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重庆 《钓鱼》2005,(16):38-38
稻花香指每年白露节气至秋分这一段时间(即每年的8~9月水稻拔节,稻穗开花的时期)。这一段时间烈日炎炎,气温一般在30℃以上,水库、湖泊水体的表层温度升高,但是水底温度却因受光照少,温度适宜而符合鱼类身体需求,鱼大多前往深水区域活动。夏季由于鱼类已经过一个春季的摄食,身体变得强壮,加之夏季的天然饵料丰富充裕,使鱼类的摄食有了选择的余地,所以人们施钓时感觉鱼很难钓。  相似文献   

2.
陈东明 《钓鱼》2009,(23):31-32
每年的冬季到来,都会有一段时间雨水不断,细雨绵绵,大溪河流水位提高,溪水川流不息,泉水叮咚响。南方溪流水温一般徘徊在8℃至12℃左右,在大晴天,溪流水温受太阳光强烈照射,大部分可升到15℃左右。在溪流其它鱼类极少摄食的情况下,适应低温、  相似文献   

3.
何川 《中国钓鱼》2006,(9):38-39
狗鱼3-4冬龄达到性成熟,东北地区4-6月初江河解冻后开始产卵,高峰期约为1周,产卵期间停止进食,直到产卵结束。一般水温为3—6℃,水深0.5~1.0米。卵为黏性卵,产出后常固着在水草上,高粱米粒一般大小,过一段时间后成为胶球状,能在河底滚动。一尾40厘米长的狗鱼可产卵3-12万粒。  相似文献   

4.
春钓方略     
《钓鱼》2007,(8)
春天,指农历“惊蛰”到“立夏”节气这一段时间,除北方外,南方各地大都冰雪消融,暖风绿树,鲜花烂漫,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5~20℃左右,气温和水温逐渐上升。但是,早春、仲春、暮春各个时节的情况不同,差异比较大,而且,从早春  相似文献   

5.
郭洪 《钓鱼》2005,(2):16-16
江南的冬天,忽冷忽热,低时能零下7、8℃,最高时气温在14℃~18℃,特别是11月底12月初,气温在8℃~9℃,因此鱼情颇好。我每次悬坠野钓,收获都颇丰,基本有30尾以上的收获,11月底有次竟拉了107条。而其他钓友,收获却并不如意,这是什么原因?我想:钩、线、漂、饵的配置不当是造成中鱼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低温保藏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常用办法。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是“嗜温菌”,最适宜它们生长的温度为20℃~40℃。随着温度的下降,微生物的繁殖将减弱,但低温并不能完全停止它们的发育,甚至在-6℃~-10℃的低温下,仍可见到某些霉菌在缓慢生长,还有耶耳森氏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0℃。低温保藏在实际应用中分为“冷却”和“冷冻”两种方式,冷冻库是大型企业保存食品的设施,它可在-20℃以下的条件内,使食品内外在短时间内冻结。在这种条件下,鱼、肉类食品可保藏数月甚至更长。目前在集体食堂或家庭里使用的冷藏室或冰箱…  相似文献   

7.
焦宏庆 《钓鱼》2007,(5S):49-49
2007年4月8日,我与钓友相约春钓燕栖湖水库,地点在北京市怀柔区,钓位选择在常年有人施钓的截流偏南侧的小湾子处。天气晴,北转南风2~3级,气温6~200℃手触水仍感觉很凉,估约水温10~12℃。  相似文献   

8.
北方的早春是指农历立春至雨水之间的一段时间,此时正是乍暖还寒、寒潮天气较为频繁的时段,气温水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往往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9.
陈春彦 《中华武术》2009,(10):55-56
一、何为肌肉延迟性酸痛 在田径运动训练与教学中,肌肉酸痛是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根据持续时间与性质不同,肌肉酸痛可分为急性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前者是训练中出现的肌肉反应,具有反应快、时间短、程度小等特点。后者是训练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肌肉反应(运动后8~24小时出现酸痛,2~3天酸痛达到高峰),具有延迟特性,  相似文献   

10.
冬钓罗非鱼     
梁富容 《钓鱼》2004,(3):20-20
进入冬季,气温降到12℃,罗非鱼就停止活动,降到8℃它们就会冻僵,降到5~6℃它们就大批死亡。因此,有人认为冬钓罗非鱼简直是笑话。冬天确实不但钓到罗非鱼,而且钓得多。关键是选准好钓点。  相似文献   

11.
徐斌 《垂钓》2006,6(3):48-48
“大雪”过后的第三天,偏西风2-3级,气温-3℃~6℃,我和一位温姓朋友到他家的藕塘钓鱼。  相似文献   

12.
袁荣 《垂钓》2009,(3):17-17
2009年1月28日为农历正月初三,气温逐渐升高,当日达到2℃~11℃。东南风吹得人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这样的天气里,应该去钓鱼!  相似文献   

13.
解志耕 《垂钓》2002,2(6):60-61
2001年8月3日,多云转雨,南风2级~3级,气温21℃~29℃。清晨4点钟,我们8名老钓迷驱车来到辽阳东南的汤河水库风景区的二道沟。二道沟总长约1千米,南北两边均是砂石沿岸,沟头有一条小溪,清水长流,是非常理想的钓场。  相似文献   

14.
傅常奇 《钓鱼》2004,(1):40-40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温差明显,自不必说,就连农历24节的每个节气的开始和末尾,气温也存在差异。而南京地区何时进入冬季?据气象专家在报纸上披露南京地区冬季的到来不在“立冬”,而是在“大雪”前后。虽然“立冬”后,天气变化较大,时而阴天下雨,刮风,气温骤降,但遇上几个晴天,气温很快回升起来。从总体上说,“立冬”到“小雪”这段时间的气温并不算很低,基本上可维持在15℃~16℃左右,最低温度也可保持在5℃~6℃。  相似文献   

15.
苏群 《中国钓鱼》2012,(7):87-89
2009年6月上旬,按照惯例是每年在六峰湖爽钓大湖鲫的时节。可是那年刚进入6月份,穆棱地区历年来如期而至的短雨季就变成了长雨季,中等程度的雨时断时续地下了一个多星期也不见天开晴。更让人恼火的是气温也在持续下降,与往年同一时期相比,气温的平均值下降达3~4℃。白天气温维持在12~14℃,夜晚则下降到10℃以下。  相似文献   

16.
食人鲳     
小边 《中国钓鱼》2003,(4):36-37
食人鲳原产于亚马逊河、圭亚那、委内瑞拉等地。体长20~30厘米,卵圆形侧扁。全身灰绿色,腹部大片红色,臀鳍鲜红色,饲养水温20~26℃,水质要求不严格,饲养容易。饵料有鱼虫、水蚯蚓、小活鱼、鱼肉、虾肉等。繁殖水温26~27℃,性成熟年龄18个月,雌鱼每次产卵2000—4000粒。食人鲳下颚强而有力,牙齿异常尖锐,不仅能一口咬碎鱼骨,甚至还能咬断直径1毫米左右的钢制钓钩。  相似文献   

17.
易成 《钓鱼》2006,(10):34-35
广东省南部,冬天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3~19℃,没有寒潮侵袭时,仍可以钓土鲮,只不过此时鲮鱼摄食不积极,咬钩较为挑剔,更需要讲究钓法。在腊月和第二年的正月,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最低气温会降至6~11℃,这时鲮鱼基本停止了活动,这个时段是很难钓上土鲮的。  相似文献   

18.
高志明 《钓鱼》2005,(14):42-42
今年5月26日,晴,有时多云,东南风3~4级,气温26~30℃。我与4位钓友早上6时30分出发,去离市区14公里的辛庄钓鱼。根据以往经验,温差小于6℃草鱼就不沉底了,气压低,水的溶氧量差,鱼都在二层水里。可是事先已同水面承包人谈好,约定了时间的朋友更是坚持要去,我只好听从。  相似文献   

19.
李民 《钓鱼》2008,(4):60-60
钓鱼的前一天晚上,气象预报为多云到阴北,风2~3级,温度11~19℃。当日实际温度与预报的温度相吻合,天气阴霾。感觉户外较热不舒适。  相似文献   

20.
解志耕  刘海涛 《垂钓》2001,(1):25-25
2000年9月21日,小雨转晴,北风2~3级,(温8~18℃,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清晨,我会同几位钓友去古城辽阳东南的汤河水库垂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