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爱情和婚姻的分析入手,探讨三种不同的婚姻在小说中的体现,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物质基础上的婚姻以及盲目基础上的婚姻分别带来的结局,以期引起当今青年人对婚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林殷平  沈明宏 《预测》2006,25(3):76-80
本文在和谐婚姻假说基础上,对和谐婚姻的有效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有效需求分析的预测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婚姻和谐动态论,并对婚姻和谐度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对和谐婚姻匹配模型带来的启示以及为婚姻家庭提供的借鉴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类婚姻伦理关系是不断进步的:血缘婚排除了异辈相婚,同辈间则互为夫妻;族外群婚摆脱了血亲相配,人们依旧集团相婚;对偶婚有了主夫主妻的区别,出现了真正的夫妻生活;专偶婚实现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出现不平等。演变中也存在异化,整个阶级社会婚姻为经济所制约,婚姻伦理关系处于不正常境地。未来社会婚姻伦理关系将走向成熟,婚姻真正成为当事人的私事。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变革期,其婚姻观念也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前期,受魏晋南北朝门第婚姻的影响,婚姻门第观念极强;中后期,婚姻门第观念逐渐衰微,资财在婚姻中的地位上升,"才子佳人"婚姻观念兴起。这种演变是唐代选官制度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和文化格局转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抛弃婚姻上的禁忌,走向跨种族婚姻。  相似文献   

6.
单位在人们的婚恋行为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共同体文化.单位密切的关系网络和多样的功能资源符合人们理性化的婚恋过程;单位全面的信息掌握和稳定的匹配模式降低了婚姻环境的复杂性,扩大了婚姻的张力、确保了婚姻的基础;单位内嵌式的互动交往与秩序化的意识形态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婚姻态度、有效的控制婚姻风险.随着单位社会模式的转变,应构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多元化共同体,通过文化重建与空间生产建构积极的婚恋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尽管90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处于婚龄的男女对婚姻的选择,大多数仍持肯定态度。恋爱,结婚,追求幸福,仍是大家对婚姻的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婚后的现实却出现了千差万别的状态:有的婚姻和谐温馨,有的婚姻平淡无味,有的婚姻则发生冲突与危机。可见,结婚与婚姻幸福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结婚到婚姻幸福之间有着相当一段路程,有些夫妻可以较顺利地通过,达到目标;有些夫妻则对幸福可望而不可即,因为他们缺少婚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冯国忠 《百科知识》2003,(10):51-52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每天都有新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缘分散尽,各自放飞,每天也有旧人走出婚姻城堡,而见惯了这一套模式的人们早已不再狂喜和艾怨了。可就在数日前,一纸公文却令原本经年沿用、早已程序化了的婚姻缔结与终结形式发生了不大不小的改变:政府与婚姻当事人的角色悄然发生移位;宣告婚姻成立的门槛放宽,个体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尊重;离婚制约和对离婚者的歧视降至最低……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国务院新近颁布的将于今年十月一日生效的《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9.
程大峰 《百科知识》2023,(12):51-52
<正>婚姻受挫的女性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群体,多伴有焦虑失眠、抑郁自卑、缺乏改造动力等状况,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及改造进程。笔者通过为期一个月共四次团体咨询活动,采用格言疗法、情景剧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以改善离婚女性服刑人员的心境为出发点,运用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帮助其处理自责、愤怒、自卑等负面情绪,化痛苦为动力,增强自信,积极改造,学会自我成长,达到了预期效果。一、介入背景近年来,女性服刑人员中婚姻失败的占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的六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中上层社会绅士淑女间的爱情与婚姻。看似平凡的主题却让她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具魅力的作家之一。本文通过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来分析其婚姻中的经济因素。通过小说中对年轻人的爱情与婚姻的分析,揭示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婚姻在社会中只是一种阶级融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张琳  董威 《科教文汇》2012,(17):84-8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金粉世家》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存在类似的命运,真挚的爱情受到世俗偏见的考验,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二人很幸福地结合了,然而最终作者却是以悲剧结局了整部作品。两部作品的爱情与婚姻相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曹利亚 《科教文汇》2009,(2):239-239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爱情和婚姻的分析入手,探讨三种不同的婚姻在小说中的体现,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物质基础上的婚姻以及盲目基础上的婚姻分别带来的结局,以期引起当今青年人对婚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职业女性婚姻关系满意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以往有关工作家庭冲突和婚姻满意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双方关系的探讨,而少有研究重点考察已婚已育的职业女性其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故此,本研究针对已婚已育的职业女性,探讨其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调查了285名已婚已育的职业女性,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婚姻满意度问卷,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已婚已育职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家庭与工作冲突得分,总体而言,工作家庭冲突水平中等;婚姻满意度较高。(2)已婚已育职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可以显著的预测其婚姻满意度;家庭与工作冲突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熊云惠 《科教文汇》2007,(3X):188-188,192
曹七巧是一个被金钱扭曲了的人物,自身的婚姻幸福被金钱所毁灭,到头来却变本加厉地毁灭了子女的婚姻和幸福。本文探讨了女性在经济限制下的心灵畸变过程,在金钱和利益关系下人性,尤其是母性的堕落与丧失。  相似文献   

15.
隋娟 《科教文汇》2007,(7S):174-174
荷马时代是古希腊社会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父权制的确立,婚姻风俗习惯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送聘礼的社会风俗习惯成为婚姻缔结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并且广泛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卡尔·巴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基督教神学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巴特神学婚姻伦理本质、伦理价值及基本准则的分析,旨在管窥其深邃的神学婚姻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我国婚姻法针对我国国情新规定的对违法婚姻处置的两项重要内容,理论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中需要准确运用,笔者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构成要件、区别及法律后果进行了阐述,以发挥立法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反映的“婚姻应以爱情而不是以财产与地位为基础,男女双方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这种新型婚姻观更接近于现代生活,这就使得《傲慢与偏见》一书超越了同时代的爱情小说,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具备了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奥斯汀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她的小说,语言清新、秀丽、细腻,展示了女作家丰富的感情,她还善于挖掘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凡是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就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是《傲慢与偏见》一书中的第一句话,故事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引出了主题。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贝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通过对贝纳特夫人对女儿门婚姻的幻想,莉迪娅和威克汉姆以及克林斯先生和卢卡丝的结合的描写,最终得出结论,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基于感情和金钱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档案婚姻档案是一定时期婚姻登记过程的真实记录,可以作为研究婚姻形态、社会现状等的研究资料,也是国家对家庭和公民个人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婚姻档案具有长久保存的必要性.婚姻档案管理具有长期保存、随时调取、联网共享的价值需求.婚姻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实现这些需求的有效措施.但是网络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