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类书籍出版物的若干优秀案例研究,总结目前艺术设计类出版物书籍装帧设计所具有的设计特点,分析这些设计特点给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带来的新观念、新工艺、新审美体验,从而希望对整个书籍设计领域产生更具设计效果和独特魅力的书籍设计作品提供设计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艺术设计家们秉承"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书籍装帧设计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使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而意境作为东方美学中传统、特有的艺术创作追求,则在该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意境深远的佳作。本文从意境和该时期书籍装帧的发展概况谈起,就其中的意境表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出版行业迅猛发展,书籍装帧不断推陈出新,别致的装帧材料、各式各样的特种纸张、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上风格各异、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使得书籍装帧艺术成就空前。  相似文献   

4.
走向现代创意———《98书籍艺术设计展》巡礼·鹿耀世4月21日,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陈列馆,中央各部门出版社举办了“’98书籍艺术设计展”,受到了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也显示出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走向现代创意的趋势。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5.
陆勇 《编辑之友》2021,(3):84-91
高科技风格的诞生拓宽了艺术设计审美的范畴,成为现代设计的流行趋势之一.文章具体探讨了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实践中体现的应用特点和审美价值,通过分析高科技风格在目前书籍装帧领域的设计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书籍是信息栖息的建筑,是诗意阅读的时空剧场。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是通过物化的手段,将创意通过工艺物化的配合,使设计的价值得以提升,将书籍形态的外在观赏美和内在阅读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材美工巧,成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品。"书籍装帧设计嵌入式教学模式创新"是在高校图书馆面向教学科研开展的嵌入式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和调动本校图书馆的出版物装帧特色馆藏及设在学校的上海印刷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历代印刷品展示资源,将其嵌入艺术设计专业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  相似文献   

7.
电脑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与开发农业出版社姬小农电脑设计,更确切地说是电脑艺术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已不陌生,我们在电视广告中、游戏机中以及国外的书刊杂志中,司空见惯的图形大都是电脑设计并制作的。在我国,电脑设计在书籍装帧领域虽然还是空白,但已经日益引起...  相似文献   

8.
邱陵是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奠基者,他不但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书籍装帧艺术,而且开拓了书籍装帧的现代形式。他在书籍装帧艺术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同时对中国书籍装帧事业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简单地归结为具体的形,这些具体的形能让读者产生联想,从中品味到不同的思想内涵。书籍装帧设计包括书的外装和版式设计,也就是图书中一切可视的形象图形。这些经过设计者构思的图形,是通过一系列的想象、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绘制的,它们可以让读者产生联想,从而把这些图形转化为自然景象、人类行为情感和神  相似文献   

10.
王乔 《出版科学》2002,(2):46-47
面对电脑辅助设计技术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开始注重设计理念、化内涵、艺术品位和人关怀,这标志着书装化的精神回归j是书装艺术设计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要部分。它是书籍的外貌,既要体现书的内容和性质,给读者传达内在信息或启示;又是一种艺术设计,通过整体视觉形象的强化或处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得到美感。    相似文献   

12.
书籍装帧设计的传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编辑之友》2010,(6):100-101
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特征.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装帧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当我们悄然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已在中国大地上萌生,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腾飞的现状,书籍装帧设计师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创造知识和文化财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朱莉莉 《出版广角》2012,(10):66-67,71
本文从书籍装帧材质和信息两方面分析了书籍装帧艺术之美,论述了材质和信息的准确传达对书籍装帧艺术的重要性;探讨了以材质和信息之美为前提的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立足于文化内涵、由静态二维延伸到动态多维空间概念的转换并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书籍装帧艺术发展的三个有效途径,试图为现阶段书籍装帧设计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冰 《出版参考》2014,(7):27-28
正书籍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书籍装帧以其商业化的经济价值在市场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书籍的增值点,也是促进市场销售的催化剂。所谓书籍装帧中的市场元素,简单地说就是指装帧设计中那些影响书籍销售情况的因素,书籍装帧的特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而其市场化因素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书籍装帧中的版式设计入手,论述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装帧设计带来的新面貌和新活力.同时提出自由版式设计要与书籍类别相吻合,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主张在版式设计中要注入情感,升华书籍内容,增加文化内涵,力求使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达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同时又是第一个在自己作品上讲究书籍装帧艺术的实践家,为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中国的书籍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与之对应的书籍装帧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封面设计趋于新颖考究,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追求,又体现了书籍的内容,形成了这一阶段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一、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特点要了解民国时期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有必要知晓中国书籍出版的一些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张志国 《今传媒》2016,(9):126-127
书籍装帧自古有之,而且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到了现代,书籍装帧事业发展时期相对繁荣。书籍的装帧设计风格和走向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趋向于内在美和形式美,并注意到书籍传递的广告信息来陶冶情操,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书籍装帧设计与其结合,对书籍装帧进行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装饰图片,文字,或者版式、扉页等都更多的趋向于欣赏理念和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溯了书籍装帧设计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多媒体对传统书籍装帧与设计思维的冲击,阐述了书籍装帧设计在当下面临的困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万蕾 《兰台世界》2015,(3):156-157
钱君匋是近代中国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他的书籍装帧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在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善于将中国美学精神融入封面,总能在其作品中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对中国书籍装帧事业发展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