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9):144-144
精品赛事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中国的“帆船之都”——青岛的东部,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临近海尔工业园、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青岛国际啤酒城,距离海上名山、道教圣地崂山只有20分钟车程。  相似文献   

2.
农夫 《收藏界》2013,(8):148-149
崂山风光秀丽,历史悠久。耸立于黄海之滨,位于青岛市东部,主峰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上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誉。崂山又是道教名山,道教活动鼎盛时期,山上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影响可见一斑。崂山还是文化名山,早在1800多年前,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郑玄就在山上建成了闻名遐迩的"康成书院"。崂山更是汤清海先生心灵中的梦幻之境,汤先生在《山明水秀图》中  相似文献   

3.
刘连洋 《精武》2003,(3):27-27
纯阳九步行气法,全名“纯阳内功九步行气秘法”,是勍手螳螂门真传内功心法纯阳内功中的一种。勍手螳螂之纯阳内功心法,相传源于崂山道教的导引行气功夫,由七星丹田功、纯阳九步行气法、纯阳桩法、纯阳童子功四种功夫组成,是一种体系完备、功效宏大的道教秘传内功心法,诚非普通内功可以比拟。  相似文献   

4.
宋学玉 《武当》2007,(6):6-7
道教武术有内外之别,其根皆在“养”、“御”二字,乃与“道”旨相合,非唯太极、形意、八卦可以统代,枢密甚深。而道教内家拳独树一帜,具有“形不露体,内外兼修”的特质,故而历代嗣传者均将开诀  相似文献   

5.
相传,明末清初志士王郎,反清兵败后,到崂山华严寺中出家,法号“上善下和”。他后来成为本寺院的第二代方丈,并首创螳螂拳法于华严寺中。 螳螂拳经数传,日趋完善,后来由莱阳县小赤山村人李秉霄承其宗法;此后,螳螂拳便植根于莱阳,八代繵递至今,代不泛其人,即现在之“太极螳螂拳”,亦有称其谓“梅花螳螂拳”的,皆指此而言。  相似文献   

6.
观“太清宫”邮票,眼前呈现出银装素裹的世界。崂山最古老的道教庙宇太清宫,历经数千年历史,在古柏老树的陪衬下,静卧雪中,如此纯静、恬淡和美丽,庄严、静谧之中又含几分神秘。远离红尘的寺庙,经大雪的“提纯”,变得这样安宁和单一,不知是设计家喜爱这种色调,还是在赞美道家所追求的出世境界。集邮静观细品这大雪洗礼的形象,似能涤荡胸中郁气,悟出一个全新的自我,一如被大雪改变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7.
杨立志 《武当》2004,(9):60-62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著名的道教文化结合的典范,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敖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在设计武当山景观时,主要是基于道教“太和”的观念。明成祖大修武当山宫观时曾下圣旨说:‘武当山,古名太和山,又名大岳。今名为大岳太和山。  相似文献   

8.
谭大江 《武当》2006,(8):50-51
2006年5月25日~28日,第三届“道教与现代”国际学术研讨大会在德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基姆湖上的女人岛举行。我作为研究道家、道教养生文化的中国学者,荣幸地被举办方特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基姆湖是德国巴伐尼亚州最大的湖泊,依傍在阿尔卑斯山下,位于举世闻名的奥地利萨尔  相似文献   

9.
7月15日《崂山》崂山古称劳山、牢山,又称辅唐山、鳌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山东半岛西南、青岛市区东部,绵亘于崂山区境内(属青岛市沙子口邮政支局辖区,266102)。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会形成紫霞云海乃至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象。崂山奇峰凌云,峭壁倚天,人称为“天然的花岗岩群雕”,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石材即出于此。崂山矿泉水水质优良,驰名中外。故《齐记》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赞誉之说。  相似文献   

10.
汪兆辉 《武当》2008,(2):14-15
纯阳之道学,在晚唐五代之初的崛起,皆纯阳真人吕洞宾新兴道教所做的努力,使正统的道家及道教至秦汉以后,由鱼龙混杂,支离破碎之势,一跃而起,使耳目为之一新,故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千余年来,道宗内外无不敬奉尊崇纯阳祖师,视其为神仙,被元世宗尊封为“纯阳孚佑帝君”,实为中国道教史上之翘首。纯阳祖师在新兴道家与道教的同时,别具风格的创立了道宗拳法。  相似文献   

11.
张继禹 《武当》2005,(10):3-4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在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武当山被列为第九福地。道经说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在山中留下了众多圣迹。历代皆有高道大德栖隐此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宋初的陈抟真人和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明代曾数次大修武当山宫观,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王建章 《集邮博览》2018,(12):100-101
提起八仙,人们首先会想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成语。在我国,八仙的传说早已家喻户晓。所谓八仙,就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和曹国舅。他们在成仙之前皆为凡人,后经仙人点化成仙,从而演绎出斩妖驱邪、除恶扬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略谈道法     
云海山人 《武当》2007,(4):52-52
道法又称“符咒”或“法术”,也可谓之“玄学”,是我国数千年来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去掉这一部分,那么中国的传统道教文化则失去了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王铁 《中国集邮》2000,(7):9-10
山水因文章而生色,文章借山水而不朽。此等例证,史不绝书。如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作者借洞庭山水而言志,洞庭山水因文章而流芳。迨至清朝,大作家蒲松龄的一篇《崂山道士》,使得崂山草木,尽着道家颜色。又使望绣成堆的崂山倩姿,不负仁者智者,无愧道家之德。更令时人梦中入画,高山仰止。今年,将于7月发行由著名邮票设计家杨文清设计的特种邮票《崂山》,可视为给绵绣之地,再添一秀。  相似文献   

15.
位于鄂西北丹江口市的武当山,又称(山参)上山、仙室山、太和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据史载,自周代而后,那些“恨山不高,林不密”的高隐之士先后在此山修炼。随之,便有奥妙无穷的武当拳传世,其精深博大之拳理,丰富了我国武术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6.
杨群力 《武当》2003,(1):26-28
一、武当武术养生特点 (1)武当武术养生的思想基础是重视今生武当武术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而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精义。道教对人生是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09,(9):F0002-F0002,I0001
巍巍武当山下,滔滔汉水江畔,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灵山秀水之间,她就是中国“水都”——湖北丹江口市。 丹江口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拳发祥地,丹江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8.
黄平 《武当》2010,(11):5-5
9月30日上午8时,武当道教功夫进社区“太极之星耀滨江”展演活动在南园滨江亲水平台举行。60名五里桥街道太极功夫爱好者,与武当道教功夫团联合演出了“武当太极道”功夫秀。至此,为期2个月的武当道教功夫走进卢湾区五里桥社区,教授社区居民武当太极拳的“太极之旅”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9.
甲:7月15日,要发行《崂山》邮票了。 乙:这是继1996-24《三清山》后,方寸天地中又一套有关我国道教名山的邮票。另外,听说反映武当山的邮票也在酝酿中,看来我国名山题材邮票正在展开一个新的系列。 甲:是啊,我国的名山秀水不但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也是挖掘不尽的邮票选题宝库。就《崂  相似文献   

20.
从养生的层面探讨太极拳的形成无疑是得益于道教文化的直接熏陶,但归根结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底层滋养.太极拳中“气”的运用继承了道教对于“气”的实践,但追本溯源是沿用了道家对于“气”的理念.对于道教,在文化背景的神秘面纱之下,《黄庭经》成为太极拳与其之间的直接连结物.而太极拳中的“气”则无疑是《黄庭经》中“呼吸法”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成为太极拳与道家之间最本质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