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对外新闻报道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宣传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新闻报道在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目前,我国的对外新闻报道基本上形成了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为主体,地方自办对外宣传媒体,以及地方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协作开辟地方版面为补充的全方位报道体系。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外宣格局,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外宣,即对外宣传。是此地对彼地,此范畴对彼范畴,小区域对大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教文等方面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发轫于西方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肇始于1983年——当时主要是出于外交的考虑和对外宣传的需要而基本局限于中央一级人民政府,历经近20年的实践,满足了对外宣传的需要。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大力启动于2003年——由于“非典”事件的刺激,经济全球化浪潮外部冲击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之双重压力的推动,“中国新闻发言人群体脱颖而出”;全面铺开于2004年——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开始在国内广泛确立;蓬勃发展于2005年——新闻发布会数量大增(截至斯年岁末。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级政府共召开1088场),质量显著提高(新闻发布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新闻性不断增强)。普及面大幅拓展(国务院有近70个部门设立了80多位新闻发言人,全国有27个省区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承载着走向世界重要责任的新闻传媒,特别是电视的对外传播活动,在舆论宣传中的特殊地位受到高度重视。“充分运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采取联合行动,各方配合,把电视内宣和外宣、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和谐地结合起来,走‘电视大外宣’的路子”(刘习良,1994),已成为对外电视传播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扬森 《视听界》2002,(5):62-63
作为从事对外宣传的地方电视合记,我们一直在努力探寻能引起海外观众强烈关注、适合对外报道的选题方向和节目样式。但事实是,在我们的身边,更多的是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变化,很难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事业追求的电视节目是地方电视台对外宣传的有效手段。这些年,徐州电视台在对外宣传中,始终做好报道普通人这篇大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对外宣传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关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认同感、知名度和影响力。地方新闻媒体要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传播资源为基础,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打造外宣品牌,对外讲好城市发展故事、树好城市形象,助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如何向生活在本地的外国人提供新闻资讯节目,是传统媒体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办好地方英语新闻节目,使它既成为外国人喜欢看的节目又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这就成了地方电视英语新闻从业人员经常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王崴 《记者摇篮》2004,(6):49-49
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对外宣传中国的情况和主张.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增进国外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家建设服务。对外宣传的立足点在国内。但效果却在国外。它面对的是一个广阔、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的是众多、复杂、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受众。如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的形象;如何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相似文献   

9.
从宣传概念演变看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新闻世界》2010,(9):147-148
本文从梳理宣传概念的起源、宣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实际应用及西方人对宣传的负面认识、战后学者们对宣传的再研究和现代宣传概念的提出入手,总结现代西方人对宣传的抵制态度,提出中国的对外传播机构必须改变观念,消除对外传播中的宣传色彩,注意平衡报道原则,以彰显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历史赋予中国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同样也是地方电视传媒部门责无旁贷的光荣职责。面对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地方电视传媒应该如何适应形势,不负国家和人民的厚望,振奋精神,进一步拓展对外宣传局面,加大地方电视台对外宣传的力度,下面结合自己数十年具体组织实施地方电视传媒对外宣传的实践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试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电视传媒外宣的耿俄。要加强地方电视传媒的外宣力度,首先得弄清楚地方电视传媒在对外宣传方面的职能及其应发挥的作用和有利条件。作…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多次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外宣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更是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如何更好地开展电视对外宣传,是关系到建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和持续健康地开展国内建设的大事。 对外宣传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国际上,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小的矛盾和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我国所处的国际环  相似文献   

12.
对外宣传工作是地方新闻媒体的重要业务,搞好对外宣传对于扩大地方知名度,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世纪我们面对的是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媒体整合向集团化发展,中央和省级电视媒体的节目基本实现上星播岀,报纸媒体也实现了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对外宣传是新闻宣传战线的重要一翼。中国加入WTO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往必将 大大增加,地方外宣也因此日益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面向境外宣传本地区建设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特色,是内地城市外宣的主要内容。长沙晚报报业集团自1996年起开始从事城市对外宣传工作,一直受到境内外读者特别是境外湖南籍、长沙籍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被称作  相似文献   

14.
林彬彬 《新闻传播》2005,(10):52-52
黑龙江是旅游大省,旅游宣传一直是工作重点。作为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领导下的黑龙江省惟宽带网络新闻媒体——东北网的旅游频道(也称东北旅游网),对外宣传黑龙江旅游形象,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5.
陈华 《网络传播》2005,(12):44-45
近年来.以网络媒体为宣传主体的“网上行”活动在各地得到了积极实践,这种由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主办,由国务院新办公室支持和指导,集中地方优势宣传资源.发挥网络媒体群体力量,联合传统媒体,运用网络传播手段,跨媒体、跨地域,集中宣传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网上行”活动.正在成为中国网络媒体承担构建和谐社会重任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地方对外宣传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力求把本地的新景象、新举措、新变化,及时、准确、快速、全面地向外推介。但是,对内陆地区而言,既不沿边、沿海,经济也欠发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陆地区的外宣工作。尽管如此,内陆城市只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外宣渠道的优与劣、强与弱、利与弊,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善用外力、以点带面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一样可以支撑各项外宣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内陆地区外宣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建峰  富颖  张端 《今传媒》2013,(1):30-31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宣传政策法规、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宣传经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民族和谐进步的促进器。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城市和地区更加地重视城市的对外宣传。地方党报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主要工具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梳理对外宣传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地方党报在城市对外宣传中所使用的手段和内容选择,并详细阐述了地方党报的外宣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文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讲话,从对内、对外两个角度浅析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蒋志荣 《视听纵横》2003,24(6):87-88
随着全球化经济及全球化信息之类的观点导入我们的思维,对外宣传特别是运用电视手段进行的对外宣传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应用。事实上,对外宣传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说一个区域独自进行的孤立事件。理论上讲它应该是“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国域为适应周遍环境而向周围传达自身信息的一种本能需求。”  相似文献   

20.
范丽庆 《网络传播》2006,(11):42-43
地方新闻网站本地化,就是地方新闻网站将互联网结合到本地实际,以本地为依托,发挥本地特色,趋向于本地化服务,实施本地化战略,成为本地对外宣传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