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文辅相作为教育科学,它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二:一是什么是教育?二是如何进行教育?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正是前者要回答的。尽管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要说清它的本质,却仍然是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教育本质与素质教育成都市双流县艺术体育实验中学廖鸿斌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理应扎根在对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和对素质教育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与之有何关系?笔者就此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社会...  相似文献   

3.
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可以说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现在,仍有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有的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有的主张教育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有的主张教育是不能用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范畴来归类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呢?即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它的争论有从教育是什么出发提出了关于教育本质的多种学说;也有从这个问题的问题属性即教育本质问题是什么问题出发,提出教育本质是指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当是什么等。一、教育本质论典型学说改  相似文献   

6.
<正>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它要回答的就是作为社会、教育现象的德育是什么。弄清德育本质问题,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综观历史,古今中外曾出现各种各样的德育理论,它们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处于不同的地位。其相互区别或争论之点就在于对德育是什么有不同的理解。由于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德育理论体系。从我国四十年来的德育实践看,时而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时而把德育等同于道德教育;时而说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部分,时而又说德育同时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部分;时而说德育即学校德育,时而又说德育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部分;如此等等,十分混乱,东摇西摆,危害很大。因此,深入探讨德育本质问题乃是实践之必需。  相似文献   

7.
如何揭示教育本质?不是去讨论教育本质是什么,更重要是要澄清认识教育本质的理论首提。世界现是认识教育本质的理论基础,不同的世界现,决定量认识教育本质的不同思路。可以从世界现的变化中,开拓一条分析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思路。马克思世界现的形成与发展,是解决教育本质问题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思考问题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善于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透过革命战争失败的现象,抓住革命战争是进步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这个根本,启发、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表面现象,什么是本质。  相似文献   

9.
<正>从教育本质(nature of Ebucafion)的讨论,转向教育功能(Education of funcafion)的探讨,使问题的讨论更加具体化了。如果说教育本质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则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影响对教育功能的确定;反转来,对教育功能研究的深入,又会对教育本质认识加深。  相似文献   

10.
悖论、反思与回归:教育本质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质探讨四十几年,至今不知“本质”为何物,原因何在,这固然同教育现象复杂,难以界定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把教育的本质问题变成了“教育应当是什么”这样主观的东西,这样定义教育的本质,与其说是在探讨教育的本质,不如说是在逐渐背离教育的本质,研究教育本质的诸学说自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悖论,首先它违背了唯物辩证法本质是客观的原理,其次以教育的非本质属性代替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再次以对教育的定义性陈述代替了对教育本质的定义,因此,有必要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思路进行“拨乱反正”,反思我们目前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方法,找准教育本质的探讨方向,使教育本质的研究回到“教育是什么”的探讨上来。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本质探讨四十几年,至今不知“本质”为何物。原因何在,这固然同教育现象复杂、难以界定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把教育的本质问题变成了“教育应当是什么”这样主观的东西。这样定义教育的本质,与其说是在探讨教育的本质,不如说是在逐渐背离教育的本质。研究教育本质的诸学说自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悖论,首先它违背了唯物辩证法本质是客观的原理其次以教育的非本质属性代替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再次以对教育的定义性陈述代替了对教育本质的定义。因此,有必要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思路进行“拨乱反正”,反思我们目前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方法,找准教育本质的探讨方向,使教育本质的研究回到“教育是什么”的探讨上来。  相似文献   

12.
鲍滢羽 《文教资料》2011,(35):228-230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在认识上也逐渐得到了认可与统一。但是,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出发,分析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探索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刘永红,罗志和一、人的本质的基本涵义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多少年来许多仁人智士力图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虽然有人对人的本质作了大量探索,但是,并没有获得科学的解决。在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只有马克思才...  相似文献   

14.
校长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职业。做好一个校长,最起码要不断问自己几个问题: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学生究竟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校长是什么?我们经常讨论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忘记了教育的起点,这些看上去是最基础的但却是最本质的问题,我们讨论得很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反思教育本质问题研究,首先是评估其意义,然后看它是否还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教育本质问题近三十年的研究史是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斗争史,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路向,主要回答教育为了谁、学生和教师是谁、学生和教师所处的情境是什么、学生和教师的语言是什么、教育行动的性质是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 ,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 ,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倡导“教育回归生活”的今天,探讨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一、生活教育本质论的内涵与表现1.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交往所谓生活教育,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可见,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因此,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那么,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生活教育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什么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具有哪些特征,这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然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却是观点各异,众说纷坛,出现了不少认识上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未能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来理解高职教育,未能分清高职教育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实践证明,只有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才能够真正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上层建筑;有人说它是生产力;有人说它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有人说它既不是上层建筑,地不是生产力,是一种特殊的范畴;或者是什么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问题放到一定历史范围内去考察,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列宁指出,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  相似文献   

20.
研究教育本质已有比较多的成果,但主要着眼于教育结果的角度阐述本质,即使强调了人的发展是教育本质的观点,主要也是讨论人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的途径。事实上,教育是人的教育,需要从人的存在角度阐释教育本质,世界观不仅仅是“如何观”与“观什么”的问题,而且阐明人的生存是一种建构性的活动,人是在与世界互动中,领悟人的生存意义。因此,使人成为意义的存在者是教育本质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