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今天下午,语文老师给我们听写生字。我写错了两个字,一个是奶奶的“奶”字,我忘写勾了;另一个是年级的“级”字,最后一笔捺,我写成了点。  相似文献   

2.
黄近悦 《小火炬》2014,(9):17-17
今天老师布置了—项特殊的作业——给妈妈或奶奶洗脚。妈妈在外地工作,我只能帮奶奶洗了。没想到当我将这件事告诉奶奶时,奶奶竟羞涩地将脚缩了起来,她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不用了,奶奶的脚可丑了,你还是别洗了吧!”  相似文献   

3.
今年寒假期间,我做了件令人竖大拇指夸奖的事情——在医院照顾住院的奶奶。期末考试结束那天,77岁高龄的奶奶摔了一跤,小腿骨骨折,住进医院治疗。我放假后,代替“三班倒”的父母,在医院照顾奶奶——给奶奶端水送饭,给奶奶倒屎倒尿,守着奶奶打点滴。以前,我从没有倒过屎尿。第一次给奶奶倒屎尿时,我闻到从手中便盆里发出的臭味,是那样的刺鼻,熏得我几乎想吐。但我还是拼命忍住,因为我知道我不能吐,否则,奶奶就不会让我在医院照顾她,那样就会加重本已非常辛苦的爸爸妈妈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引路天使     
正小时候,奶奶给了我一张月历画。画上,一个美丽的天使带领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过一座桥。这张画以前是挂在她屋里的,我非常喜欢。到了新年的时候,奶奶把它送给了我。妈妈把它钉在我的床边。每天晚上祈祷的时候,我都要看着天使和两个小孩,心里想着,上帝派天使来指引我们,他的爱是何等博大。我  相似文献   

5.
闲暇中,我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讲到孔融准备分梨时停了下来,我想先听听小朋友们的想法。 “我要最大的!”“我想拿小的!”“奶奶说大的给宝宝吃!”……  相似文献   

6.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七十多岁了,个头不高,头上有许多白发,脸上还有一条一条深深的皱纹。说起奶奶脸上的皱纹,还真有趣。她额头上的皱纹像“三”字,眼角的皱纹像鱼尾巴,嘴旁的皱纹像个大括号。这个大括号让奶奶的笑显得很慈祥。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看见奶奶坐在桌前做着什么,走过去一看,原来她正在补一角钱的纸币。现在一角钱掉在地上,没有人会放在眼里,也没有人会弯腰去捡了,可是奶奶还在补这样的一角钱,奶奶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多么可佳啊!多么伟大啊!我们这一代人,个个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家庭里,不要说是一角钱,就是一元、十元的,也不放在眼里呢!与奶奶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啊!奶奶勤俭节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新佳 《师道》2010,(7):107-107
从小蒙蒙就喜欢画画。在她一岁时,我们就给她买来五颜六色的彩笔,她趴在铺满拼图的地板上,像模像样地画着。当然,她那时的作品全部都是“写意画”。我和她爸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津津有味地猜想画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肖童 《小学生》2009,(4):20-20
“怎么样?牛仔裤好看吗?哈哈哈!”紧接着传来奶奶那特有的笑声。这是怎么回事?奶奶怎么这么高兴?莫非是我那80岁的老奶奶也赶起了时髦穿上了牛仔裤?我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梯,急不可待地推开了家门:客厅里穿着牛仔裤的老太太还是我那一向标榜“朴素”的奶奶吗?  相似文献   

10.
[案例](生活日记)我讨厌的人五(1)班赵妍颜你要是问我:"你最烦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烦我的奶奶。"奶奶很懒。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奶奶说:"快去喂鸡!"  相似文献   

11.
徐爽 《新读写》2014,(11):32-33
搬家时,我站在车旁看着家具、行李一件件被“请”上车;那些散在角落里的儿时玩具也一样样被放进了大大的箱子里。突然,我在废弃的物品堆里看到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我连忙捡起来,翻开它,不知不觉跌入了时光之河…… “妞妞,快来.奶奶讲故事喽……”耳边传来了奶奶温柔的声音。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我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风格清新的散文,作者的笔法甚是了得,不仅把做米糕的工艺写得轻松自如,还动用多种感官来感受现场的气氛,甚至还忙里偷闲写了像爷爷和“我”一样的来买米糕的祖孙们。尤其是小孩儿们关于蚂蚁的争论,更是童趣盎然。而吃完米糕后收拾“残局”的场景,则运用了漫画的笔调。瞧,“我”脸上满是糖渣儿的狼狈相,爷爷比划“大”米糕时在空中画出的一段圆弧,妈妈和奶奶不让“我”吃米糕的理由,夸张而不失真实,朴素中带着幽默,情味浓而又妙趣生。  相似文献   

13.
画"×"号,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从教二十多年画过的"×"号不计其数,但这一次画的这个"×"号,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那是在一次三年级的数学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题:"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5个,足球比排球少2个,而篮  相似文献   

14.
案例:春节,我给侄女晶晶买了几副拼图。晶晶拿到礼物爱不释手,非常开心。她左看右看,小心地拆了包装,试着拼玩起来,可能是第一次玩,有点不太会拼。妈妈看见  相似文献   

15.
龚燕 《学前教育》2007,(4):54-55
记忆中,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因了她的慈祥和温柔,以及读过一些诗书而闻名于我们所居住的小村落。于是,每年农忙时节,有很多家中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年轻夫妇,就把自己的孩子放心地送到奶奶家来,要求奶奶帮忙照看一段日子。  相似文献   

16.
熊奶奶的吻     
小熊画完一幅画后,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我最满意的作品,我要送给远方那最最疼我的奶奶!他看到母鸡,就对母鸡说:你好,母鸡。这幅画是送给我奶奶的,你能替我送给她吗?  相似文献   

17.
亲子活动中,有一对祖孙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教师出示教具时。一小男孩跑到教师跟前去拿教师手里的玩具。教师很有耐心地说,先坐回去,老师讲完后给他玩。只见这男孩生气地推了老师一下.而孩子奶奶看见了也不管。我向老师了解情况时,老师哭笑不得地说,谈过了,但这位奶奶就是不听,而且还说自己带的孩子都是研究生、到国外留学过.人家国外提倡自由。老师还告诉我,这男孩2岁半多了还夹着尿不湿.其他家长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这位奶奶却说男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这儿。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我发现这位老人确实有“个性”。  相似文献   

18.
小兔灰灰放学了,它拿起粉笔在木窗上写字给奶奶看。“奶奶,你看,今天我学会了阿拉伯数字8。”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是吗?快,快写给奶奶看。”灰灰画了一个s形,然后又往右上绕,封上口,这就是8了。“灰灰真乖!”奶奶说着要做事去了。灰灰连忙喊道:“奶奶,我还自创了一种写法呢!”奶奶好奇道:“哦?”灰灰神秘地笑了一笑,先画了一个大圆圈,又在大圆圈上画了一个扁扁的小圈。奶奶看了,乐了:“灰灰,这真像一个花篮。咱灰灰可真有本领啊!以后一定会是个了不起的画家。哈哈,咱家出画家了,奶奶都不要请人来装修房子了,就让咱画家用画笔来打扮屋子吧!”…  相似文献   

19.
一双布鞋     
[简评]读这篇习作,让人读出了三大这点:第一,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作者用再朴实不过的语言表达出浓浓的真情,令人感动,让人赞叹。第二,欲扬先抑,中心突出。作者要表现奶奶对自己的爱,却先写在爸爸妈妈离开家的两个月里,奶奶做的令“我”感到厌烦的一些事。直到奶奶回老家给我留下复习资料时,直到奶奶去世后妈妈将奶奶为“我”缝制的布鞋交到“我”手中时,  相似文献   

20.
我是小画迷     
吃晚饭时,奶奶给我盛了很多饭,又给我夹了很多青菜。我把青菜全放到饭上,画出绿色的长头发。然后,我选出两根肉条当眉毛,夹来两粒豆豉当眼睛,再用一根肉条做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