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复旦大学的校训叫“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我看来,这于复旦附中这所中学也有关照,博学笃志,互文见义,亦有笃学之意,笃即专心致志、乐此不彼。我看到关于复旦附中的这则报道,校长“反对跟风”,信奉“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只有打好“基础型课程”的基础,才能谈得上搞“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2.
陈欣 《教育文汇》2014,(16):43-45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是安徽大学于1996年制定的校训。这八个大字镌刻在龙河、磬苑两个校区,更铭刻在师生的心中。“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蕴藉了安大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彰显出安大师生员工的价值观,体现了安大矢志追求的育人理念。它像晨钟暮鼓,激励每一个安大人修身立德,日思夜省,谨教勤学,敦实前行。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参加了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评优活动,对其中“服务奉献之星”的评选印象至深。这些年来,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激励下,我校学子努力争当“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时代的主人”。在本次评选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杨福家 《成才之路》2011,(4):11-I0006
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两句话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钱学森曾与他的导师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把他的导师气得摔门而出,但第二天,  相似文献   

5.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7,(4):F0002-F0002,F0003-F0004
上海师范大学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秉持“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校训精神,根据“德育为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在引导,贵在坚持,实在养成。  相似文献   

6.
孙晓光  孙志强 《课外阅读》2011,(10):15-15,4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也非常重视其校训的作用,本文作者对所在学校“博学躬行,尚志明德” 校训的内含分析了其价值取向特点以求达到宣传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89-F0003
几年来,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创建“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为目标,恪守“博学、深研、求实、创新”校训,践行“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专业支持”的办学理念,全校教职工团结奋进,学校整体工作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的质疑理当宽容和赞赏 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中的两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钱学森与他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把导师气得拂袖而去;但第二天,他的导师进了钱学森的办公室鞠躬说:“你是对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17,(7):F0003-F0003
杭州市春蕾中学以“厚德、大器、博学、协力”为校园精神,以“行有涵养、学有潜力、志存高远”为校训,倡导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合一,努力营建理念先进、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10.
■对话人:东华大学副校长陈田初本刊记者陈浩关键提示:成立于1951年的东华大学地处上海,原名华东纺织工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核心论点: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坚持“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发展理念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办学理念,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倡导“积极向上、爱成才为中心”办学理念,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倡导“积极校荣…  相似文献   

1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5):F0002-F0002,F0003
院秉承“明德励志博学精技”的校训精神,塑造了“守纪律、肯吃苦、敢拼搏、善合作”为内涵的“邢职精神”,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团结勤奋”、“文明活泼”的校风,严谨科学、求实创新的教风,“勤学好问、善思多练”的学风,以及“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实施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态度     
《大学生》2013,(7)
正校训应去标语化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以某市的39所大专院校为例,"求实"、"创新"、"厚德"、"博学"出现率较高,其中有11个校训竟都出现了"创新"一词。(综合整理)相比"创新、求实、博学",情感教育是日渐式微了,校训高频词中"爱"严重缺失。邵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2):F0002-F0002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二小学位于顺义新城北部,北靠牛栏山,东临潮白河,201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7名,教职员工60名。几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用智慧的爱,育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坚持“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引导全体师生牢记“文明、勤奋、求真、创新”的校训,努力形成“诚信、博学、务实、和谐”的校风、“严谨、宽容、敬业、奉献”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合作、进取”的学风,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培养“志存高远、品学兼优、多元发展的阳光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凸显。  相似文献   

15.
《陕西教育》2013,(10):F0003-F0003
柳公权中学是铜川市耀州区一所久负盛名的初级中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的办学思路,秉承“明理、敬业、博学、致远”的校训,承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耽误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尽可能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12,(23):F0002-F0002
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秉承深厚的文化积淀,提出了极富时代特色的赏识教育办学理念。学校把“尊重、赏识、砥砺、自信”作为校训,“博学、仁爱、严谨、求新”作为教风,“求真、笃行、善思、乐学”作为学风,努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终身发展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校训是校园精神所系、风貌所在、立校兴学的宗旨,是全校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规范.是学校展示给社会的“文化名片”。建校6年来.我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厚德、自强、博学、创新”的校训为内核,通过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建设.不断拓展、丰富其内涵。进而凝聚海桂的学校精神.积淀海桂的学校文化.学校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还记得我曾经工作过的学校的校训:博学、健美、谦逊、进取.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更加觉得这八个字内涵丰富,其指引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一辈子去追求.我曾到一所学校参观学习,很意外地,在一间教室里看到这八个大字,一时间感到分外亲切.经打听,原来这是我的一个校友所带的班.他移植了母校的校训,作为自己班级的班训.我想,一定会有很多的校友和我们一样,铭记着校训,并把它的精髓渗透到自己的精神血脉.影响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天津教育》2008,(4):F0003-F0003
天津市东丽区务本中心小学注重创新办学理念,以“勤奋博学、合作创新”为校训,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办学宗旨,以“志向高远、勤奋好学、修身自好、乐于交往、与人为善”为育人目标,建校几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一说到我国中小学的校训,不外乎就是“团结”、“奋进”、“勤学”、“守纪”、“求实”、“创新”、“笃行”、“博学”之类的词语颠来倒去;一问到我们校长的办学思想,也常常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之类的大话、套话。千篇一律的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