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良 《陕西档案》2002,(6):23-23
衡量档案馆档案质量的高低最终标准是档案的“四率”,即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和案卷的“合格率”。但由于档案部门很难控制档案的“准确率”,只对档案的“三率”(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加以要求,忽略了档案的“准确率”,久而久之,就会对档案的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时下,交通拥堵已成为都市一大痈疽。为了人畅其行、车畅其流,一些城市在道路设施一时无法改貌的尴尬下,不得不在管理上挖“路潜”“车潜”。诸如“错路制”(单行道)、“错号制”(出租车单号与双号交错行驶)、“错车制”(城市外围区或外地车辆在早晨及傍晚高峰时要道路”的启示段不许进城)。这些“小打小闹”式的办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的压力,但瓶颈制约仍然未得到有效释放。而且,令人不快的是,这样“错”,是以牺牲另一部分的交通通畅为代价的。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从2002年3月初起,温州市开全国之先河,抛出大手笔的管理思路,从挪动…  相似文献   

3.
从“人才派遣制”说起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与中国网通集团北京通信公司达成协议,将所属的26名员工(其中19人是应届毕业的研究生)租给“网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这是今年6月非典过后北京人才市场重新“开张”以来,发生的一桩新鲜事儿。眼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市场化用人机制的不断推进,这种名曰“人才派遣”(又称人才租赁)的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逐渐被人(包括新毕业的大学生)接受,并很快热起来。“人才派遣”,概括起来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具体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需要,向人才派遣机构提出派遣员工的申请…  相似文献   

4.
明铭  文建 《新闻记者》2004,(3):57-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邓小平逝世(1997)、香港回归(1997)、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北京申奥成功(2001)、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3)……,这些重大新闻事件都与“号外”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几年,我国报界的“号外意识”已急速升级,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呈现出了一种“规模效应”。“号外”是什么?对于报界人士而言,“号外”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稀有资源”,因此,“号外意识”已越来越成为报界人士的一种基本的职业素质。不过,“号外”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稀有资源呢?可以透过《辞海》对于“号外”条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者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去“节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挖掘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人大、政协会议及党代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搞好这些会议报道也是报纸尤其是党委机关报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如…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在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词:“第一时间”。于是一些媒体纷纷效仿,多年沿袭使用的“昨天”、“今天”、“刚刚发回”等体现新闻时效性的时间概念,逐渐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第一时间”。如:“记者第一时间发回的报道”、“本报(台)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频  相似文献   

7.
吴文峰 《青年记者》2006,(16):67-67
专业报的记者,由于对行业工作比较熟悉,写起此类稿件来往往比社会上一般报纸的记者得心应手。但也存在着一个慧眼识“点”的问题。这里的点指的是“新闻点”,是行业内各项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只有善于从这些“点”中找出“亮点”为我所用,才算得上一个称职的专(行)业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江西境内无论城乡,陌生人相逢,彼此总爱以“老表”相称。或视对方年龄,将“老表”具体化为“表公(奶)”、“表叔(嬷)”“、表兄(嫂)”等。包含在这一声“老表”中的乡情、亲情,足以使人平添几分“他乡遇故知”的欣慰,从而迅速认同、消除距离。尤其有趣的是,外省人(如湖南、福建、广东、四川)也惯于将江西人称作“江西老表”或简称“老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军来到井冈山,深入赣南腹地,上上下下都尊称当地群众为“老表”,很快使军民亲如一家,情同鱼水。顾名思义,“老表”即“中表”,本为表兄弟之互称。…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学(或新闻学)的两个术语。所谓术语,就是各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俗称“行话”。每一个术语都有确切的含义。“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苍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条“花边新闻”,读来饶有兴味。通过这篇报道,我们知道了:在美国电影界,他们不但每年评一次“奥斯卡”(评出最好的),也每年评一次“金酸莓”(评出最差的)。“金酸莓”奖在“奥斯卡”的前夜举行。报道称:这是和奥斯卡开的“小小玩笑”。  相似文献   

11.
茅震宇 《新闻记者》2004,(11):62-62
在许多地方,报纸(报社)在新闻报道内容、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机关化倾向。无论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还是报纸的征订发行,包括广告经营等,都明显地“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但“机关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并非报纸自身的意愿。“机关报,报机关”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12.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纲要(草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相似文献   

13.
“护彤”是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一种儿童专用感冒药的商品名,“儿童感冒用护彤”是其广告口号。既然儿童专用,顺理成章应该叫“护童”才贴切,它却偏偏用了“童”的谐音字“彤”。无独有偶,该厂的“盖中盖”、“朴血”两种产品从其功能、性质来看,也分别应该叫“钙中钙”和“补血”。这种命名方法是对文学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的借鉴与尝试。“陌生化”(defam 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他们认为,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确保了“文学性”的实现。这一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  相似文献   

14.
再论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耿雄 《历史档案》2000,6(4):116-125
《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刊载《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一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日本的美军总部官员在东京霞关外务省绝密外交文书中,发现了一封大正四年(1915年)三月十四日孙中山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的密函(日文),附有“盟约案”十一条,并有“孙文”签名。该密函记载着与“二十一条”极为相似的内容,丧权辱国。但这封密函前面“孙文”签名(见图一),经国内外研究专家考证其笔迹是伪造的,否定了这封“密函”和“盟约案”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我在某报看到占了满满一个版的一篇报道———《副局长当上三轮车夫》。一个副局长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开三轮车挣钱养家给妻子治病 ,这确实是一个有“卖点”的新闻。但让人不舒服的是 ,这篇报道处处刻意体现“副局长”与“三轮车夫”之间的差别 ,好像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地上 ,又好像不这样对比就不足以表现该副局长的高大。比如 ,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部分 ,作者就特别注明这位副局长是“分管财务”的 ,他“每天经手数万数十万的资金”(一个司法局副局长真能“每天”经手这么多钱 ?此处存疑 ) ,特别是说到这位副局长“白天坐着公家的小…  相似文献   

16.
对何晏、朱熹沿袭郑玄对孔子《论语》中“文献”之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提出质疑。根据古文中对“献”的诠释及孔子时代古文中“献”的字义,认为如下两种诠释更为符合孔子“文献”之意:(1)所献(出)之文;(2 )“典籍”(典章制度之书)。  相似文献   

17.
王斌 《青年记者》2003,(7):34-35
当今的报业发展进入了“读图时代”,主流报纸提出了以“大图片采编格局”为中心的图片编辑模式,突出图片编辑工作的主体地位,发挥图片编辑在新闻出版工作流程中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共识,同样,“大图片编辑”也成为专业(行业)报刊的需要。但现在很多专业报刊和具有行业特  相似文献   

18.
邵薇 《现代传播》2002,(2):79-81
奥丽亚娜·法拉奇 ,2 0世纪国际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与她令人艳羡的新闻成就同样耀眼的 ,是她鲜明、尖锐的个性。她迷恋文学 ,信仰极端个人主义 ,既反对一切专制和集权 ,又不拒斥权力 (成功 )带给她的向人们传达她信念的便利。她的新闻 ,是贴有“法拉奇”标签的“个性新闻”。法拉奇的“个性新闻” ,是对传统的“客观主义”新闻观念的反动和叛逆。创新 ,有价值 ,但同时也有争议。探讨法拉奇“个性新闻”的得失 ,从中可以得到良多启发。新闻界借去的作家法拉奇语 :“要想理解我的情况 ,就必须想一想像吉卜林、杰克·伦敦和海明威这样的人。他…  相似文献   

19.
陈新 《新闻记者》2005,(6):51-51
《报刊文摘》今年2月25日摘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四郎探母)显示文化的力量》一文,说龙的父亲16岁在湖南乡下“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从此70年不曾再见来不及道别的母亲。但《知识文库》今年第2期摘自台湾《中国时报》的文章是.父亲“在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与龙应台的原文是一致的。《报刊文摘》将“跟着去”当兵,改成被“抓了壮丁”,意思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改动,我以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江西省各级档案局(馆)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为知青查档提供优质服务,配合社保部门有序推进全省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工作。江西省各地档案部门从征集和规范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