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地域文化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体育文化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其实质是传统体育与地域文化的互动结果,这种互动造就了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地域性、民族性、娱乐性、兼融性是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特征 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发展的方向 学校体育模式、"全民健身"模式、旅游模式、产业化模式是继承和弘扬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研究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保持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视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地域分布、与区域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旨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建设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体育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特征、文化习俗特征及形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亚文化,它包含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具有低商业价值高社会价值的特性.因此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理念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公正,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切实保障农民体育权益,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15,(2):21-23
在特定地域内积淀起来的地域文化,是学校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水分和养料。文章在阐释体育课程与地域文化的交互作用,体育课程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类型基础上,并结合派潭中学"舞貔貅"课程开发这一案例,对地域文化视域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薛浩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996-998
以地域文化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龙狮起源、地域性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解读,追朔地域性龙狮的特定文化渊源,通过不同乡土理念与地域民俗的分析,导出不同地域龙狮运动特点与文化主题,并依托于地域文化主题串编舞龙舞狮套路,形成各地域性的主题龙狮文化。从地域文化特点与龙狮运动的文化形成出发,结合龙狮的主题文化特点,衍生出舞龙舞狮文化的基本特征,其舞龙舞狮文化特征表现为:舞龙舞狮文化的民族性,舞龙舞狮文化的民间性,舞龙舞狮文化的丰富性,舞龙舞狮文化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跨境民族——朝鲜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孕育的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价值性和特殊的文化特征,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动有趣。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浓郁,具有民族性和传承性、稳定性和封闭性、独特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有着潜在的影响。建议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荆楚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性、民族性、历史传承性等角度出发研究的荆楚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地域文化研究有视角共通性的同时,而在其实质的内容上,凸显其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易黎  张爱钰 《体育科技》2015,(1):120-12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将其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筛选思路"和建立"课堂教学——课外俱乐部——运动竞赛"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为加快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地域武术文化进行了探讨。发现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实质是武术与地域文化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造就了不同地域武术文化的差异性,文章解释了武术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我们理解武术文化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本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我国早期冰雪体育运动发端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与自然斗争中逐渐萌生、发展而形成的;西方冰雪运动的传入促使了我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展;随着近代西方冰雪运动的传入及冰雪竞技赛事的增多、社会的变迁促使我国冰雪体育运动也发生变革,冰雪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改变.地域性、民族性、实用性、复杂性、娱乐性、健身性是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出台冰雪体育文化保护政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冰雪体育文化;保持和传承冰雪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冰雪体育赛事活动,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使参与人群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3.
新疆独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北疆、南疆和东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间的不同特征,是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发生碰撞冲突而又相互汲取与融合、继承与弘扬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一体的地域性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4.
警察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既是当前警察院校警体教育改革的实际,也是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及其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体育"文化"的视角,结合警察院校警体课程设置的阶段性特征,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体育"文化"的指引下指明施训方向,创新训练体系,旨在为今后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之体育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既成的地域文化事实,有其相对固定的地域文化形态和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而湖南体育又是在湖湘文化之下发展壮大的,湖湘文化的精神及其特征对湖南体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湖南体育的发展又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湖南人"百折不挠、躬行实践"的精神推动了湖南体育事业的发展,湖南伟人的体育思想对湖湘文化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理念是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思想中融合提炼出的,以健康观为基础、以生活观为核心、以文化观为先导的,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基本观点。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树立文化观、建立生活观、坚持健康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25-26
<正>一、体育校本课程(一)体育校本课程概念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在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方案。校本课程立足于国家、地方、学校,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特点、地方的区域特色,构建有地域性、独特性的学校学生文化,自行设计属于学校的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揭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源与传承方式,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点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传承机制严格恪守宗法制度,图腾、宗教等精神信仰构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一体多元"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特征和文化规训方式,社会变迁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变革;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苦行主义、重表演、重过程、轻竞技的思维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的传承机制是建立在血缘和模拟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而现代社会的传承主要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主要呈现本土化传播和跨区域传播两种态势。  相似文献   

19.
探究闽台体育文化的史缘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实证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闽台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特征.结果表明:闽台体育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播迁闽台的过程中,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发展的差异和与土著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变异等诸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的亚文化.与中华体育文化一脉相承,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坚韧的传承性、诚挚的信仰性、现实中的功利性、多源的兼容性、广阔的辐射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人文校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亚文化之一,包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校本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