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教育功能:诠释,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教育功能是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教育”的关键。目前,我国教育功能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功能观是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观和教育的正、负功能观,前者对教育功能的研究缺乏层次性、动态性和内在统一性,后者则曲解了“功能”的本义,将“功能”与“作用”混同,因而应对教育功能问题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对教育功能重新界定,从而对教育功能进行结构改造,让教育功能的讨论与研究回归到教育本真意义上去。  相似文献   

2.
刘鹏利 《红领巾》2005,(6):114-116
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是教育哲学本性的体现,是它追求理想教育价值的要求,也是发展本学科的动力.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在于对研究主体研究的规范与监督,并规范和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此,必须抓住教育哲学批判的前提,提出“教育问题“,进而消除其错误,实现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3.
教育批判是探究教育科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科学哲学的创始人波普尔看来,科学知识的进化就是猜想与反驳螺旋发展的过程。对科学的东西,亦必须能被反驳和批判,它才存在进化或发展的可能。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至今,也迫切需要“自我”“反驳与批判”,惟有如此,教育科学才能增强自身的前瞻功能并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误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大学创造教育普遍存在的几大误区,即创造性认识上的“人力化”、创造性培养中的“物性化”以及创造性发展中的“功利化”等,对这些误区的基本特征和表现进行了论述,并着重从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出发对其进行了理论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与哲学进行对话,开阔研究生教育的文化胸襟教育具有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功能。德国教育哲学家斯普朗格在批判“教育是知识获得过程”时提出了“教育是文化过程”的重要命题。因此,应从文化角度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机制。当前,人类正处于文化转型时期。工业文...  相似文献   

6.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主旨是探讨与解答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为教育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础。这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阐释与揭示研究教育问题的思想方式,以便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前提性反思。而常识中认定“批判”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把教育哲学的性质论定是反思教育历史、批判教育现状(教育问题)的理论,这就需要辨析“批判”可否成为教育哲学研究的旨趣,理清批判对于教育哲学研究的意义,以切实把握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和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7.
日常教育生活是指教育一学习者在教育活动过程和领域中维持与满足自身教育需要的日常生活过程。日常教育生活较之非日常教育生活更具有“批判性”。日常教育生活批判的目标在于“日常教育生活非日常化”和“非日常教育生活日常化”。这一批判目标的提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日常教育生活与非日常教育生活的关系,对于人们关注与研究日常教育生活,对于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科定位问题是任何一个学科建立与发展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它不仅内在地要求确定学科性质“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确定该学科“应做什么”和“如何去做”。教育社会学是关注群体差别和祈求教育公平的学科,其功能是解释和揭示教育问题的根源、进行社会批判与思想启蒙,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应注重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以培养批判意识、解放人性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践行解放教育要以人性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行动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成主题”调查的方法开发课程内容,以“提问式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着力构建人性化的对话式教育。基于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四个方面重新加以认识与革新,将沟通与对话贯穿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批判与反思的深度学习,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灌输式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复杂问题.从西方教育史的发展来看,有些教育学研究者把“灌输式教育”直接等同于灌输而加以批判.这种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廓清了教育与灌输的联系与区别,但也有其局限性,对“灌输式教育”的一些缺点做了过度的、放大的宣扬.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的发展呈现批判之批判式历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当今任务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支撑着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行的其实主要不是教育理论,而是教育经验。对教育经验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教育经验具有不可被教育理论批判的特征。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都应转变对教育经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一、“批判”的前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呼唤对自身进行“哲学批判”。本文援譬“批判”,其初衷是谏议对电大教育研究的形式、体系结构、功能和有效范围作一自检,以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进步。其必要性如下:①此前已有文章就电大教育的研究状态提出批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性的系统检验,既不过分也合逻辑。②电大以外的研究机构(下属香港公开大学)已就全国电大的研究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方法较为领先。电大系统反而有所不为。③普通教育在方法论检验等方面成果迭出,收效显著。而在电大,许多通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对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权威话语的质疑、批判,给我国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应采用“复杂思维”方法,把教育视为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的活动;以人文学的视角思考教育的使命,开启教育的人文价值功能;在教育过程中关注生活,重视人的完整性;在教育研究中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体验和思考,进行话语创新。  相似文献   

14.
范式研究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元研究,它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深度反思和“自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前对职业技术教育范式的研究存在“话语碎片化、缺乏同一语境、缺乏哲学反思与批判”等问题.基于对“范式”、“研究范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解,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走上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知识、学生发展水平的不同,研究性学习在不同教育层次中具有“同中的不同”。其“同”主要体现在:都是教学过程中基于研究的、体现发现科学真理认识过程的、与接受性学习构成教学过程中互为依托的学习方式和认识发展环节;其“不同”主要体现在:随着教育层次由低到高的推进,研究性学习表现出由“个体研究”向“类研究”、“个体创新”向“类创新”不断演进的过程,从而在不同教育层次中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哲学界主流思想对现代化的成功持肯定态度时,后现代主义却对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面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传统的教育理论受到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目的的重新审视;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考量;对同质教育的合理性批判;对传统课程结构的质疑;对传统教育管理的颠覆。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概念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仅具有“有限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解题研究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的提出对于“问题”和“问题解决”都赋予了更为宽广的含义,对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问题与问题解决具有四大功能:掌握知识的功能、认识的功能、教育与发展的功能以及评价的功能。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有五大作用:理解作用、评价作用、调节作用、发展作用以及增强应用意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研究中的常人方法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人方法学是在对传统社会学作彻底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是在其批判的过程中揭示了研究的“常人”取向与“现象”取向。常人方法学为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的回归指明了醒悟之路  相似文献   

19.
董雪丽 《成才之路》2009,(28):63-63
“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在国民教育中地理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就地理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个人的看法。一、中学地理教学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教育。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其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追问实出于对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割裂、甚或相互对立的现状而对传统教育理论功能观的一种前提性的反思。其意在说明:不能用简单的、线性的思维看待教育理论的功能以及简单地处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从曹文的反驳来看,当前发挥教育哲学对传统教育认识的前提性反思和批判的功能实在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