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居住分异”现象,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空间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居住分异的存在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居住区的混居模式,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市的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城市的居住区建设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从单一的满足居住功能,到更加追求居住的品质,体现着居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德州市德城区为例,通过对目前居住区的建设现状和需求的研究,为实现一个环境美好,生活方便、管理有序、活力四射的人居环境,探讨中小城市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概况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近代工业革命在为城市创造无穷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矛盾,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伴随?..  相似文献   

4.
黄丹  蒋欣 《华章》2013,(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其流动形式从青壮年外出务工转变为一家人长期居住在外。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随迁子女。随着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随迁子女在城市的问题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家庭教育的隐蔽性较强,因而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从外来务工者职业和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程度、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管理、政府政策、社会制度、社会关注度来发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变得越来越脆弱,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居住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城市绿化工程和城市园林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就我国北方城市园林建设工程及城市绿化管理养护工作展开探讨,对城市园林的设计施工及城市绿化养护的实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是由我国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而造成的。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日渐庞大,已成为仅次于农民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于促进发展我国经济意义重大。但是,很多农村的劳动力外出到城市里打工,仅仅是工作的变换或工作场所的转移,却并不能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因此,研究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结构,可以为农民工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涌向城市,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儿童是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产物。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模式正在遭受着不断的冲击而逐步发生变化,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找生机,而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城市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选择把子女留在家乡,这也就是所谓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这种社会现象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且一直是社会聚集的焦点,而河南省一直则是留守儿童高度密集的省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和复杂,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能够居住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成为每个城市人的梦想.而建设良好的绿化居住环境关键在于园林绿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7,(4):31-34
社会的发展,经济是重要的推动力。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由城市到乡镇,改革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显而易见。并影响着广大农村的面貌,出现农村发展的城镇化趋势,这样的变化意义深远,城镇化带给农民增收,生产力解放,居住条件改善等积极变化,但与此同时原有的农村乡土风貌,也在不自觉中渐渐地消退,把视角聚焦于我们所熟悉的乡村建筑环境上,通过建筑环境反映出农村乡土风貌亟待保护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了高速铁路,并在城市郊区修建占地面积极大且气势恢宏的高铁火车站.为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许多城市雄心勃勃地以高铁站点为中心规划前程锦绣的高铁新城.据统计,在全国“四纵四横”的主要高铁网上,目前已有36座高铁新城正在规划或建设.在京沪线上,24个站点共有15座高铁新城;在哈大线的23个站点,已查到的新城有9座.如在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沿线的常州、蚌埠、长沙等城市现在都以高铁站为核心,规划建设了大面积的高铁新城,意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拉开城市发展骨架.  相似文献   

11.
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精神面貌,从而提高城市的形象,对其经济带来效益.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园林绿化水平也相应的提高,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本文分析论述了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6,(1):46-49
农民工市民化是实现城镇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破除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障碍、建立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居住成本问题、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对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这就对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小区成为了当前城市之中居民居住的一个显著集合特征,在这样的一个居住情况下更应该做好相关基础配套措施的建设。本次论文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中机电工程安装这一问题上,众所周知,在机电工程中必须要做到严格把关和程序设置,以保证居民能够安全、有效的使用相关设施,为居民生活提供尽可能大的便利。但是机电工程安装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中包括比较丰富的内容,以下将对在安装中应当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整理。  相似文献   

14.
环境卫生水平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市民文明程度和社会公德的综合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管理任务日趋繁重,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严重制约了环卫事业发展。如何正视并解决当前环卫行业存在的问题,使环卫行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对现行的环卫管理体制进行深刻的改革,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卫管理新体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生活、居住环境的追求,给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日趋复杂的城市流动摊贩问题,以及《行政强制法》的出台与实施,这些都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城市管理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城市管理队伍如何贯彻依法行政,这些都是需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计琳  徐倩 《上海教育》2023,(1):28-29
<正>作为上海“十四五”的重大发展目标,五个新城建设首次被写进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破解超大规模城市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重要抓手。未来,“五个新城”不仅将是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性综合性节点城市,也是上海融入、服务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城市重塑“1+5”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五个新城的发展对城市内生式发展、综合性赋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将会对上海教育发展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如何更好实现新城人口的导入与扎根,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呢?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步伐加快,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本文以贵州省农民工子弟学校为基本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指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缺乏规划、机制等问题,提出从学校内部、社会帮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方面完善和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随着国家经济稳步发展而越来越快,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纵深发展,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能够根据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城市规划档案管理方法来进行设立,因此,每个档案人员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发展和创新本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思考,充分地把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出来,推进城市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8,(2):68-78
居民是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重要利益的相关者,从居民的视角了解旅游城镇化发展对雁洋的影响,有利于更好的推进雁洋旅游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对旅游城镇化和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以旅游城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环境三个指标构建雁洋镇旅游城镇化居民感知的影响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雁洋镇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持中立态度,同时居民对旅游城镇化正面影响的感知较为强烈,存在"社会文化生活正面影响"、"社会经济正面影响"、"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社会文化生活负面影响"和"社会环境正面影响"六个影响居民旅游城镇化感知的显著公因子,同时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居住时间以及不同户口所在地的居民群体间对旅游城镇化的感知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体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有力支持,金融支持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文章以福清市为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开展实地调研对当地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建议,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