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文科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本着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宗旨.在新形势下,要在有限时间内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须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文章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单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郭艳 《亚太教育》2020,(4):150-150
计算机基础应用是当代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中职学校通过计算机基础应用课堂,向学生传递更多计算机知识,提高其操作实践能力。本文以自主学习为出发点,探究中职计算机基础应用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高效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课堂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而职校学生底子薄,普遍对计算机没有什么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这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兴趣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当前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的公共基础课对提高技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很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谈如何深化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受教学方法的约束,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融会贯通与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采用“实例建构协作”式教学方法,利用建构实例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当前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的公共基础课对提高技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很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谈如何深化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技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必备掌握的技能之一,文章阐述了技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技校本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使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逐渐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基础教学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效果,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基础课程,关系到学生工作、学习中对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因此,计算机教师应对实践教学、教材选用以及授课方式等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数学基础》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可是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书本刻板的理论不感兴趣。本文提出了计算机数学的内容结合相应后续知识点和以实例结合教学等的教学方式,以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粘度,摆脱以往学习《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知识容易遗忘的情况,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生通过提高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来解决实际问题。笔者以此为初衷,对如何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更科学、更有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浅谈了几点个人的见解,给予相关研究人员以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更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程。如何才能更好地上好计算机课程?提出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探讨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现代数据库原理中进行这种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实用”,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活”,在教学手段上强调“新”,在课程考核上强调“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评价新形势下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特定要求。首先分析高校入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现状,然后总结等级考试重难点及考点频率分布,并从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革新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实施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及等级考试通过率,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教育思想,笔者结合几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当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该课程从课堂到课外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平时学习到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词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提出一些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改革和探索.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主动性,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技能实践选修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3个方面构建的计算机技能实践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教改新探索,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还可加大教学容量,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更大效益,优化数学过程及内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重点难点;更能够充分体现计算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属于基础性的教学,它的知识要求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总结近年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如何进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操作掌握理论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相契合,它是以完成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了协调发展,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