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鵅鸫理窝》是一种根据鸟的生活习性和动作语汇而编创的一种贴近动物自然生活的舞蹈。“(各鸟)鸫”是栖息于秧棵田里的一种候鸟,益鸟。其体大如鸽子,黑羽毛,红冠子,雄鸟冠子高一些,形象美丽可爱。每年“小满”前后一对对由南方飞来,选择最肥密的秧棵田里做窝,鸣时发出“呵——咚咚”声,好像是在歌唱着生活的美好。此鸟因为形美歌好,深受农民的喜爱,誉它们是象征丰收的吉祥鸟,  相似文献   

2.
怀念乌鸦     
儿时家乡许多美好的记忆经常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浮现,乌鸦就是其中之一。记得当时我们村庄的西头,有一片茂密的榆树林,林中足有几十个乌鸦窝,成了名副其实的乌鸦“住宅小区”。我和小伙伴们常去掏乌鸦蛋。村东头几棵高大的杨树上,只有几个喜鹊窝而没有乌鸦窝。常听老人说,喜鹊手巧,不但会做花衣裳,还会盖房子,它们的窝垒得大而坚固,像只挂在树上的大灯笼;而乌鸦从小只知道多嘴多舌,笨手笨脚,只会做件黑糊糊的衣裳,盖房子的技术更差,它的窝像个朝天接水的“敞口盆子”。  相似文献   

3.
喜鹊与燕子     
郑源 《生态文化》2012,(4):22-25
一棵柿子树,一棵枣树,两棵泡桐树,几间老屋,组成了乡下那个简陋的家。家虽简陋,但燕子们不嫌。燕子们在屋檐下筑了一大一小两个窝,大窝是燕子生儿育女的地方,小窝是小燕子们出生后,小燕子的爸爸住的。燕子们年年岁岁准时回来,住旧窝生育新儿女,从不未离弃过。今年,一对燕子照例准时来到这里。两只燕子很用心地把两个旧窝修了又修,补了又补。夏天来时,它们就可以给儿女们一个既能遮风又能挡雨,安全舒适的家了。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最恨的鸟雀当属麻雀。记得一个星期日,满以为可以玩一天了,不料却累了一天。那天一大早,父亲就要我起床,然后带着我走到村旁的秧田边,说是要我守秧谷:秧谷下田后,麻雀来啄,就把它赶开。父亲撒了几把秧谷,就有麻雀呼朋唤友地来啄了,我扬着手臂,做吓唬的样子,可它们照啄不误。那怎么办?父亲就要我拿一根长竹竿,赶。那块田虽不宽,但我的竹竿也只能伸到田中央,田的那一边,就“鞭长莫及”了。麻雀看准了这一点,就在田的那边啄,我只好奔到那边去。却又有麻雀飞到这边来……“疲于奔命”,这个成语的意思我在那时理解得最深。可恶的麻雀啊!  相似文献   

5.
椰子树下     
正一我风尘仆仆地下了车,一眼望见的是几棵椰子树——高大的椰子树就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南繁基地的院子里,长长的椰枝挂下来,随风飘摇,树干上挂了一颗颗硕大的椰子。就是这里了。我去院子里找人打听沈希宏博士。有人说,沈博士一大早就到田里去了。这时候水稻开花,正是他最忙的时候——只要去田里找,他一准儿是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先治坡,后治窝”——这是十二年前我第一次问及殷少华为什么不盖几间砖瓦房时他的回答。十几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都变了,沙丘治了,林子密了,小树棵棵都成材了,老殷的满头黑发也变得花白了……而惟一不变的还是那两间陪伴老殷治沙二十余年的土坯小屋。  相似文献   

7.
松涛 《文化交流》2011,(4):62-64
你听说过这样的稀罕事吗?一棵树能先后开出杏花、李花、樱桃花、红梅花、白梅花等56种不同花朵。更有趣的是,这棵“世界上最神奇的树”,不但能开出56种花,而且还能结出56种果。上海吉尼斯总部要为这株“民族团结树”标注底价1000万元拍卖时,没想到这树的培育者竟没有同意。  相似文献   

8.
文闻 《文化交流》2003,(6):29-29
新疆喀什市巴伊阿瓦提乡有棵干年柳树王,树高20米,覆盖面积1.2亩,树龄1500多年。它的主干匍伏蜷曲于地,虬枝曲干,盘根错节,如龙盘蟒缠。此树生出的许多枝条,又能再入地生根长叶,竟成“独树成林”奇观。 这棵千年柳树还有许多神奇传说。相传南北朝时,一位巴基斯坦商人去古楼兰国经商,路过此地和衣而眠。将手杖插入地中,不想一觉醒来柳杖居然成活。商人欣喜异常,视此乃经商吉兆,后来果然发迹致富。这株因柳杖成活的柳树,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不但独木成林,而且变成了活的“龙舞”大观,成了喀什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许多中外游客到此,莫不争睹此一胜景,称赞它为“世界上最奇特的柳树王”。  相似文献   

9.
蒙冤的狐狸     
小阿 《生态文化》2006,(5):41-41,33
有一种动物,它的表情谄媚、身材纤细婀娜,人们都叫它“狐狸”。大家如果觉得这个称呼不够解恨,就直接叫它的奶名——妖精吧。今天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沐浴下,狐狸们的前景一片大好,我想借此机会,替狐狸们泄泄私愤。不过我还得提醒大家一句,我和狐狸之间清清白白,没有一点纠缠不清的意思。人类对于狐狸家族充满了尖锐的敌意,往往情绪代替了原则。不说别的,单说当今的某些家庭中,男性公民失足误入“三角区”时,他的妻子往往骂第三者为“骚狐狸”。大家听听,第三者骚不骚和狐狸有什么关系?狐狸平白无故做了替罪羊。后来我经过思考,当然脑细…  相似文献   

10.
柿子熟了     
宗国 《生态文化》2010,(5):29-31
柿子熟了,熟在沉甸甸的十月里。十月的太阳在大地上铺陈了一片金黄,柿子也如太阳一般,熟成了橘红色。于是,柿子们就如同一颗颗耀眼的小太阳,玲珑着挂满了一棵棵柿子树,累累的果实,金黄的色彩,很美人的眼目,所以柿子又有“金果”之称。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省新平彝族自治县的哀牢山下,生存着傣族一个重要的分支——花腰傣。农历新年正月十三,是花腰傣的一个重要节日“花街节”。赶“花街节”、吃秧箩饭是花腰傣青年相互认识、挑选情侣、谈情说爱的盛会。可以说是花腰傣的情人节。它来自于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在漠沙镇大沐浴寨子里住着一对恩爱的夫妻。女的叫刀玉,生性善良,美艳如花。她每天都要做一些好吃的糯米饭、烧黄鳝、腌鸭蛋,用芭  相似文献   

12.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然后挑了几株最壮实的准备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有些犹豫。但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终于点了点头——就算它最终长  相似文献   

13.
做女孩的时候,只有当一棵树开花的时候才觉得它是美的,目光被花瓣吸引了,摊开的日记里歌颂的都是满树的芳菲;作别了女孩以后,才学会静下心来端详铅华洗尽后的树的美———挺拔的躯干、繁茂的枝叶,暴雨中酣畅淋漓的洗浴,秋阳下金光流溢的神采。还学会了默默观察一棵棵露出根须的树,阅读它潜藏于地下的细密心思。甚至就算树枝上没有花,我们事实上也能够嗅到香——一种生命本质的香。  相似文献   

14.
宋欣 《职业圈》2012,(34):39-39
2012年的“双十一”前一天正好是周六,不少网购族窝在家里挑宝贝,微博上一句“你的购物车满了吗”成了最流行的问候。有的网友还晒出自己满满当当的“购物车”宝贝,与大家分享,最后再留一句:“现在睡觉去了,等会儿零点起来直接付款。”届此,“双十一”电商购物节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5.
树祭     
当我们的老祖宗跳下离开曾经帮助过救过他们的树以后,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安全。没有了安全,没有了方向的他们将一切苦难怪罪于树。他们大开了杀戒。一帮帮,一群群被称作人的“猴子”们,疯狂起来,一边举着火把,一边挥舞着峰锐的石斧、砍刀,将他们昔日的恩人——树,一棵棵,一片片砍倒,烧成灰,眼睛都不眨一下。为了离开树,他们不惜拖着滴血的双脚杀着山林。树怎么也想不到,它从前呵护过,爱过的猴孙,会如此野蛮的仇视他们的恩人。树给了他们一个安全甜美的摇篮,他们却给了它一个人间地狱。自盘古开天以来,山、水就不断地提醒,誓告他们,与树为敌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讨论“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问题的时候,使我想到《庄子·山木篇》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树,由于它不能成材,因此樵夫没有把它砍掉,它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如果它成材,就会被砍掉,而不能保存。另有一只不会叫的鹅,因为它不会叫,而被杀了请庆子师徒吃,这只鹅没有能保存下来。也就是说,它如果会叫,就会不被杀来吃,而能保存下来。于是庆子的弟子问庄子:那棵树因为没有用,而保存下来;这只鹅因为不会叫(按:也指没有用),而被杀了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办呢?庄子回答说:我们最好处于才与不才之间,这样好保存自己。这个故事说明事物只有相对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意义。在讨论文化问题上,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应有“墙”,还是应“无墙”。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中国哲学的规点看,“有墙”与“无墙”好象是矛盾的,但在中国哲学中“有墙”和“无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遇时,它往往呈现出一种“在有墙与无墙之间”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在路上最喜欢得到的是什么?是一棵能为我们遮阳乘凉的大树。暴雨如注抑或是大雪纷飞的时候,在路上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仍然是一棵能为我们遮雨挡雪的大树。栽棵大树好乘凉啊!而这棵大树哪里来?两个途径:一是大自然从天上掉下来,而这棵大树不一定就掉在我们行走的路边上;二是我们在路边亲手栽一棵,这棵大树在路边不会跑,总  相似文献   

18.
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原始、最古老、最粗犷的一种歌舞。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主要流行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每逢过年或节庆时,都要跳这种古老的毛古斯舞。  相似文献   

19.
围屋是赣、粤、闽边区客家人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集建筑与美学于一体,是客家人在赣南定居生活与活动的“化石”,特别是赣南的龙南县,因围屋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而成为赣南“围都”。“围都”声名鹊起围屋是客家先民们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晋末之乱  相似文献   

20.
洪刚 《职业圈》2012,(36):83-84
“创先争优”是一种激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继续奋勇向前的手段和动力。是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的建设者们的一种鼓励。“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