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单位的根本,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如何选拔优秀员工, 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单位员工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单位的发展,因此选拔招用优秀员工尤其显的更重要。选拔招用优秀员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道德品行是选拔员工的重要条件。员工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单位的整体素质,一个员工有能力,但道德品质不好,会给单位带来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编辑人才的培养和编辑素质的提高,是出版部门的一个长远的课题,随着整个社会对出版业要求的日益提高,随着出版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这个课题更尖锐、更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面对出版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各个出版单位都对编辑人才的开拓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将这项工作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强调编辑人才的开拓,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首先,开拓编辑人才是出版事业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环境能成就一个人才,也能埋没一个人才。好环境可用6个字概括:公正、公平、公开。成才需要环境条件,更需要主观努力。逆境也是一种动力。培植坚韧的心理素养,在“坚守”中寻找机遇和突破口。如你自身素质准备不足,机遇来了,你也未必能成才。好环境不能只靠他人创造,我们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雯 《新闻实践》2004,(10):18-20
在新的世纪中,我国各类传媒迅速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众所周知,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正规的高等专业教育来完成,另一个有效办法是新闻媒体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当然,这两者相结合不失为更有效的捷径。本文主要对前一种教育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树,人才是根。人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本源,尤其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纵观当今国内的现代国有企业,任何一个成功的单位中一定会有一个德才兼备的领路人,有一个科学决策、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有一批富有事业心、年富力强的专业型企业管理人才。而国有企业人才的选聘工作,实质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也就是人的发展问题,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系统科学。下面,我就此谈几点想法:一、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德比才更重要的选才原则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德与才的有机统一,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不能成…  相似文献   

6.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没有休假的概念,那时是工作第一,既没时间也没钱度假;到了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突然获得的长假,使人们在欣喜之余,似乎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休假。认识休假的真谛,需要一个过程:它不是另一种工作,它是人生中除工作外的另一种价值,它让人更放松,更自由,更体现自我个性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没有休假的概念,那时是工作第一,既没时间也没钱度假;到了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突然获得的长假,使人们在欣喜之余,似乎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休假。认识休假的真谛,需要一个过程:它不是另一种工作,它是人生中除工作外的另一种价值,它让人更放松,更自由,更体现自我个性  相似文献   

8.
彭俐 《传媒》2001,(6):8-9
一部电视剧被主流媒体爆炒、热评,更被观众街谈巷议,其本身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娱乐的事件,而是牵扯到文化观念与精神指向的问题。把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当作一种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机制与人才的造就焦琳机制是一种组织机构,一种运转体系。一种机制造就一种人才。主持人机制是主持人成长的外部环境,它影响到主持人的选拔标准、角色定位以及主持人的形象和生命力。一、主持人机制的几种模式随着电台直播节目的开通,节目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界取得不小的成就,目前的情况是“三多一少”(出版社多,报刊社多、定点印刷厂多、发展太快,相对地说,合格的人才少)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哪家出版社办得好,靠的是人才,现在要实现阶段性转移,促进出版繁荣,更需要靠人才。除了编辑人才外,还需要众多的管理人才。可以这样说,出版传世之作靠人才,搞活流通渠道靠人才,把握出版导向,发挥出版社优势,无一不是靠人才。人才就是出版社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这就需要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我们档案工作的价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就越来越明显.因为一个科学的决策取决于信息的量和正确性,档案是企业信息整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企业对档案的需求比过去更迫切了.人事档案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已成为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其独有的一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女性地位及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始终未被客观如实地反映,尤其是女性人才的培养,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传播媒介作为信息的聚散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女性人才的定位与培养,因此,如何加强传播媒介对女性人才的定位与引导,使得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得到社会公众与法律法理的认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跨世纪出版事业呼唤“复合人才”郑群会发展到今天,无论何种竞争,最终都归结到一点,即人才的竟争c当今时代、什么样的人才最紧俏?时下有一种说法——一复合人才。据我之见,跨世纪出版人应该是高层次、高品位的复合人才。所谓高层次、高品位,强调的是,这种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4.
同计划经济时期报业需要能写好文章出好版面的单一性人才不同,今天的报业竞争,是正在走向产业化的报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更加集中地体现在报纸的市场定位、经营思路、营销策略以及由管理水平所决定的整体运作能力的较量上,可以说竞争已经进入到一张报纸从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每一个举动都可能直接关乎生存与否、至少是关乎生存状态好坏的竞争中,能写善编的采编高手固然不可或缺,但对于报业来说,还需另一类人才,他们不光要知道怎样抢到一条独家新闻,更要懂得如何经营好一张报纸,他们必须是企业经营与管…  相似文献   

15.
与传媒业态重整同步而来的,是对媒体人才的重新认识和人才结构的重新调整。一个从业者需要反思自己是否还能紧跟潮流、被人需要;一个管理者需要明晰如何勾勒和描绘他所需要的人才。恐怕没有谁比超脱于二者之外的"猎头"更能准确地把握市场和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问题始终是出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编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编辑人才呢?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建立编辑人才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认为,建立编辑职业教育体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出版社建立良好的编辑人才培养机制。忽视在出版社建立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是我们在编辑人才培养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一、建立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性建立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人类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主持人的文化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娜 《新闻爱好者》2010,(2):163-164
主持人应该深知只有加强文化底蕴才能成为新世纪需要的影视传媒人才。正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主持人李咏.在他的主持词中经常会出现由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横向对比,给观众的直觉是他的联想很丰富,知识很渊博.从而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仰慕之情。  相似文献   

18.
边静哲 《大观周刊》2011,(34):169-169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接班人更应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就是一个悬浮在无尽未知中的圆点。他拥有的知识越多,这个属于自我的圆点就越大,他所接触到的未知也越多。一个读书人又怎能不心怀敬畏和虔诚,为那四合于他广大知识面之外的广袤无限的未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同仁就是怀揣这样一种心情的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出版界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诚如张伯海先生所言:“赢者智胜”。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逐步改变人才队伍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20.
从维熙 《档案天地》2011,(11):58-59
一壶酒.一个人。独坐在临街餐馆的窗下。一边喝酒,一边看大千世界的人间百相,是一种人生情趣。望人群如蝼蚁般穿行,见车辆如过江之鲫.在熙熙攘攘的都市奔忙.更觉一个人的闲雅之乐。古人说.人生“难得寂寞”,这是指人到晚年之后.才能有的一种思绪:严格地说,这是进入老年之后.才能步入的另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