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商帮,比较著名的"十大商帮"为晋商、徽商、齐鲁商、江右商、洞庭商、宁波商、龙游商、闽商、粤商、陕商,而晋商位列"十大商帮"之首。"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从明末到清初,山西商人在商界叱咤风云了50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上  相似文献   

2.
粤商,在历史上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合称"五大商帮".时易毙迁,徽商、晋商告别了曾经的辉煌,陷入沉寂,只有粤商、浙商和苏商在中华东南崛起,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生力军,其中粤商在经营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晋商自清代涌现出一个新型的群体“票商”。祁县商帮别具一格称其为茶票商。它们凭借一张小小的汇票纸解决了中国南北大流通的难题,同时还承汇了清廷的京饷、协饷、海防经费及四国赔款、庚子赔款等,毫无疑问地成为清政府的财政支柱,清廷的总出纳。为了揭示票商称雄商界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为闽商喝彩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各地的企业家都在追根寻源,试图形成各地的商帮。按一种说法,过去中国有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安徽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江右商帮。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自古就是企业的主要形式,而且,时代越远,家族企业越重要。中国明清时代的十大商帮,基本都是家族企业。无论是晋商的曹家、乔家,徽商的江家、鲍家,还是粤商的伍家、叶家,都是家族企业。今天家族企业在西方仍然存在,在东方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晋商是明清时期我国最大的商帮之一,也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商业集团.明朝初年,在两北地区兴起.到了明代中叶,正式形成商帮,即以地域为纽带形成了大的商人集团,当时主要由有一定贸易自由的贩运商人组成.到了清代,晋商进入鼎盛时期.晋商称雄商界500年,活动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及欧亚大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尤其是在清代晋商创立票号以后,将商品经营与金融资本结合在一起,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创造了辉煌的业绩[1].  相似文献   

7.
一 晋商作为清代最大的商帮,其历史声望主要来自金融业,即票号.但票号是商业资本发育和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绝大多数商人而言,他们一辈子从事的都是货物贸易,根本不可能涉足"袖长善舞、钱多善贾"的金融业.即便是以经营票号著称的晋商巨贾,他们的发迹无一例外是以货贸起家的.就是说,尽管票号已经成了晋商的历史标签,但晋商的真正商业常态,是异地货贸.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一时掀起了“晋商纸贵”。然而今古晋商已不是一个概念。历史的轨迹并不一定是顺延发展的,就像“本不愿意作生意”的乔致庸却成为一代晋商的领袖,他的商人操守与各般见识,今日以掘煤著称的晋商又有多少人读懂?  相似文献   

9.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王朝践行的经济政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一项与国家运行及国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政策",重农抑商"从其思想产生、政策形成及推广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宁波商帮,是宁波府所属鄞县、慈溪、镇海、定海、奉化、象山6县的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情乡谊为纽带连结而成的商业集团.这一商业集团,源自明朝以汪直、毛海峰为首的海商集团,发端于明天启、崇祯年间由鄞县、慈溪商团设于京师的"鄞县会馆"、"浙慈会馆".俟明军平倭浙东,"海商"转向内地,或商旅海外.转商内地者,多趋京津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商业重镇.清代至民国时期,宁波商帮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是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1.
"重农抑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本世纪经济学界、历史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围绕"重农抑商"探讨最多的是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演变和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本文通过纪录片《中国商人》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商"一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远古的夏、商、周时期,有一种独特的档案书写方式———用铸刻的方式将文字记录在或厚重或精巧的青铜器物上。人们把上面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是"吉金文"的简称。另一个名称叫"钟鼎文",是因为很多的金文都铭刻在钟和鼎上的缘故。中国古代以青铜器(钟、鼎、盘、盂等)为载体的书史铭文,盛行于殷商末期及两周。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工艺达到了全盛阶段,由于礼乐制度的发展,钟鼎等青铜器物不仅演变为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贮存于宗庙的礼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发展为记录当时社会重大史实的历史文献。并  相似文献   

13.
今年祁县晋商研究所和茶票商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研讨祁县茶票庄的课题中,范维令所长突然想到长裕川展室有一本茶庄的无名无落款手抄本可能有点用处。这本手抄本乍看很不起眼,但经过浏览审视,却让人惊讶,让人激动,难得可贵。原来它是长期流落在民间的行商原始纪要,记录的内容既详细,又丰富,可以说是明清晋商遗要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晋商历史、晋商道德、晋商文化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行商遗要》顾名思义是往来贩卖、没有固定营业地点的商人(区别于坐商)赠予或留下的重要经商内容或要求,也可理解为有技能本领功夫的商人留下的重要经商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古代官箴文献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予以批判的继承。我们曾对它作过一番清理,觉得很有进一步整理研究的必要。兹将初步认识公诸同好,以作引玉之砖。隋唐之前的官葴商周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剧变时期,作为小邦的周居然夺取了商的天下。当时许多人都不理解这个事变。商亡国之君纣王面对周邦的迅速崛起,还自信天命在身:认为"我生不有命在天!"灭商的周武王"克殷后二年",还曾  相似文献   

15.
一、私立博物馆历史的简单回顾中国私立博物馆的历史同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某些物品已经受到特别的珍爱和保藏。商王室已有用于占卜的甲骨收藏,周王室则"多名器重宝",设有专门收藏机构"守藏室",并有"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晋商发展的历史轨迹,以会计学发展为视角,考察了晋商对我国会计学发展的贡献。晋商的历史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古代、近代会计制度的发展,推进了我国会计制度规范化的进程,并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明清晋商的伦理道德教育与晋商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晋商,明清时期最为显赫的地域商帮。在其五百年的经营史上,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勤劳质朴而又极富商业智慧、政治智慧的山西人把握住了明初“开中制”的有利契机,凭借盐粮贸易迅速积累起大量财富,为晋商五百年的繁荣拉开序幕。从“挟轻资牵车走四方”的艰苦创业开始,男人们用辛劳混着思乡的苦楚,女人们用寂寞浸着无奈的闺思,成就了辉煌的晋商。一曲凄怨哀凉的《走西口》也伴着山西商人的日渐成功而日显大气磅礴:他们从最初的盐业贸易为主扩展到丝绸、棉布、木材、矿冶、中药材、茶叶、典当等商业的所有方面;他们把生意从北方…  相似文献   

18.
现代很多人习惯把喜欢旅游的人戏称为"驴友"。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旅游活动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国人的青睐,古代的超级"驴友"们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房地产调控仍旧坚定,开发商的日子并不滋润,销售压力不小。于是,花样百出的地产营销策略接连上演",报商模式"即是新近大行其道的营销思路。有媒体在重庆的调查发现,包括龙湖、金科、协信、华宇等开发商,都对"报商模式"情有独钟,"报商模式"对2012年地产商的业绩提升作用明显——"媒体干了地产商的活",背后蕴涵着难以言表的中国式媒体经营逻辑。所谓"报商模式",就是开发商通过媒体售卖商品房优惠券,并用其冲抵广告款,使媒体广告收益同商品房销售情况捆绑,从而改变开发商与报媒之间传统的广告合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碛口古镇地处山西临县之南端。近代时期",口外"得到开发,碛口凭借黄河水运而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是晋商的西大门,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随着晋商研究的升温,碛口古镇研究颇引人注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从社会史视角研究,可以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开创碛口古镇研究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