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故而知新",通过对2012年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考点的深度解读、考点链接、例题解析、命题趋势预测,为同学们的复习把握好方向,引导同学们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中学数学中常见问题,它既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由于此类问题覆盖知识点多,方法也多种多样,同学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结合例题探讨其主要解法.  相似文献   

3.
我经过几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同学对中考的后面几道题,尤其是对哈市中考数学题中的第29题感到惧怕,无从下手,事实上,哈市中考的任何一道大题都能在书上找到它的基本构架,于是,同学们深刻挖掘教材,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图形及基本结论,钻研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内涵及变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又像往常一样提前几分钟进教室,打算检查一下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恰好同学们正在开自主晨会,内容是有关“非典”的预防。在小主持人的组织下,同学们的发言异常热烈。自主晨会结束了,同学们还沉浸在刚才的讨论中不能平静,有的还在窃窃私语。这时,假如我把学生“硬拉”到我原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效果必定不甚理想。(原来书上的例题是: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小猴采了6个,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对了,我何不顺势诱导,把“非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呢?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段:犤片段一犦师:(饱含深情…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感想: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懂,但一轮到自己做就不会做,不知道如何下手.下面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寻找一把”万能钥匙”.从下面2道例题及解题思路中,同学们可能会知道”万能钥匙”在哪里,知道”万能钥匙”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常听一些同学说:书上的例题能看懂,老师的讲解能听懂,但碰到问题却不知从何下手.这里反映了同学们在解题时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探寻解题思路的问题.解题时,到底应当想什么?怎样想?波利亚在他的  相似文献   

7.
预习功课是学习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那么怎样来预习数学呢?一、要细读例题.一句一句地读通、读懂,然后对照例题的解答,一步一步地看,边看边想书上的计算步骤是怎样的,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算.  相似文献   

8.
规范解答物理习题过程中,审题是首要环节.平常训练中同学们学会说题,养成说题的良好习惯,对提升审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一道经典例题和同学们谈谈如何做到"五说题意".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了<平面向量>一章的基础内容之后,同学们通过课堂例题以及课后习题陆续接触了有关三角形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轴对称问题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中作者想通过几个例题简单分析一下同学们出现的几个"小错误",以期帮助同学们找出错误原因,在解题时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轴对称问题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中作者想通过几个例题简单分析一下同学们出现的几个"小错误",以期帮助同学们找出错误原因,在解题时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分类解读近两年中考中出现的"开放型"物理考题.通过例题解析,指导学生如何解析这类新型的考题.  相似文献   

13.
调研了2009年全国人民各地中考试题中与"低碳"有关的题目,并对典型例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本人近年来一直连任小学毕业班的数学课.对于同一道例题,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差别很大.下面是本人对同一道例题,在不同的毕业班采用的三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解读,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5.
词义猜测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阅读必考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同学们应学会通过定义、同位关系、构词法、对比、因果及上下文线索等确定词义。下面结合一些例题,对词义猜测的技巧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字》(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片段]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条和图钉,根据书上第24页最上面的三句话(1.把两张硬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2.固定其中一张硬纸条,旋转另一张硬纸条.3.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使用人教版的新教材有些时日了,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写出来与老师们交流,以便更好地使用教材.一、对例题的思考一般来说,书上的例题应该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学生模仿学习的重要范例,但是有时书上有的例题却没有很好的起到这个作用.比如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页的教学例题是一道先乘后除的两步图文题(如图1),而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出现的三道图文题分别是三道不同类型的习题,第一道是先加后乘(或连乘)的题(如图2),第二道是先乘后除的题,第三道是先除后乘的应用题.我觉得这里编排不是很合理,因为学生刚接触先乘后除的图文题,马上又要他们做一道…  相似文献   

18.
在压强这部分内容中,包括的知识点主要有: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在这些知识点中,压力的概念;在进行压强计算时,受力面积的确定;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及深度的关系;液体深度的确定等都是同学们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只有对这些知识点把握到位,在进行解题时才不会犯错.下面,结合同学们平时出错率较高的一些例题,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强化,希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考对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杂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下面通过例题对常用的推理方法做一下分析与解读,希望帮助同学们快速提升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本上的例题,都是精心设计的典型题目,其内涵十分丰富.若能充分挖掘其内涵,则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数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要“借题发挥”.具体地说,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以一当三书上的例题,一般都给出一种常见的解法.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以这一种解法为满足,要引导学生寻求它的第二种解法,第三种解法,乃至更新的解法,使其起到“以一当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