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它们是一群在地狱中自得其乐的生物。仅仅几十年前,生物学家还坚信,只有我们所处的环境,生命才有可能生存和延续,可近年来,这一观点被彻底推翻。从赤日炎炎的沙漠地带到冰冷彻骨的海底深渊,在地球上那些据说最不适宜生存的角角落落,令人惊叹的是原来生命早已在彼驻足生根。科学家不时意外发现,复杂生物对于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竟然能与微生物相匹敌。生存范围也比我们原先料想的广阔很多!复杂生命能在地球各种缺氧或真空环境中繁衍的事实,无疑将大大刺激科学家对外星生物  相似文献   

2.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生命、生存、生活是人成之为人的首要前提,也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开展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人的发展,即从人的生存性、社会性与超越性三个维度推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磊  胡青  李启华 《科教文汇》2010,(22):15-16
生命、生存、生活在本质上是构成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三生教育"作为一种作为充满爱和希望的教育,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角度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教育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教会他们珍惜与尊重生命,树立严肃的生命价值观;生存教育教会他们在危难时刻拯救自己与帮助他人,树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生活教育教会他们享受和善待生活,树立健康的生活价值观。"三生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双双 《科教文汇》2014,(11):10-11
学者李镇西说:“我们已经走得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所以我们要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从儿童本身出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共同成长。“朴素最美,幸福至上”是他对教育的理解,即教育是一种依恋,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浪漫,一种责任担当,所有这些都是人与人的交往,是生命的交往,是生命的融合,就因为是人的交往,才有人的依恋,有理解,有浪漫,有责任,才有生命的传奇。它是一种身体在场的“教育学”,是一种生命活生生成长的过程,是生命扩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陈典 《百科知识》2023,(27):7-8
<正>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格修为的重要途径。阿尔贝特·史怀泽(又译阿尔贝特·施韦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把生命的关怀扩展到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所持的虔诚敬畏之心使生命的神圣性逐渐复归。重温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颇多。一、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内涵史怀泽以博爱之心同情万物,每当看到其他生命遭到虐待时都会心生怜悯与不安,不断思考如何减轻生命的痛苦。30岁后,他与妻子前往非洲建立丛林诊所,为敬畏生命的思想赋予了实践意义。“敬畏”一词既包括对强大力量的敬仰,又蕴含对神秘的畏惧。它起缘于对生命的体悟,从现实的客观世界出发,以一种虔诚的态度使具有道德代理资格的人类意识到自身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其他生物的存在。史怀泽从两点出发,构建敬畏生命的理论,既印证了生命的神圣性,又拓宽了责任界限。第一,他肯定了生命在优胜劣汰中是顽强且脆弱的,自然不懂得敬畏生命,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产生无数生命,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毁灭他们。每一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经历了神圣的生死考验,又在面对死亡时显得分外渺小。第二,他赋予了一切生命平等的价值,认为自然存在固有的生存法则,在法...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主要从健康生命和生活的角度出发对"体育、艺术2+1"项目进行诠释,并对西安泾河中心学校中"体育、艺术"项目的推进及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研究。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日趋严峻,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普遍问题。当前,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应从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基础出发,重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挖掘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实现途径,逐步构建有效的法律促进机制,从而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微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137-137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只有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免遭破坏,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生命在我们的地球上生存繁衍.一般来说,在温暖、潮湿、阳光充足、压力与海平面处相当,且周围环境酸碱度适宜的地方,都能够发现生命.  相似文献   

10.
李贵兰 《科教文汇》2009,(19):9-9,15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云南省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推行了内容涵盖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政策的出台,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更好地落实三生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对教育产生的不同作用,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生命、生存、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教育是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生命本身得到关照,使人的生存境界得以提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现代教育的意义以及现代教育意义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教育是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生命本身得到关照,使人的生存境界得以提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现代教育的意义以及现代教育意义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从一代生命到另一代生命,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通过代代相传,在人类的血脉里流淌过数十万年的岁月。然而DNA的复制中也会不断出错,我们能生存下来与体内的修复机制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如果人体的修复机制休眠了短短的一瞬,人类族群可能就会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3)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大学生在追求物质和享受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较强的判断能力,逐渐迷失自我,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盛行,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却越来越差。在此种情况下,大学生出现了对生命漠视、自杀行为、犯罪现象越来越多。鉴于此,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下生命教育的内容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在传统文化视野下做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授知识"、"知识权威"、即"传道授业解惑";模式上难以逾越"机械灌输";终端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标准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必然要回归到生命发展.教师只有从"发展生命"、"生命间性"、"生命对话"、"个性化"出发,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授知识"、"知识权威"、即"传道授业解惑";模式上难以逾越"机械灌输";终端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标准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必然要回归到生命发展。教师只有从"发展生命"、"生命间性"、"生命对话"、"个性化"出发,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徐存存 《今日科苑》2009,(19):23-24
人类生存的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迹象?茫茫宇宙的初始状态起于何方?太空生命起源究竞在哪里?对于这些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疑问,射电望远镜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8.
今科 《今日科苑》2010,(18):14-14
空气是维持人类生命的第一要素,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对我们的生存却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空气污染已很严重,给人类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带来很大的危害。改善空气质量,还人们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已刻不容缓。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空气净化办法,并不理想。而森林空气是大自然中的绿色空气,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基于教学实践干预实验探索生命化体育教育的内容构建、教学实施方式、教育结果实时监测手段,以构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校园不文明行为干预对策,通过生命化体育教学开展帮助学生明确生命的尊重、生存哲学和生命存在的价值、人生价值内涵,从而达到知情统一,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生命价值、独特性、生成性的尊重水平,提高生命意识,构建正确三观,提高社会适应力、交际能力,从根源上消除不文明行为的生存土壤。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3)
水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在生命起源,演化及生存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科学饮用采用适合的净化方法,以截留微污染的洁净饮用水,是我们的健康之本。膜法是一种有效,重要且简便的饮用水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