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朋友圈里,一个朋友发问,你说当有一天电脑可以替代一切的时候,我们教育还需要传递什么?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回答——情感。答案应该还有很多,但情感确实是教育所不能忽视的。情感的传递应该是课程建设中的核心要素,无论什么课程。每到周四,校园总有一些四五年级的孩子拿着手机和平板电脑跟在我的身后,这是一群未来想做"传媒"工作的孩子。这门课程是我开发的,我和孩子们称其为"未来传媒",它的缘起来自深圳市一则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当你着迷于外国动画人物,像变形金刚、七龙珠、加菲猫,还有史努比的时候,你是否也在不断更新你对中国动画的认识呢?你是一个动画迷吗?来,加入我们的行列,让我们一起更好地了解中国动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孩子,爸爸写这封信,源于语文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写给未来的孩子》。 我的孩子,第一眼打量这个世界时,你一定觉得她是纯洁美好的,就如你那双闪动的灵眸。的确,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世界的确美好,它值得我们为之拼搏奋斗。  相似文献   

4.
你见过田野的荒芜吗?你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败落?你见过荒芜人烟的戈壁大沙漠吗?到处是耀眼白茫茫一片,没有一片绿色,你有勇气敢再继续朝前迈一步吗?那么当你面对一个心灵荒芜的孩子,你会想到什么?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对未来也充满着憧憬。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不是吗?可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们不再是这样,心灵一天天变得荒芜起来,变得我们认不出来,我们会怎么想?一、心灵荒芜的表现在家里不会尊重理解他们父母、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不听他们的劝告,甚至会顶撞他们、整天无精打采、也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一切奋斗总是希望未来会更好,下一代人会更有前途。而我们的未来主人翁就是孩子;没有教育好下一代,未来的工作将有很多遗憾。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和工作而忽视向前看的未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课题。前些时候,看到电视新闻时,有一群甲队  相似文献   

6.
《中华家教》2013,(Z1):86
我们总以为大人在教给孩子各种各样的道理,然而很多时候,孩子何尝不是在教给我们一些什么?当你俯下身去,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孩子不仅教给我们包容、乐观和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是一个14岁的女生,我多年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而如今妈妈又结婚了,我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请您告诉我。娟娟(山东济南)娟娟:我想你一定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也一定比同龄人更早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事艰难。同时,我也很敬佩你的母亲,我想她是很爱你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下,一个单身女性带着孩子生活并不容易。你能感觉到妈妈这几年的辛苦吗?所以,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你应该为妈妈、为你又有了一个家而感到高兴。当然,新家庭中也许会有很多新的矛盾出现,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把矛盾看得太严重。而且,当一个矛盾出现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潘斌 《成才之路》2012,(7):99-I0016
正现在,给你一个未来,一个既定的未来:或荣,或辱;或病,或死;或甜美,或伤离……你,会觉得怎样?未来可不可以看见?未来可不可以改变?对于这两个问题,在这本《未来闪影》(罗伯特.J.索耶著,漓江出版社出版)中都有着非常清晰的交代:一次粒子对撞的物理实验,意外将全人类的意识送到若干年后。经历这一切之后,一个伤心欲绝的诗人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很多人看见他20年后在一家饭店里洗着盘子。而他现在却死了,他想用死改变未来。当然,这是小说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未来又如何被看见?未来又因何而改  相似文献   

9.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看着窗外,耳边听着老师和妈妈的碎碎念,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终于连大学都毕业了,会是什么样子呢?你又将会从事什么职业?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力量,让我们加油吧,找到适合我们的方向,一起从塔罗牌中看看毕业后的你,即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吧!  相似文献   

11.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想法改变了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在幼教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八年 ,也许你会问 :天天和孩子在一起 ,干着包括擦屁股在内的繁琐工作 ,心里不烦吗?如果说从没烦过 ,那是假的 ,一个母亲带一个孩子都少不了有心烦的时候 ,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三四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个性的孩子呢?但我们深深地知道 :当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有超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襟怀。我是这样想的 ,也是这样做的。有的孩子生病了 ,他们将吃下去的食物吐在身上 ,将大便拉在裤子里 ,我总是耐心地为他们换洗。其实 ,我也怕脏、怕臭 ,是什么让我克服了这一切呢?是我心中油然升起的母爱。我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  相似文献   

14.
在“只生一个好”的今天,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儿童教育日渐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当你在京城舞台上看到蓝天幼儿艺术团精彩的表演;当你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蓝天幼儿园推出的小小明星,你也许要问:蓝天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蓝天幼儿艺术团。 在蓝天幼儿园,我们先见到了艺术团里资格最老的导演之一,佟承杰。他是——  相似文献   

15.
开创学生美好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任何人都对此充满憧憬。任何人都为之奋发努力。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取决于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静心思考、重新审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妈妈的希望,妈妈的未来。每个女人,从知道自己要做妈妈的那一刻起,忧郁便已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上。孩子,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了幸福的忧郁。妈妈强忍着不去碰某些食物,因为担心你营养失衡;妈妈身体不舒服时,会拒绝吃药,因为担心你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当你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时,妈妈会因你的活泼好动而兴奋,又会担心你哪儿不舒服;当你在妈妈肚子里稍稍安静一点儿后,妈妈又会担心你是否一切都好。在你出生时,妈妈顾不得巨大的疼痛,惟一的企盼就是:上帝啊,请给我一个健康的孩子。可是,我的孩子,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7.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爱就像是杠杆,让我们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师爱呢?本文认为以尊重为前提,时时关怀、信任、鼓励孩子,严中有爱,宽容而不纵容,让孩子在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8.
父母自测题你切西瓜之前,是不是先让孩子用手摸一摸西瓜光滑的外表?你吃饭之前,是不是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菜色、闻一闻菜香?你是不是经常和孩子一起观察某种植物或小动物?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或家里买了新的物品,是不是会和孩子一起先捣鼓一下?……如果你回答“不是”,就说明你应该重视孩子感知觉的训练了,因为感知觉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智力发展的通道。●感知觉是我们进入知识宝库的第一道“大门” ,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教育家洛克说:“我们且设想心灵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这些东西呢……”对…  相似文献   

19.
当你用眼睛欣赏美丽春天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些人在用心灵描绘一个更美的春天;当你在林中快乐地散步并随意捡些树叶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些人在用轮椅赛跑,用脚趾画画;当你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纵情欢唱的时候,可知道一个人昂扬的斗志就是一首最雄壮动听的歌;当你有梦想去追求的时候,他们的梦想也早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便是特教大学生。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想关注这样一个群体。6200万,这也许是几个国家人口的总和,但在中国,它仅仅只是残疾人数的总和。中国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这里关注的,只是残疾人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残疾大学生们。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或是专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教育学院里。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校园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特教大学生们匆匆来去,或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或打着手势。阳光沐浴在他们脸上,自信平和的微笑美丽了冬天的校园。我们很多人可能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如何?学习如何?毕业后的求职又会怎样?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在他们如花的笑容下,是否藏着一颗孤独、敏感而自尊的心?除了他们之外,全国6200万残疾人群体中,又有多少人能幸运地踏进象牙塔学习深造呢?我国的特殊教育状况又如何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和渴望走近他们,走进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20.
我们活着的每一秒都是世界上崭新的、独一无二的、不可重现的。我们应该教给我们的孩子些什么呢?二加二等于四?法国的首都是巴黎?我们什么时候会教给他们他们自己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对他们每一个人说:你知道自己是什么吗?你是一个奇迹。你是独一无二的。在过去的所有日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你一样的孩子。你的腿,你的胳膊,你灵巧的手指,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与众不同的。你可以成为莎士比亚,米开朗琪罗,或者是贝多芬。你有成就一切的能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