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象是在同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抽象与概括是在对事物的属性作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借助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抽象与概括是人脑对事物的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通过抽象与概括,人们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都是抽象概括的产物。概念…  相似文献   

2.
所谓概念形成,是指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例子进行反复感知、分析、比较和抽象,以归纳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掌握这一概念的过程。本文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形成学生概念的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课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形成某种科学概念的课,即概念教学课。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四个学习阶段,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学习目标简明具体。观察:发现各个体的基本特征和个别属性。比较:找出同类个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抽象:在相同的特征中,剔去非本质属性的特征,抽出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属性的特征。概括:综合抽象的结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事物的本质属性,达到概念化水平。下面以《哺乳动物》一课为例,说明上述四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一、观察猫和兔的基本特点教师事先用小黑板设计两个分别标有“身体特  相似文献   

4.
抽象就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抽象联系着概括。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抽象就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抽象联系着概括.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一、弄清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现象或地理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把许多地理事物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它反映的是同类地理事物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一般而抽象的特征,是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起点。所以,要认真进行归纳分析,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概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指导儿童认识事物,即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过程。为此,一般概念的形成都要经过抽象与概括。抽象就是从事物中舍弃非本质的次要因素,抽取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抽象的进一步发展,它扩大了思维成果。它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归结成普遍原理,推广到全类事物的思维过程。在指导学生建立概念,特别是那些重点概念时也要经过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而且可以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在指导学生建立“昆虫”这个概念时,师生经过了以下几个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若干具体事物或事例经过抽象概括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心理学告诉我们,概念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掌握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要通过一系列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才能实现的.这就是说,学生掌握概念的抽象水平越高,所反映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越强;学生概括思维能力越强,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本领也越高.因此,教师必须在引导学  相似文献   

9.
张景美 《考试周刊》2012,(76):62-63
概念是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词加以命名,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认识。而数学概念则反映了事物在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数学概念的特点.先通过观察分析适量的、具体的形式变异的事实材料,让学生自行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尝试着给概念下定义,在这基础上再给出科学定义,通过定义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漏与外延。  相似文献   

10.
仝建兴 《考试周刊》2010,(44):161-161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11.
地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概念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它可以根据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念,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概念地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重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心理学把一个人所掌握的概念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实际上只是事物的一种名称,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科学概念则反映事物的最本质属性,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一、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 数学概念的形成,大多是通过“展示事例一抽象本质属性一推广到一般同类事物”来引出的.教材中的方程、分式、函数等重要的概念都是以这种方式得出的.在这些概念的教学时,要在暴露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教学实质上是使学生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里所说的共同特征 ,指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即同类一切事物都具有 ,其他类事物没有的特征。下面谈谈自己进行概念教学的一些探索。1 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运用变式 ,是掌握概念的基础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 ,加以概括 ,就成为概念。一切事物的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 ,要使学生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性 ,建立某个概念 ,就要充分认识该类事物中个体所具有的本质个性 ,这样才能准确地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15.
一、概念的特点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所必有,而它类事物所必无的属性。这叫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从一些非本质属性和本质属性的结合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一定要以词或其它形式的标记(如数学符号等)作为信号。当别人一看到这些标记就知道它指的是哪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只有当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一定的词(或符号)联系起来,非本质属性没有和该词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认识中把二  相似文献   

16.
正抽象是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它与其他属性分开;概括是将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结合起来。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进行概括,如果思维不具有概括性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概念形成的教学,选择了《果实的共同特征》一课,经过多次设计,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为: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观察:感知自然事物 针对小学中年级的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识水  相似文献   

18.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认识一切”。所谓比较,就是把研究对象的个别部分或个别特征分离出来,便于确定它们的异同的一种方法。比较既可以在同类对象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类的对象中进行,或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比较既是分析的过程,又是综合的过程。加强比较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法则、启迪思维,发现规律,突破数学中的难点。 一、通过比较,揭示本质原则 某类事物都具有的,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叫做这类事物的特有属性,而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叫做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余的特有属性叫做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概念教学中,总是要引导学生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区分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然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比较是揭示本质属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时,我们常常先出示下列函数:  相似文献   

19.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有很多途径和方法。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的,是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归纳。概念是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反映。这种特性和属性,是从大量同类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的掌握,必须建立在有关事物的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掌握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如果教师不提供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的一切对象都很多属性,那些仅属于某一类对象,并且又能把这些对象和其他对象区别开的属性,叫本质属性.如人类的性别就是本质属性,性别可以把人类分成两类,男性和女性,而身高、体重,就属于人的个性,属非本质属性.抽象思维,就是在我门头脑中,把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抛在一边,而抽出其本质司性,从而形成概念.所以,抽象是形成数学概念关键性的一步.抽象是建立在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的基础上的.从表面上看,抽象和客观事实距离虽然远了,但是这并不是离开了真理,而是更接近真理,因为经过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牲的界限就更加清晰了,这样对事物的认识便跃进到理性阶段.概括思维,就是在人的头脑中,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抽象与概括是相互联系着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数字、一种符号、一个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