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春红 《成才之路》2011,(14):16-I0012
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的生活、问题情境、知识规律方面为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从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基础。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激发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带领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化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对学生的要求应时时随学生的年龄的变化和学习兴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冀松 《教育探索》2012,(3):52-53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作为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该类课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教学法可归纳为以下32个字:巧妙引入,激发兴趣;激情授课,保持兴趣;任务驱动,延续兴趣;和谐师生,维护兴趣.  相似文献   

5.
兴趣层次说与儿童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据其指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感官兴趣、内在兴趣和中间兴趣三种,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兴趣连续体。其中,感官兴趣具有被动性和依赖性,存在“毒瘾反应模式”,容易使儿童出现“兴趣疲劳现象”,为外部奖赏提供了存在的基础与依据;内在兴趣具有主动性,最终消解了外部奖赏存在的基础;中间兴趣是一种复合型兴趣,具有动态变化性。教师应根据儿童兴趣结构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儿童兴趣结构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不以讲授的知识本身为重点,而是以培养,固化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最终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兴趣教学应树立大语文教学概念,即广泛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将学生求知的范围从课堂扩大到家庭,社会,使学生具备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7.
兴趣被描述为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倾向,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兴趣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在一定条件下情境兴趣可以转化为个体兴趣,在职业、学习教育、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等具体领域的测量应用研究比较丰富。最后提出兴趣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必然投射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产生喜欢和趋向、厌恶和逃避等态度和行为。兴趣经历着从自然兴趣到文化兴趣发展的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兴趣的不同而分别起抑制、发扬、疏导、顺应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本文以学生音乐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为论述中心,指出音乐兴趣的培养分为几个方面:①诱发兴趣;②激发兴趣;③培养兴趣;④提高兴趣。  相似文献   

10.
兴趣的魅力     
兴趣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影响人的一生,语教学的第一要义是引发艺术认知和追寻美的兴趣。在教学中它分为三个层次:1、原生兴趣,即作品的趣味性。教师工作重点在于精选严鉴;2、再生兴趣,即讲授引导的趣味性。教师工作重点在于化熏陶和氛围营造。3、复生兴趣,即学生对作品启动和教师引导的体悟创新。教师此时应无拘禁,与学生同化。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在于创设情景,诱发动机,激发兴趣,促进发展。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门功课的学习中。诱发兴趣对地理学习重要,而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因为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态度和意志力的表现,稳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发展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是说在诱发学生地理兴趣和保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一步升华,它是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识的不竭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璀璨火花。有效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3.
开学了,我又一次被安排接手六年级的数学课教学,班里大部分孩子的作业格式不统一,错误率极高,更可怕的是有五个孩子压根就不愿意写作业,这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未曾见过的情况。和孩子一段时间的相处,感觉到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很不适合这个班的孩子了,于是决定用分层作业来试一试。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践行这一理念,做了一些尝试,并申报了个人课题。课题的立项,更增加了我对课堂分层作业研究的信心,一学期坚持下来,孩子的作业状况有很大改观。  相似文献   

14.
袁芳 《成才之路》2011,(26):43-43
摘要:兴趣能令人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发展成为一种乐趣。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谈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体会。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教学策略是以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激发学生间接兴趣的教学策略。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运用奖励强化学生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写作训练必须与写作兴趣同步发展,必须降低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难度,使写作训练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尧刚 《课外阅读》2011,(10):314-315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新课改时期热切关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就具有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去唤醒、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立、自信、进取、主动创造的精神,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健康的心理品质得以发展,进而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哲学家柏拉图说:“兴趣是知识之门。”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有了兴趣,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融洽师生关系,尊重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展迟缓,学业不良的学生。孩子们有很强的表现欲,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我们要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而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老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确把握中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广博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持久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