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的美国大选以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落下帷幕.从选举伊始,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丑闻就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竞选广告成为候选人攻击对手弱点、赞美自己优势和化解丑闻危机的重要说服策略.本文就希拉里和特朗普成为总统候选人后发布的竞选广告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对象为两人被推选为各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发布的所有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2.
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佩罗,突然人局又突然出局,这一进一退,在美国政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同时,这位亿万富翁也将许多难题留给了另两位候选人:布什和克林顿。  相似文献   

3.
名刊要览     
如何买下白宫政治中的金钱并没有什么天生的罪恶或纯洁,其善恶完全取决于它的用途。如果今年美国总统选战中筹集到了数十亿美元捐款被用于向公众解释美国政体三大分支机构的有限权力,那你可能会说这钱用得挺好,但我们都知道竞选捐款从来不会这么用。今年的捐款大部分都用在了两大阵营互相攻击的竞选广告上。罗姆尼的懦弱因子在今年的美国总统选战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多次暴露出了自己的懦弱一面。比如说故意躲避记者,向国内右翼保守派屈服,担心自己的票仓,隐瞒自己的纳税情况,还有他糟糕的海外筹款之旅。他会成为一名懦夫总统吗?专栏作家汤玛斯基将罗姆尼和出身共和党的前总统老布什和里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政治仪式中的媒介权力--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竞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琦 《现代传播》2001,(1):52-55
大众传媒与美国总统选举密不可分.美国的总统竞选运动成为一种媒体策划下的"仪式"和"表演".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表现为关于竞选过程的消息大部分来自媒体;在形成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上有着巨大影响力;媒体新闻报道的方式有助于确定公众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从而影响公众对候选人的选择;媒体在投票日开展的离场民意测验对选民行为有一定影响.由于媒体在总统竞选中扮演的角色超越了它本来的功能,给竞选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小布什:风头正劲小布什现在正春风得意:最新的CNN民意测验表明,他仍以50%强的民众支持率遥遥领先于其他总统候选人;而且,超过50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更是让其竞争者望而兴叹。做过四年德克萨斯州长的乔治·W·布什并没有很深的政治资历,如果不是沾他曾任美国总统的老父亲的光,“小布什”  相似文献   

6.
在政坛上活跃的领袖人物,对电视镜头有着天然的眷恋。当今社会,电视出镜次数已成为领袖人物政治命运的晴雨表。一个长期不露面的领袖人物,最终很有可能退出大众的视野,被挤到政治边缘。自从电视出现以来,美国各届总统都非常重视用电视来塑造自身的形象,最大限度地干预大众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争夺电视观众已经成为美国总统政治天平上的一颗重要砝码。全新包装踏上政治列车美国总统的政治生涯是从竞选开始的。要获得美国政坛最富有光环的宝座,一位总统候选人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为了争夺选民,候选人想尽办  相似文献   

7.
本次美国中期选举,是对布什的一个公决。美国有句老话:“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特别是议会选举,选民选的是具体的候选人,要看这个候选人是否能表达本地方的利益。但是,这次选举,大家根据全国政治站队,选民谈论的是选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而不在乎某个候选人。乃至几位在地方上很具人气的共和党议员,因为和布什在伊战上立场太近被选了下来。美国的选民终于明白,选布什当.总统是个错误。但总统任期四年,大家无能为力,只好选布什的对手占领国会,使之无法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的潜在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白宫曾经的女主人,人所共知的克林顿夫人,现在则是受人尊敬的参议员。艾尔·戈尔:克林顿时期的副总统。戈尔发行的环保纪录片上映后,不仅在政界引起共鸣,还连带让他人气直升。戈尔可能卷土重来。约翰·克里:上届美国总统竞选时布什的对手,在最后时刻败给了布什。约翰·爱德华兹:经历2004年副总统竞选失败后,爱德华兹曾淡出政坛两年。如今,年仅53岁的爱德华兹打算重返竞选舞台,目标是爱德华兹艾尔·戈尔克里乔·拜登康多莉扎·赖斯:政治头脑和个人魅力都与希拉里不相伯仲。尽管赖斯一再否认会竞选总统,但…  相似文献   

9.
历时8个月的美国第53届大选已于1996年11月5日结束,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得票率超过7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和改革党总统候选人佩罗,当选连任,成为美国第53届白宫主人。作为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竞选连任成功,这在美国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因为两党政治的根深蒂固,第三势力从未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胜出。如今,经济和政治实力均相当雄厚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脱下共和党的外衣,有意以独立候选人身份挑战传统两党对选举的垄断  相似文献   

11.
经过21个月的艰苦奋战,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终于完成了“不大可能达成的任务”,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秘诀在于他及其竞选团队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而开展的政治营销。“电视总统”肯尼迪是第一位用电视直播方式进行政策阐释和新闻发布的总统,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13.
安替 《新闻世界》2008,(3):12-12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民主党人杰西·昂鲁曾用这句话道出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实情。2004年总统选举中.布什一共募得3.67亿美元,而民主党候选人人凯瑞募得3.2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归纳了负面竞选广告相关研究的切入角度和结论,总结存在的分歧,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负面竞选广告研究大都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和传统媒体,广告的使用受到候选人在任与否、民意支持度、所属政党、竞选阶段和文化的影响;广告发挥了候选人所预期的效果,但也可能产生反弹效果。此外,负面竞选广告对政治参与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已有研究结果尚存分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美国学者部分研究成果,说明和分析了埃米尔·胡尔亚在政治民调演进史上的开拓性贡献。胡尔亚在对大量民调数据和原始资料进行鉴别、修正和分析的基础上,于1932年首次将民意调查用来跟踪选民情绪,确定民主党所要采取的运动策略,总统竞选破天荒地第一次在日益成型的民意测验指导下进行,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成为把民意测验运用于竞选运动的第一位总统候选人。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在竞选中一再表示,在当选之后,他将在外交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这不仅是因为布什的外交政策在美国已经丧失人心,而且还因为作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理念与身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滑明达  陈洁 《传媒》2005,(1):61-62
美国的网络诈骗,可谓无孔不入.对骗子们来说,美国大选就是一个行骗敛财的绝好机会.骗子们每天发送近25万电子邮件,建议收到邮件的人投票支持某一位总统候选人.投票方式是拨打以900开头的电话,在电话中回答是支持布什还是克里.但是拨打一次电话对方会扣除1.99美元的费用.该邮件写道,这次活动得到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竞选总部的批准,最后的调查结果将提供给竞选总部参考.并且这种垃圾邮件以著名的lycos.com搜索网站的网络入口为伪装,收到邮件的人通常都不会对它们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邮件的实际来源是捷克境内的一个服务商.这仅是层出不穷的网络欺诈事件中的一例罢了.  相似文献   

19.
《难堪大任》引发书店政治之争就在美国总统大选白热化,反布什图书泛滥之时,一本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图书——《难堪大任》出现了,首印8.5万本,后不断加印至65万本,现仍供不应求。事实是,由于该书的出版商雷格奈利出版公司无法  相似文献   

20.
198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特,在他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准备问鼎白宫总统宝座之际,“突然”被新闻界抖出一桩风流韵事,结果“愤而”退出竞选以示“清白”。这位长得一表人材的总统候选人,被指摘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明星唐娜,有不寻常的关系,两人辟室幽会的一举一动,都落入《迈阿密先驱报》记者的眼中。“如果你们对我的私生活不信任,尽管来盯梢吧!”198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特,在他声望正隆时向记者群发出了这样的豪语。这位标榜清纯、诚实、有正义感的候选人话说得太快了——5月1日,《迈阿密先驱报》的记者抢先驱进,抓住了哈特的“把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