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午战后 ,日本提出一条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的路线 ,大陆政策初露端倪。田中上台后召开“东方会议” ,并密奏天皇 :“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的方针。至此大陆政策完全形成。此后 ,日本为侵略我国东北作好了各种准备 ,随后“九·一八”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今天我们重温那段悲惨的历史,是要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永久和平.一侵略中国,称霸东方,日本蓄谋已久.日本统治集团在明治维新初期就定下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基本国策.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日俄战争后又把侵略魔掌伸进我国东北.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的奏折中宜称“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式用武力推行“大陆政策”的开端,即田中奏折提出的“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然而这一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一开始就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抗日战争前夕天津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相似文献   

5.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相似文献   

6.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以武力强占我国东北。并且妄图以我国东北为依托,灭亡中国,称霸世界。这个狂妄的野心在当时日本首相兼外务大臣田中向天皇的奏折中写得非常清楚。1927年6月末到7月初,田中召开了5次东方会议,会后起草的奏折说:“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再则以满蒙  相似文献   

7.
缅怀抗战史激发爱国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太原工业大学欧阳天真,段和森翻开中国近代史册,最触目惊心的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一连串的侵略和掠夺。在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间最长、最野蛮、最残酷。早在1894年日本军国主...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军部,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企图速战速决征服中国,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敌后战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斗争,使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了中国大陆的天罗地网里,牵制并消灭了它的大量兵力,打乱了它侵略中国和亚洲的整个部署和计划。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仍不得不把陆军主力放在中国的战场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给日本人民和日本共产党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在极其艰苦险恶  相似文献   

9.
日本帝国主义在武力侵华时期,为削弱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采取了毒化中国的政策。作为日帝早期殖民地——东北被毒化的程度远较中国其他地区深重,本文着重论述了日帝在东北的鸦片专卖制度的由来、实施手段和影响,从而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阴谋。  相似文献   

10.
关东军的由来闫庆生在中学历史教课书中,当讲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向中国东北三省进攻时,就提到了日本关东军是这次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侵略主力。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长达15年的占领中,关东军实际上操纵着伪满帝国,对东北人民实行...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绝非偶然。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既定方针,是积极推行其基本国策“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战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概况据我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理论根据是:(1)帝国主义列强各自侵占中国各地;(2)中国是处在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状态,向来没有形成统一政权;(3)在中国社会里没有自己发展的因素。这就是所谓“中国停滞论”。1945年,天皇制度下的日本自1874年侵略台湾以来的对外侵略的国策完全破产,以及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这铁一般的事实根本否定了“中国停滞论”。从此以后,日本的中国历史研究者面临着改变战败以  相似文献   

13.
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时间内,中国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和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侵略中国这两件事,更是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这种野蛮的军事侵略相对来说容易让国人觉醒……而“文化侵略”却是没有“炮火硝烟的战争”,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很容易让人接受,甚至麻醉了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是民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不是作者危言耸听。请看“文化侵略”的现象与事实:  相似文献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政策下,闪电式地侵占了我国的领土东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一侵略战争的目的并非只限于侵占东北,而是企图进一步灭亡中国。日本帝国主义的这一侵略行动,促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相对地下降为次要矛盾了;而国内各阶级间的关系,也因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无不激愤,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立即谴责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揭露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且曾长期把鸦片作为麻醉中国人民意志、削弱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反抗力的软武器。日本帝国主义将这个杀人不见血的软武器与赤裸裸的武力侵略结合在一起,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时期的朝鲜族教育及具特点耿金声一、历史背景侵略成性、欲壑难填的日本帝国主义不择手段地侵占了中国旅顺、大连、延边等地区和取得许多在华特权之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满足,反而更加变本加厉、野心勃勃地策划侵略整个东北,进而鲸吞全中国,独霸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军事侵略而搞的“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是日寇在华北从事经济侵略活动的大本营。它组建了庞大的掠夺网掠夺中国的丰富资源以弥补其本国原料的不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成立及其情况自“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侵略一步步加深。1907年日本成立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作为掠夺中国东北及整个大陆资源的最高机构。1927年《田中奏折》暴露了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奴化教育张建民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并占领中国广大地区后,为加强殖民统治,在沦陷区实行了奴化教育。日伪政权建立了一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企图以此消解和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实现奴化教育的目的——欲使中华民...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与我党“逼蒋抗日”张建芳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继之又不断地向内地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蒋介石集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妥协退让,对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20.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性和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正义性,从来无人置疑,就连汉奸汪精卫也曾理智地认为,日本“穷凶极恶,侵略中国”。可是,他后来为什么叛国投敌,并在南京建立了公开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帮凶和鹰犬的伪政权——汪记“国民政府”呢?本文就南京伪国民政府出现的历史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一、南京伪国民政府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政策的产物1938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虽然顺利侵占了武汉,但此时它的弱点明显地暴露出来:经过我国军民十五个月的奋勇抵抗,日本兵力大量消耗;随着战场的扩大,战线的延长,日本军队日趋分散;由于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