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遗迹是地球赐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及"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黄山,蕴含了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尤以花岗岩峰林景观、地质生态系统景观(绝壁松)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最为著名,极具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文章按地质遗迹的成因特点,将黄山的地质景观类型做了细致的划分,同时对黄山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质公园是20世纪的产物,是地质遗迹保护的创举.地质旅游现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随着地质公园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地质公园的研究不断深入.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热带都市火山,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地质公园的旅游价值,开发适应游客需求的地质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申报巢湖平顶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巢湖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地质背景及地质遗迹的评价,分析论证了该区申报平顶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探讨了解决地质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巢湖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推动巢湖地质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开展区域地质旅游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开发既保护地质遗产,又服务于地方经济。但目前地质公园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在分析河南省地质公园优势的基础上,指出了地质公园在开发中存在着地质公园内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已有旅游景点基本上与地质无关、大多数甚至全部所建的地质点基本上与旅游无关以及导游基本上对地质无所知之的现象,并提出了开展环境解说、合理规划地质旅游线路、开发教学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优势特色旅游资源,地质公园建设及特色旅游开发是推动该区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以确定1个世界地质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和3个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的地质公园建设备选名录,它们与该区2个已建国家地质公园和9个具有地质公园性质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共同构成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特色旅游应积极构建由地质奇观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科普考察游、文化体验游组成的产品体系,可以着力开发北线岩溶洞穴、北回归线之旅,东线丹霞洞天、温泉仙境之旅,南线火山海岛、滨海风情之旅,西线高山森林、跨国瀑布之旅4条骨干地质公园特色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6.
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及发展方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时代,由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鉴于地质遗迹资源研究跨越了地质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因而其类型的划分是个尚待深入探讨的复杂问题。本文根据地质遗迹的成因特点,统计分析了全国182处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63处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为基础,将地质遗迹划分为11大类,41小类,并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和发展方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建设具有保护地质遗迹、科普科研、开展旅游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综合效益。重庆小南海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国家4A级风景区等多个国家级桂冠。地质遗迹稀有且保存完整,旅游资源丰富而奇特。小南海所在的黔江区是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十二五”把旅游业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地质公园建设。小南海有条件申报重庆市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县地区有着类型丰富的地质和人文景观,其生物礁为深水硅质礁,种类丰富且形态多样.安县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分为6大类、10类以及12亚类,地质景观数量达22处,其中有世界级地质景观4处、国家级地质景观10处、省级地质景观8处.结合两个不同的评价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证实研究区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并针对地质公园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将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生物化石、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5大类,并对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在科学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系统完整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10.
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集旅游地学、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一定市场和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园旅游区。地质公园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宜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开发这些旅游产品必须加强旅游产品市场定位,重视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的创意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即将建成。这 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家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坐落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经 八街,是今年4月29日动工修建的,占地8105平方米,投入资金1000多 万元。其中展厅区以地质地貌厅为主,其通过图片、文字,模型、标本等,向 人们全面介绍了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和其他景观、自然和 社会环境及发展历史。 克什克腾旗有着丰富而奇特的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地理学界的专家 在对克什克腾旗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考察后认…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后10年,龙门山受损乡镇虽已基本重建,但面临发展模式相对单一,潜力挖掘不够,没有从源头探讨出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问题.本文选择北川县陈家坝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身的地质遗迹资源属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坝镇地质遗迹资源众多,共拥有3大类、15亚类与24个地质遗迹景点.其中地质灾害大类为国家级地质遗迹,基础地质大类为省级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大类为县市级地质遗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筹建地质公园、筹建教育实践基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系统规划等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北川县陈家坝镇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开发及扶贫模式,对龙门山地震受损乡镇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与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普教育旅游观赏价值,其开发利用已走在我国前列,今后如何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深层次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加强地质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加强资源保护,促进地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地质景观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地质公园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兼具典型的地质遗迹景观与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对旅游者、学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依据国家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为标准,利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华蓥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计分、定性评级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却未得到较好的开发,较周边地区相对落后,旅游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应用SWOT分析法,分析乌蒙山地质公园开发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乌蒙山地质公园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质公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促进了学者们对地质公园的开发利用研究.回顾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地质公园的产生、定义及类型、公园的选址及范围的确定、地质遗迹资源的地学背景、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地质公园的管理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地质公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质公园是近年在国内外出现的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旅游、休闲、求知的新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提出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将我国作为计划试点国家之一.我国已成立了地质公园的领导和评审机构.已批准了44处国家地质公园,而重庆至今尚未批准一处.资料显示,重庆市应予保护和可开发利用的各类地质遗迹资源多达231处,且分布广,品位高.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建设地质公园是树立重庆旅游新形象和建成我国旅游强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金石滩园区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核心部分,其东部景区则是代表性地质奇石景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段。目前已开发的地质旅游产品主要以地质观光为主,辅以地质科普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资源利用、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管理,保护到位;做好规划,科学发展;理顺体制,和谐有序;发挥功能,突出特色;开发旅游商品,多源盈利;加强建设,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19.
壶关太行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内典型的地质地貌、优美的自然生态、深厚的区域文化组成了价值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管理保护、技术保护、宣传保护并重,整合旅游资源,高品味开发旅游产品,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壳和宇宙间一切物质一样 ,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从而形成了现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为了让人们能够尽情地观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我国首批建立了 11处国家地质公园。现将这 11处国家地质公园的情况按占地面积由大到小整理如下。名  称位  置占地面积地质遗迹类型 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  湖南省张家界市  36 0 0平方千米 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省什邡市、绵竹市境内   190 0平方千米  推覆构造 (飞来峰 )或冰川漂砾 ,典型的地层剖面 五大连池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