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初步具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1.认识本课“万、复”等12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上册.课文《在家里》,教学这一课时我确定了教学目标:1、认识“沙、发、报”等’14个生字;2、会写“上、下、工、个”4个字;3、认识一种笔画“、”。教学重点是:认识14个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课程设计如下: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看图认读词语,并画出生字.反复认读.借助熟字记生字.也可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不必急于教读。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并出示生字卡片让他们一一认读。这样即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主动认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学、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有多种说法的情况下,教师不磐限制,而是引导他们交流。初步体现识字的乐趣。2、教师还可设计多种形式,以达到复习巩固本课生字。例如:可用生字卡片做组词游戏。同桌一人组一个至两个。比一比看谁组的多,这样学生从组词中加深认识生字。达到巩固生字的作用;学生可当小老师领读认识的字。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领读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桌,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在大部分学生会读基础上可开展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如开展“看谁读得又准又快.读得又多”等认字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总的来说,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学。教师只做些必要的引导.教师的最终作用在于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3、进一步巩固识字。对于本课的生字,教师不必做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应在练习或生活中巩固识字,使识字真正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还可做选字游戏.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生字,口头填空。4、指导书写。本课共有4个生字,让学生先认读一。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字说一说是怎样记住的。再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对刚学写字的学生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范写中结合生字教基本笔画名称“、”。然后学生先自己看范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试着描一描.教师提示学生按笔画顺序书写。在练习上还应给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同样的要求,使学生认识到识字写字的乐趣。5、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收集一些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所学的生字.进一步增强生活与识字的紧密联系。使叙述识字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根”、“折”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背诵谚语;培养对谚语的理解感悟能力和阅读积累兴趣。  相似文献   

5.
崔茂荣 《云南教育》2004,(19):56-56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反映水乡秋天风景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丰,幸”、“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王兆萍 《考试周刊》2013,(80):47-4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传统意义上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总结了一些方法,旨在引导低年级学生认识生字.牢记生字。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2.初步理解形声字的含义,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去识记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重点书写“鹿、斑”两个生字,拓展积跫“鱼字旁、鹿子头、乌字旁”的字。2.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3.观察图画,初步感知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导入小朋友们,森林王国将要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齐读动物的名字。[设计意图]创设童话游戏中的动物运动会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运动会如同一场有趣的识字游戏.自然地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韵文。  相似文献   

10.
一、二年级识字量很大,每学期都要认读400多个生字。刚开始,因为学生认字、记字太慢,我就常抱怨:这么多的生字,学生怎么记完哪!后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把需要认读的生字放大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天天看、天天读。心想:这样强化训练,学生一定会记得很快。可是半学期后,我发现这样的机械记忆学生并不喜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一、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喜欢学习生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平时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制作一种正面写生字.反面画图的卡片。如:蜻蜒、蝴蝶、蚂蚁.壁虎等生字.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保护”。2.准确熟练地诵读拍手歌,读卅节奏感。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认识九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二、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 1.师生做游戏,开始学习。教师说一个词,请学生做出与教师说的词的意思相反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要求学生认识生字475个,其中288个要求会读、会写、会用。这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记住这么多的生字,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他们认识这些生字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教学:环、绕、迹、藏、蒙、隐、约、捡、扔、波、纹、荡、建、筑等14个生字,准确把握音形义。2.培养识字的兴趣,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自能识字的能力。3.进行爱家乡的情感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知生字策略:以家乡的风景为内容编写儿歌,把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儿歌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1.出示自编的含有生字的儿歌。家乡真可爱家乡有青山,环绕到天边。名胜和古迹,藏在山里面。高高新建筑,隐隐约约现。蒙蒙细雨飘,吸引我来看。金沙大海边,孩子玩得欢。捡起小石子,扔进海…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会认“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2.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具有主动积累对子歌的愿望。4.利用汉字构字知识,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句子中的反义词。3.理解“诚实、虚伪、骄傲、热情、虚心、冷淡”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8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刮、暖”等16个生字,写好“商、量”等4个上下结构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读出商量的语气。  相似文献   

20.
一、二年级识字量很大,每学期都要认读400多个生字。刚开始,因为学生认字、记字太慢,我就常抱怨:这么多的生字,学生怎么记完哪!后来想出一个“好”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