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友光 《科教文汇》2007,(7S):49-50,54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问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知性对话”不同于简单的“问答”,也不是随意的“漫谈”,而是师生双方通过对文本和他人的理解、感悟、批判、接纳而展开交流与沟通,以“生成”新的理解与其识的过程。本文拟从准确把握对话时机,巧妙提出对话话题的角度思考,在学生认知断层处、“愤”“悱”之处、情感共鸣处、思想争鸣处展开对话,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充分对话,相互作用,提高阅读教学对话的有效性,构建知性对话课堂。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知识的建构中提倡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如果把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比作是一个乐队的话,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4.
姚立娟 《科教文汇》2008,(19):90-90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互动合作过程中进行。这种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强调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互动探究合作”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张扬的舞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师生其乐融融的共享过程。”新课程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互动交往,它主张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学,强调师生共同体验,探索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需要平等的交流,互相之间保持信息畅通。改变单一、封闭、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实现师生双赢的运作过程,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课堂是师生之间展示生命活力的平台。生命的复杂性和课程人文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机械地按照教师课前的预设一成不变地展开,而是充满了生成和变化,充满了未知。如何面对这样的变化,这不仅考量一个教师的智慧,更关系到课堂的和谐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与尊重。  相似文献   

7.
樊超军 《科教文汇》2008,(18):56-56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本文认为关键是老师在上课时不要抱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想法。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陈卫萍 《科教文汇》2009,(18):106-106
随着步入一个平等对话的新时代,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回应,成为一种表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是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思想、精神的碰撞,以及合作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话互动"式教学,这个对话互动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新,共享与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师生个体生命鲜活,实现师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徐卫清 《科教文汇》2010,(26):99-99,10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自主有效的生本对话是精彩课堂的前奏。其乐融融的师生对话,是精彩课堂的主旋律。独具匠心的生生对话,是精彩课堂的和声。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普遍关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院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实现生物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教改的新要求,广大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为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式课堂。互动的课堂,应当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它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一种多元的对话过程,它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课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教师就要善于明确互动目标,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增强互动的有效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利用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善于互动交流,从而使互动教学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13.
郑家惠 《科教文汇》2009,(15):138-138
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对“对话”内涵理解的局限和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对话”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是注重表层互动,忽视师本、生本、师生的深层交流;教师自编自导对话预设,使对话流于形式。本文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提出了民主、平等,沟通、合作和再创造三大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海燕 《科教文汇》2020,(12):146-147
杜威的“沟通”思想缘于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生活、社会、学”渗透了强烈的沟通理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师生双方通过沟通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的目的。课堂上如果师生间沟通不畅,传道、授业、解惑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棘手并亟待解决的是课堂问题行为。但在学生主体教育理念刚起步的中国,学生在教学中基本还处于被动学的地位,若把沟通效果的考察落实到学生的改变上不切合我国实际,也存在操作上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有效教师与无效教师的课堂沟通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这两类教师课堂沟通差异的原因及策略,从提高教师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入手,去降低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间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对话的前提是倾听,过程是碰撞,结果是提升。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则表现为以平等为前提,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而且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的动态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课堂对话。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无论在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缺少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过程的缺陷。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师生对话观念、师生共同体验观念和师生共同活动观念。  相似文献   

18.
刘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370-370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观.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细红 《科技风》2023,(24):40-43
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出发,研究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师生互动评价,从分享、对话、理解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教学的师生互动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堂分享的时间较少、师生对话效果一般以及师生互动主要以知识为主,生活情感互动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对话的频率与质量及构建理想的言谈环境三个方面提高混合教学的师生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现阶段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并有一定量的师生交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方式的指导;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资源,并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