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临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06年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的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女子足球比赛中进球区域、进球时间、进球射门方式、进球队员位置分布、进攻途径的相关特征,以期为我国女子足球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赛109个运动战进球和2011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65个运动战进球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运动战进球各项指标,探索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在比赛异同,为女子足球"男子化"的训练和打法提供建议。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进球耗时、有效传球次数、最后一传方式、射门区域、射门技术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赛场均进球数少于2011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场均进球数,主要原因有三:男子足球世界杯赛的中各队打法较为功利、非洲队伍表现不佳以及各队对南非环境的不适应。2)女子足球比赛攻守双方进入状态较快,打法更具激情,男子足球比赛则在比赛开始阶段相对较为保守;无论男子足球还是女子足球比赛,运动战都是得分的主要手段。3)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较男子足球运动员更多地采用简洁快速的配合来获得得分机会。4)女子足球比赛在最后一传方式上较男子足球更加倾向于一脚传球;女子足球比赛中对于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还是要高于男子足球比赛;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传接球、控球技术不够娴熟,较易出现失误。5)现代足球比赛"一脚球"成为了得分的主要手段,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比赛均体现出了此特点;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射门机会时相对于男子足球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女子足球运动员远射和小角度射门得分的数量要少于男子足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9届全运会女子足球决赛进球时段的统计数据分析,对我国优秀女足比赛进球时段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个进球时段可划分为三个进球时期,分别为进球的低潮期、主流期和高潮期.对各时期进球的原因及进球特点进行了相关分析,为教练员今后有针对性指导比赛和训练提供了一些参考性信息.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统计等方法,对第4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足球决赛阶段比赛的进球数量、时间、形式、进球运动员位置、进球前传球次数、射门得分地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5年泉州四国女子足球邀请赛6场比赛的16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时段的进球数随着比赛的进行而增加;进球的方式以脚射为主;进球的区域主要在罚球区内;大部分进球都是由前锋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上,各队均热衷于进攻,普遍呈现出重攻轻守的趋向,以致26场比赛共射进99个球。本文依据统计数据,较详细地剖析了进球多的原因及进球的时间、方法、区域等。  相似文献   

7.
第42届美洲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42届美洲杯足球赛的26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进球数量、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攻形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的分析,来探寻美洲足球的进球规律,为我国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足球比赛中,射门得分是永恒的主题,也是难题。研究和分析足球比赛进球的特征,能够为我们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我们的足球运动水平。本文通过研究近几届世界杯和欧洲杯决赛阶段的全部比赛场次进球的各自特点、进球方式和施射区域的特征,以及比赛节奏的变化对进球的影响,以期寻出足球比赛进球得分的特征,从而科学指导足球的训练和比赛,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复赛射门进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十七届世界足球赛复赛阶段16场比赛31个进球的统计、分析,对射门进球的区域、方式,射门进球前的进攻区域及手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本届世界杯足球射门进球的规律,对今后各级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和提高射门进球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2004年欧洲杯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的进球时间、进球队员位置分布、射门区域、进攻形式、传球次数与进球关系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了高水平足球赛进球规律及特征,为足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第18届世界杯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2个进球情况进行分析,并与17届世界杯进球情况进行对照,发现18届世界杯进球总数有所下降,攻守均衡、防守相对更为稳固的打法占据了主流。上下半时进球比较均衡,除了在比赛的结束阶段出现进球高峰外,各个阶段的进球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进球主要区域是在2区,大禁区外到30m线区域也成为本届世界杯射门进球的重要区域;由中路配合切入发动进攻为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定位球越来越受到各队的重视,战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进球大部分是由4次以下的传球完成的,且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前卫队员的攻击性插上进攻已成为各队进球的重要手段,远射是他们主要的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海  庞标琛 《体育学刊》2004,11(6):108-111
为探讨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对广西334名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进行了分析。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运动员的掌握目标高于男运动员,男运动员的成绩目标高于女运动员:训练年限主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掌握目标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成绩目标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成绩目标的运动等级主效应显著,三级运动员的成绩目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主导目标为掌握目标。结论: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建议在培养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时,应帮助运动员树立能力增长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多设置掌握定向氛围。  相似文献   

13.
对第3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 3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表明 ,全场比赛各时段的进球数比较平均 ;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是在一区、二区的禁区内区域 ;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中路 ;定位球进攻和个人进攻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64场比赛、共147个进球(淘汰赛中打平后互罚点球的进球不计),分别从进球时间、进球区域、进球前主要进攻方式3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力求以进球为切入点,探讨进球前的有效进攻方式。结果显示,在比赛临近结束的15min为进球的最高峰;进球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内的2、3区,其次为罚球区外的6、7区;主要进攻方式为运动战的边路传中战术,其次为中路直传空当战术;定位球战术中的前场任意球配合也是破门得分的有效进攻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所有关于完成射门动作的位置区域与选择不同区域进球数、射正球门次数、偏出球门次数、射门总次数、进球率作为主要指标进行统计,进而对射门得分与射门位置之间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与射门效果的必然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攻造成的进球中,角球进攻进球比往届明显增加,前卫队员是定位球进攻进球的主要得分手,头顶球是定位球进攻重要的破门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17.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进球情况表明,上、下半时开始后和比赛结束前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是在一区、二区的禁区内区域;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中路。  相似文献   

18.
岳艳丽 《体育科研》2008,29(5):73-76
通过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11个进球的统计,表明下半场比赛的前15min是比赛进球的高峰期,总进球数的72.08%是在跑动进攻中完成的;超过3/5的进球都是在1~3人在1~15S中3次以下传球配合完成的,另外35.66%的进球通过定位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结构模型有5种:后场抢断发动快攻个人突破射门得分是最基本的进攻模型、前场定位球快速发动射门得分是核心的进攻模型、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进攻射门得分是重要的进攻模型,边路进攻、边路传中和利用界外球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有益的进攻战术补充,中场发动进攻中路传切配合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最常用的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第5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表明,全场比赛各时段进球不平均;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在一区和二区;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边路,特别是两肋;直接射门的射门方式进球最多,特别是包抄和补射;前卫进球数超过前锋。  相似文献   

20.
第14届世界杯足球决赛共进球115个。本文通过统计调查。对射门得分的战术手段、进球时间与地点、射门的动作方法以及射门得分的三个显著特点,进行论述,从中探寻射门得分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