤4) 5.双手拎起纸张放在桌面上,晾干后用记号笔、涂改液添画符号式的人物或动物,作品就完成了.(步骤5) 小朋友,快快动手画一幅吧.  相似文献   

5.
捉泡泡     
目的:发展幼儿奔跑、跳跃等动作,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准备:电动玩具“熊猫吹泡泡”一个。幼儿在场地上四散站立。玩法:游戏开始,教师出示熊猫玩具并告诉幼儿:“熊猫今天带来许多泡泡送给小朋友玩,你们看到它吹泡泡后,就可以去捉。”教师启动开关,“熊猫”向各个方向“吹泡泡”,幼儿迎着泡泡跑着、跳着捉泡泡。玩一会儿后,教师说:“熊猫的泡泡吹完了,我们也造些泡泡让熊猫来玩吧!”幼儿三三两两自由结伴手拉手成圆圈表示“泡泡”造好了。  相似文献   

6.
趣玩喷嘴瓶     
1、会变的颜色 准备:三只瓶子分别装上颜料水(红、黄、蓝),纸。 玩法:向纸面上喷颜料水,当两种颜料覆盖时,孩子会发现纸面上的颜色在发生变化;而且颜色变化的深浅与所喷颜料水多少有关。 2、喷画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海绵     
目的1.使孩子对形状和色彩产生兴趣,学习辨别几种简单的形状和色彩。2.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力和表达力,体会用海绵在水中玩游戏的乐趣。准备1.家用浴缸。2.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海绵。玩法1.在浴缸中放大半盆清洁的温水,调好水温,让孩子舒适地坐在浴缸中。2.先将1块~2块形状有趣、颜色不同的海绵放入水,让孩子自己发现并探索海绵的好玩之处。3.将海绵的形状和颜色告诉孩子,并让他学说。4.当孩子能正确说出形状或颜色时,及时表扬他,并随时增加不同的海绵: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5.引导孩子发现海绵的“魔力”:将…  相似文献   

8.
丛明 《幼儿教育》2001,(1):25-26
活动一吹泡泡目的:通过游戏了解泡泡的特性,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准备:1.小肥皂片、小瓶子、小木棒若干、水、吸管(粗细不一)等。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洗手时观察肥皂泡沫。过程:  相似文献   

9.
小青蛙捉害虫(适合3~4岁幼儿)1郾活动目标(1)重点:发展幼儿在水中行走的能力。难点:体验并克服水对人体的阻力;(2)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青蛙是水中的益虫,我们要保护它,并激发幼儿参加水上游戏的兴趣。2郾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人手一份,不同颜色的雪花虫片若干,小桶若干。3郾玩法将大量彩色雪花片(事前经过消毒处理),撒入池中当害虫。小朋友当小青蛙,到水中去捉“害虫”,将雪花片捞起,放入事前放置在池边的塑料小桶内,并要求将雪花片按颜色放置于不同的小桶内。青蛙青蛙跳(适合4~5岁幼儿)1郾活动目标(1)重点:练习浮体、蛙泳手动作。难点:蛙泳手…  相似文献   

10.
吹泡画     
在孩子的眼里,很多东西都是圆形的,比如小动物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各种水果、花朵、树叶等。但孩子画圆却比较困难,经常因为对画面表现的物体不满意而逐渐失去了绘画的兴趣。为了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设计了吹泡画。 把颜料放在洗洁精内,让孩子以此吹泡泡,然后把带颜色的泡泡放在纸上,戳破,变成一个彩色的圆形,让孩子在圆形上添画,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各种各样的物体。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幼儿十分细心耐心,轻轻地吹、轻轻地放在纸上,才能得到满意的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训练幼儿的记忆力,按要求涂画。准备:画有彩色图形的范例卡片、幼儿练习卡片(画有黑的图形)若干。玩法:1.先让幼儿竖放范例卡片观察半分钟  相似文献   

12.
开心洗碗记     
今天,我接受了一个任务——洗碗。这个任务太简单了,我兴高采烈地走进厨房。开始洗碗了!我先接了一盆水,挤入洗洁精,然后用手在水中搅了搅。呀,水里变出了好多泡泡,多得我已经看不到自己的小手了。我想:这会儿要是吹泡泡一定很好玩。于是,我拿来一根吸管插入泡泡中,嘟起小嘴对着吸管吹了起来,水中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泡泡也像马蜂窝似的越来越多。很快,整个水盆变成了泡泡的海洋。看着满盆光彩夺目的泡泡,我不由得开心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3.
废弃的纯净水桶只要稍做加工,就可以用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这可是一个既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亲子感情的好方法哦。踩桶目标:让孩子锻炼双脚的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玩法:将桶横放在地上,搀扶孩子站在桶上,家长协助孩子保持平衡,使幼儿双脚交替向前或向后踩桶。小兔吃萝卜目标:让孩子练习投掷的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大小球若干。玩法:家长在桶上画一只张着大嘴的兔子,放在固定位置,幼儿站在离桶2米处将球扔向兔子的大嘴中。可增加距离,不断提高难度。打老鼠目标: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及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绳子一根,小沙包若干。玩法:将绳子一头系在桶口,另一头系在家长腰间,将水桶比喻成“大老鼠”,家长拖着“大老鼠”向前奔跑,孩子手持沙包扔向“大老鼠”,打中发出响声即为成功。滚滚乐目标:让孩子锻炼手臂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竹竿两根。玩法:家长和孩子各站在竹竿两端,双手各握一根竹竿,将桶放置竹竿一端,有桶的一端双手托起竹竿,使竹竿形成斜面,让竹竿上的桶滚向另一端,如此反复操作。赶小猪目标:让孩子锻炼手和眼的协调能力,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准备:纯净水桶两只,...  相似文献   

14.
1.摆积木准备三四块颜色、形状不同的积木两份,报纸1张玩法妈妈先用1份积木,在桌上摆出1个造型,让孩子在旁边观看20秒~30秒,然后用报纸把积木盖住,再让孩子凭记忆用另1份相同的积木摆出刚才的造型。如果找不到积木,也可用日常生活中具有几何图形的物品来代替。例如:茶杯盖、纸巾盒等。2.说名称准备8种日常生活用品玩法把这8种用品,如杯子、碗、毛巾等依照一定的次序摆在桌上,让孩子看上几十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凭记忆依次说出这8种日常用品的名称。3.给玩具找家准备6个玩具,6个颜色、质地或形状不同的筐子玩法将孩子的6个玩具分别放在6个筐子…  相似文献   

15.
目标:感知音高及乐句;训练反应能力;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准备:红、黄、蓝3种颜色的珠子和积木。玩法:1.让幼儿任意穿红、黄、蓝3种颜色的木珠,然后按颜色唱。2.让幼儿用积木随意拼图,然后将图中的颜色唱出来。规则:必须按颜色的音高唱。提示 1.适用于刚学sol、mi、la音高的幼儿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训练幼儿的记忆力,活跃节日的气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准备:用白纸剪出“六一”两个较大的美术字。玩法:教师出示写好的“六一”字样,让幼儿讨论怎样使这两个字漂亮起来,然后教师将“六一”两个字剪成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均可),请每个幼儿在分到的小块上画上各种图案,再照原样拼凑成“六一”,使之变成彩色字,用来布置活动室。  相似文献   

17.
(一)清水泼画孩子们都喜欢玩水,在教学中,我开展了“清水泼画”的活动。我先让幼儿观察:一杯水往地上直倒与横泼有何不同;不同容器里的水倒在地上有无异处;同样一杯水一下就倒完与断断续续地倒下去又有何不同。幼儿小心翼翼地端着水到操场上去泼,在泼画过程中,幼儿情绪高昂,气氛活跃。孩子们不停地来报告,说泼出了太阳、刺猬、小马、大苹果、飞蝶、鸡妈妈带小鸡去晒太阳等等。一个幼儿告诉我说,轻轻地倒水与用力倒出的图画不一样呢。每  相似文献   

18.
接龙     
目的: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玩法: 准备卡片两套,第套17张,两套卡片的颜色不同(如图,把几何图形画在卡片上)。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2007,(1)
准备材料:水彩颜料(或者彩色水笔、彩色铅笔)、小剪刀、白纸、彩色缎带、锥(zhuī)子。髴封面最好用硬一点、有颜色的纸。我喜欢在封面上画画,所以还是挑了白色纸。髵看,我可用了多种画画方法哦。还是蛮漂亮的吧。嘻嘻。……髴先把白纸对折一下。髵在周围画上你喜欢的图案,两面  相似文献   

20.
踩脚印     
目的:让幼儿练习跳跃,发展弹跳力。准备:画有单、双脚脚印的塑料泡沫块。玩法:1.双脚跳将画有双脚脚印的方形泡沫块铺在地面拼成一行,让幼儿迅速地踩着脚印来回跳跃。将画有双脚脚印与无脚印的泡沫块间隔拼成一行。幼儿双脚踩着脚印向前蹦跳。能力强的幼儿可间隔两块无脚印的泡沫块,以增加难度。2.单脚跳将画有左、右单脚脚印的泡沫块铺在地面拼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