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问题和痛苦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经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就在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不断追求光明,探索真理是“浮士德精神“最强烈、最绚丽、最耀眼的闪光之处,其深刻内涵在于揭 示了人类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翻译选材独辟蹊径,风格迥异自成一家。从“别求新声于异邦”到“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鲁迅的翻译思想走过了从以文学启蒙国民思想到以文学为革命服务的艰难历程,经历了翻译文学化、翻译文化化和翻译政治化三个阶段。他的翻译从根本上说归属功能翻译,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文字之间的转化,而在于要完成社会与历史所赋予他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5.
该文试图引入阿多诺的中介理论对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思想进行再阐释.在神话--启蒙--真理的启蒙历史结构中,阿多诺认为启蒙倒退为神话一开始就蕴含在以启蒙为中介的历史结构当中,启蒙与神话在最初的同一并不全是和谐的,而是蕴含着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与矛盾,必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辩证地展示出来.文化工业和启蒙在本质意义上是相同的.文化工业如启蒙一样走向了自身的反面,文化工业就是启蒙辩证法倒退本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一个观点或结论是否正确,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伟大的革命导师们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理论,使之符合实际,不断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殖民地理论的过程中,在论述爱尔兰问题时所持的态度,就是一个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自身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理想。从古希腊起就有人在探讨这一问题。文艺复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和以后的许多资产阶级哲学家也都程度不同地研究过这一问题。近代以来 ,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黑格尔在其专著中就曾指出 :“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1在汲取前人卓越思想的基础上 ,马克思创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使人类的这一美好理想成为一个全面的科学体系 ,成为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从真理的性质及真理内容与对象的关系看,真理的本质在于符合;从真理内容的客观依据以及对主观思想的超越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发现;从真理内容的主观形成过程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假说;从真理内容形成的主观根据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创造。真理的创造性本质意味着,意识创造是一切创造之源,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真理生产是先进精神生产力之本,亦是先进物质生产力之源。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在第十课中谈到,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任何个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的,真理只有一个,它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作为“常识”,课文对这个观点没有展开,没有进行具体的论证。有些同志,对于这个“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至今仍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的怀疑不在于自然科学方面,而在于社会科学方面,总感到,说自然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是符合事实的,而说社会科学的真理也没有阶级性,则难以想通,似乎与事实不符合。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课程观念的再认识 1.科学是人类探求未知的过程,人类对真理的探索和研究活动,永远不可能有终点。 2.科学是人类用一种更审慎更合理的方式来探求未知的活动。对真、善、美的探求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构成了人类科学研究的发展史。因此,在我们的课程研究中,研究不仅仅指引导幼儿进行的自然科学启蒙的研究,还包括以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视野和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进行的所有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批判尊孔复古主义,以唯物史观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是他留下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李大钊虽然说过激愤之语,但总体看来,他能以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孔子,对待传统文化。今天,重温李大钊批判尊孔复古主义的论述,学习和弘扬他的批判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李大钊寻求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为真理英勇献身的伟大一生,充分肯定了李大钊光辉的革命业绩。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宗旨在于立人 ,立何人 ?肯定是“意识到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独立自由的公民”而非臣民、奴才 ① ,现代人而非传统人 ,完整的人、大写的人而非专业工具、机器标准件。现代化不仅是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应是启蒙。所谓“启蒙” ,按康德之言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② 。启蒙有三个层面 ,知识和能力的启蒙、思维方式的启蒙、文化精神与价值观的启蒙。理性、启蒙、主体、责任、进步、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4.
真理是具体的。因为:真理是全面的;真理具有系统性;真理是过程;真理具有矛盾性,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元性和多样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具体的,对真理必须采取具体的历史的态度,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涤荡了欧美的思想文化界,包括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领域。作为对现代性的一个反思,所有领域的后现代话语都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批判启蒙理性,反对现代性话语中的理性主义、主体主义、历史哲学等,以反思启蒙的姿态出现。而在现代主义哲学内部也开始积极反思现代性。他们对待启蒙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以哈贝马斯和利奥塔之间的争论最具代表性。文章意在通过考察二者之间的争论焦点来表明对待后现代主义应持有的一种哲学批判的态度,因此仍然需要启蒙理性所给予的反思批判精神以对现代性的利弊做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什么是启蒙"这个问题本身发问,通过重返历史的方式,指出"启蒙"字面涵义下所隐藏的人与神关于"光明—真理"的权力斗争,并以此揭示"启蒙"始于权力斗争、终于极权主义的悲剧宿命。与此同时,介绍一种未成为历史主流的"启蒙"样式,即康德和密尔建立在谦卑和调和基础上的"启蒙",并对此种类型的"启蒙"前景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相似文献   

18.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巴尔扎克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的态度,不为已成的学  相似文献   

19.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能考查同学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是现在高考的重要考点。议论文中论证的关键之处在于透彻的分析,在于思想的掘进,论证的可贵之处也在于说透道理,辨明真理。本文就提升议论文的辨析力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