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母语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主要的语言教育形式,它通过语言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而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又通过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语言。因此,在母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的今天,我们应站在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母语教育,是继中学母语教育之后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的母语教育,也称之为母语高等教育。一、母语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语言不只是工具,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失去一种语言,就是失去一个文化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母语更担负着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纽带。母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造国民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母语教育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和挑战。文章主要从国民性的视角,分析了国民性与教育的关系、母语教育面临的危机及对国民性产生的影响,指出加强母语教育在提升国民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母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国内许多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却令人堪忧,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当下的母语教育应从端正对外语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理念,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母语的感情,重视母语实践活动等方面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5.
母语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民族共同语应用技能之必须,同时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母语教育却不断弱化,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整体状况堪忧。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政府相关部门应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为母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应切实提高母语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母语——汉语教育及其承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母语教育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汉语教育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困境令人忧心.其根源在于时代发生的剧烈变化、教育导向出现的偏差以及主流社会出现的某些“噪音”所致.爱国,从尊重母语开始.保护与热爱母语是当下中国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活与民族文化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2007,(4):24-2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督学成尚荣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发表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一文,文中提出,母语教育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全球化是一个与多样性、多元化同时进行的过程,连接着文化的本土化。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认同不仅是一种身份的定位,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参与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加强母语教育既要关注母语根源性这一基本属性,又要关注母语的言说、表达方式的深层定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别人、吸纳多元文化,自觉地担负起发现自己、丰富人类文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8.
梁涛 《现代语文》2006,(3):24-26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国内许多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却令人堪忧,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从端正对外语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理念,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母语的感情,重视母语实践活动等方面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9.
三、汉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 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的危机,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说,就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教育尤其是作为民族之魂的母语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应成为当前文化界和母语教育界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事实上,母语作为传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通过母语学习将儿童的个体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和人类的精神之源,同时催发新时代民族的美丽之花:精神之花、语言之花、文化之花。因此,母语教育课程永远是各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学,切实推进大学生汉语文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更紧迫地提上了日程。在目前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辟开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而这些,正是由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母语教育的精义之所在,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母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教育是少数民族母语传承的核心.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目前国际法原则性地确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地位、内容和国家义务.剖析国际立法成就与缺陷,有助于深化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理论认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母语教育的成效,关键是要对语文教育的性质要有正确的认识,对纷繁复杂的语文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应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关系;应以系统观看待语文教育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关系:语言素养的培养是核心,是目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语言素养的条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我们的母语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我们必须要认清母语(即汉语)对国家文化的发展繁荣、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阵地,是提高全民母语运用水平的主要途径。大学语文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实现终极关怀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其他泛文化课程、应用性课程都不具备这种语言育人的属性,都不承担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传承汉语文化的责任,因此都不能取代大学语文。  相似文献   

15.
欧卫红 《教育探索》2008,3(4):44-45
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外语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是本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所必须使用的交际语;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母语通常被看做是第一语言的同义语。但是,一个人在使用术语时选择的是母语而不是第一语言,这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母语及母语蕴涵的全部意义,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习俗和诗韵文采等,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要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只靠一两门课是无法实现的。除语文课是重头戏之外,还应包括政治、历史、思想品德和音乐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语言应主要为汉语普通话。母语教育甚至还应包括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因为我们的国歌人人都会唱,我们的党团信仰能继承和延续,它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母语的教授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在我国,双语教育的含义是,在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以普通话和英语开展各项工作的双语人才。未实施双语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16.
母语文化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民族精神的传承,导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因此,外语教育应凸显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运用中国英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从而在与多元文化的互动中知彼知己、融合互补、共同发展。中国英语是英语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属于国际使用型英语变体,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爱国情感、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母语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留住学生的精神之根,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陈颖漪 《文教资料》2010,(18):147-149
我国母语教育的现状堪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新文化运动的冲击,网络语言的盛行,语文高考命题的特点以及教育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对母语教育的漠视。要改变这一情况,我们需要让语文课适当回归传统,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并且结合其他人文课程,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试析新加坡华族母语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新加坡华族母语教育基本状况,介绍新加坡政府的华文教育政策和目标,分析新加坡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者指出,教育的文化传播具有深层面的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学术思想理论等深层次的文化,只能通过系统的教育进行传播,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要根本改变新加坡华族民族意识淡薄,母语水平下降的局面,只能通过进行系统的母语教育才能解决。然而,新加坡华族母语教育的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0.
日语是日本的母语,但“日本语教育”并不指母语教育,而是指以日语为外语的第二语言教育。日本的母语课程称为“国语”,自1900年“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国语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语言实用为原则,以国际理解为背景,已成为日本母语教育的鲜明特色。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教育承传人类文化,语言承载民族精神。母语教育强调民族特色,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是国际母语教育的总趋势,也是日本母语教育的基本方针。自“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母语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他国经验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