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提倡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时代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教学中就是要倡导教师有教学个性。那么什么是教学个性呢?我认为,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  相似文献   

2.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当今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尤其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程确立了全新的学生观,使学生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犁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提倡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时代的要求。“成功的教师之昕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把一种教学方法比作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当今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尤其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程确立了全新的学生观,使学生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当今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尤其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根本目的,要求语文教师富有教学个性。我们在进行教学个性化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是千人一面的,而应是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很难想象同一种教学方法能适应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此提倡独特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一个迫切要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肤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柳行 《教学与管理》2007,(12):114-115
二十一世纪是需要个性的时代,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我国教育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集体备课,把教师严格限制在一个比较固定而又相对封闭的框架之中,教师没有被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受到应有的尊敬。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性化人才,个性化的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时代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能因材施教.本文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来探讨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个性化人才.  相似文献   

11.
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创造教育有它独特的作用。数学创造教育主要应完成下面四个方面的任务。一、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 数学创造教育开宗明义就是要发展受教育的创造力,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这就不能不注意对创造性人才的个性品质进行综合研究,只有明确了创造性人才的个性品质的基本内容,才能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形成他们这种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他们的创造素质。虽然人的创造性个性品质是比较复杂的,但数学教育对培养诸如好奇心、创造意识、攻坚毅力、献身精神等良好个性品质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个性品质的支持下,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在高等教育的数学教学中,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框架,引入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今天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变革的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重视鼓励学生在作文教学中通过生活实践和细致观察进行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文。教师要精心评改,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在乐于写作中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应当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是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增添的要求,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个性教育的问题。要达到这一要求,除了语文学科本身的个性,语文教科书上精选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也很重要,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语文教师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从文学作品中的个性教师谈起,结合现实生活中富有鲜明个性的语文教师案例,希望语文教师能让语文教学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创新意识来源于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培养,而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它本身具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性质,使语文学科对创新人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冈此新的教育改革希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个性化的教学,以便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张荣 《考试周刊》2012,(85):50-5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尚未摆脱传统教学弊端的束缚,依然存在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运作的不良倾向,课堂上共性多、个性少、限制多、自主少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新世纪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主动精神、富有独特个性的创新型人才,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潮流。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