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介绍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同英国。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激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灵感.他以此为素材,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部举世闻名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相似文献   

2.
佚名 《初中生必读》2013,(Z1):85-86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  相似文献   

3.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名作。这部小说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被抛弃到  相似文献   

4.
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流记》文/王宗玖图/李宽704年,一个苏格兰水手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在那里,水手与人世完全隔绝,独自生活了4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发现,带回英国。一位59岁的老人受这个历险故事的启发,创造了生平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也...  相似文献   

5.
鲁滨逊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1731)写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719年,这部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18世纪初,有一个英格兰水手名叫亚历山大,由于和船长不和,在一次航行途中被弃在一个荒岛上。为了生存,他手脚并用获得了宝贵的食物,几乎变成一个茹毛饮血的野蛮人。过了几年,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让他参加了自己的船队,回抵英国。这则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也引起笛福很大兴趣,于是就以亚历山大的遭遇这个素材为小说的基础,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  相似文献   

6.
身处绝境 贵在坚强——赏读《荒岛余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1731在59岁时开始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1719年一发表,即大受欢迎。故事描述了主人公鲁滨孙从小就渴望冒险、流浪的生活,他在18岁时,不顾父母的多方阻挠,偷偷逃离家庭,出海经商。不幸的是,在茫茫的大海上遇上强劲的风暴,船只被巨浪吞没,船上11人除鲁滨孙外全部遇难,他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从此开始与自然作斗争的、艰辛无比的28年荒岛生活,直到最后获救。课文《荒岛余生》节选了小说中叙写鲁滨孙身陷荒岛之初的动人情节,高度赞扬了鲁滨孙虽身处绝境,但能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勤于创造的精神,苦…  相似文献   

7.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的语言而备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该文通过对比《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中译本--徐霞村译本和郭建中译本,探讨两个译者在各自译本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1982年的一部励志的监狱题材艺术精品,并被成功改编成电影,主人公安迪"无辜入狱""改造监狱""逃离监狱"的救赎之旅恰好完成了"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创作的荒岛历险小说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登岛""改造荒岛""离岛"的荒岛三部曲。从互文性视角来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隐喻的"荒岛模式",分析这种经典文学作品模式对于人物形象的艺术刻画,及对美国社会、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呈现。  相似文献   

9.
姚颖 《海外英语》2013,(15):158-159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的语言而备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该文通过对比《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中译本——徐霞村译本和郭建中译本,探讨两个译者在各自译本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原因。  相似文献   

10.
[原著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书中写到英国青年航海家鲁滨孙为了实现航海梦想,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踏上征途。在一次海难中,他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岛上,从此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孤岛生涯。不过,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相似文献   

11.
【导读】 英国作家笛福(1660—1731),在59岁的时候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部描写航海、旅行、冒险的作品,一出版便大受欢迎.他因而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近300年来。他笔下的人物鲁滨孙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令人震撼的荒岛生活经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现实主义手法从事创作的重要小说家,写有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尔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以及另有几部传记与游记。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被公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之作,在英国几乎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地也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笛福本人和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一样,一生充满着冒险色彩;也是一个精力充沛、才智过人、奋斗不息、永不言败的人。他的父亲是个经营屠宰业的商人,他自己也曾是个商人,做过袜子、烟酒、羊毛…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等作品具有鲜明的"荒岛文学"特征,即作品都有远离人类社会的大背景,里面人物都有独立生存的思想,主角都在他们所处的恶略环境中追求生存和发展,谋生的手段都是依靠他本人的劳动和奋斗等.而<摩尔·法兰德斯>等城市题材作品也具有荒岛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文学巨匠笛福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笛福既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又兼具商人身份,被后世赞誉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他的船只不幸遇到风暴触礁,同行的其他船员都葬身鱼腹,只有他一人幸存,他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孙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他从岛上的土人手上救了一个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奴隶。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孙带着"星期五"返回故乡。文章对《鲁滨孙漂流记》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1719)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西方社会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资产阶级冒险家“鲁滨孙”的形象后,接着在他的第二部重要小说《摩尔·弗兰德斯》(1722)里,笛福又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具有“鲁滨孙  相似文献   

16.
笛福发展了“荒岛文学”的传统,创作了《鲁宾逊漂流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对文章进行细致的描写,体现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经济个人主义。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相似文献   

17.
作为《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英国小说家、政治刊物作家、记者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与塞缪尔·理查逊(SamuelRichardson,著名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和词典编纂家)一起被称为英国小说的奠基者。丹尼尔·笛福于1660年夏天出生。父亲詹姆斯·福是一个不信奉英国国教的商人,经营蜡烛和肉产品。父亲固执的清教徒信仰时而也会出现在笛福的作品中。笛福就读于伦敦的查尔斯·莫顿学校,在这所专门为不信奉国教的清教徒孩子开设的学校里,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成人后,笛福将自己的姓氏(福)改为笛福,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没有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而…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的一点物资,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鲁滨孙,是个英国人。——《鲁滨孙漂流记》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有位作家感到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位作家就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丹  相似文献   

20.
刘熠辉 《海外英语》2020,(8):241-242
《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18世纪文学巨匠丹尼尔·笛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文坛.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在荒岛孤身奋斗,以其开拓进取、勤劳睿智、创造新生活的坚韧不拔的形象和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鲁滨孙自身的优秀品质帮助他在孤岛上成功自救的同时,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他救,直至最终成功逃离荒岛,重返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