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薇 《山东教育》2004,(23):54-56
“有趣的电话”这一活动构想,引发于孩子的身边。有一天,有一个孩子带来了一部玩具电话,用手一按,还会发出“喂,您好!”等声音,吸引了许多孩子的注意力。第二天就有十多个孩子也带来了玩具电话和玩具手机,教室变成了通话的快乐天地。后来,孩子们还互相留下家里的电话号码,在家经常和好朋友互通电话,有的孩子甚至会主动给老师  相似文献   

2.
儿科专家认为,玩具对促进儿童的动作与智力发育有益,父母们也觉得一件新的玩具会给孩子带来欢乐。特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一孩化”的普及,父母在给孩子买玩具上的花费,一般都不会吝啬的。然而当人们出钱去买玩具的时候,是否会考虑,这件玩具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  相似文献   

3.
游戏,似乎是人生来就会的。例如四五个月大的孩子会自己玩,他们会握紧小铃自己摇,或者抓握挂在面前的玩具。会坐、会爬、会走、会跳的孩子各有自己不同的玩法。但是,如果家长能帮助孩子选择力所能及的玩的方式,寓教育于游戏中,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需要大人的帮助。年幼的孩子不仅在生活上需要大人的护理,在心理上更依赖大人。大人能陪伴孩子游戏,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理;还可以通过玩具、逗弄(肤体接触)、语言交流等等,让孩子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家长与孩子游戏时应“声”“色”俱施,各种感…  相似文献   

4.
幼儿能学科学吗?幼儿学科学并不神秘。这是因为科学同样在幼儿的身边。天上的浮云、水中的游鱼,地上滚动的车轮……无不具有科学的含义。幼儿早就开始学科学,只是成人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幼儿在学科学。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约在孩子两岁左右,就出现了一个喜欢“摆弄”或称“爱管闲事”,阶段。如摸摸海绵有什么感觉,摇摇盒子有没有声音,踢踢石子会不会滚,“专心致志”地观看一只飞蛾飞到哪里去,甚至拆开玩具机器人,探究为什么它会走动等等。随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我们开园的第二天,这时的孩子正是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这不,还没等我教会他们玩插塑玩具,林瑞健就莫名其妙地大哭起来:“爸爸,我要爸爸…”小朋友们的眼睛“唰”地一下,全都转向了他。怎么办?我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他平静下来,不然的话,别的孩子立刻就会被他“传染”上,一会儿班内就会乱成一锅粥。我一边哄他,一边紧张地想办法。一低头,看见了刚才用插塑玩具拼成的电话,突然灵机一动,赶紧拿起来,放到耳边。“喂,你好!”我做出打电话的样子,柔声细语地说,“林瑞健吗?我是爸爸。”林瑞健一听,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  相似文献   

6.
家碧 《母婴世界》2014,(2):134-135
如果依照性别来划分玩具,我们可能就会忽略了玩具本身带来的启发和乐趣。下面就是有一些习惯上的“男生玩具”,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习惯多想想,多动手呢!  相似文献   

7.
据了解,不少家长让孩子抱着玩具睡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三:首先,睡觉时玩具置于身旁,孩子玩累了,就会不知不觉地睡着,这不利于培养孩子按时入睡、自然入睡的好习惯。其次,布制玩具、长绒毛玩具容易脏,孩子睡觉时置于身边不卫生。金属  相似文献   

8.
让玩具说话     
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是孩子最要好的朋友。目前种类繁多的玩具中,有会说话的玩具、可自动组装变型的玩具、大型电动娱乐性玩具等等。有的玩具因价格较贵,往往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而且玩具多也不可能充分满足孩子对玩具“喜新厌旧”的天性。更主要的是,会说话的玩具也因它“说的话”而局  相似文献   

9.
玩具是小朋友的好伙伴,它伴随着孩子们快乐成长。每个小朋友都有数不清的玩具,木制的,布做的,塑胶的,数不清的种类,数不清的件数。有个妈妈说她孩子的玩具多得要“淌”到屋门口了。那么多的玩具只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玩,玩具的利用率太低了。有的玩具经常在家里睡大觉,这样还会让孩子不知道珍惜和爱惜玩具。我们大一班的老师发现了这一现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把每个星期的周五订为“玩具日”。在这一天,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里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等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再把玩具带回家。这个活动刚开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我们班的孩子只要看到教师拿起点名册,就会围坐到教师身边来。因为点名的时候,他们有很多话要说。“王子恺。”“到,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你笑眯眯的样子,我也很高兴。”“金宵。”“我来了,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你,你今天梳的辫子很好看!”“金天翔。”“到,我带来一辆红色的玩具汽车给小朋友玩。”“曼曼。”“我是十号曼曼,我想拥抱王老师!”“好的,我真喜欢你!”……短暂的点名活动开启了孩子和教师一天的好心情:刚才还板着脸、陷入“分离焦虑”中的芊芊,在说“今天我很高兴”时露出了笑容;平时羞于说话的华华,大胆地说出了“我爱你”…  相似文献   

11.
据我长期观察,让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难题”是培养意志、发展智慧的一种好方法。——作者有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说过,孩子从生活的第三个年头开始,时常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而不愿接受成人的帮助,这是儿童行动发展的标志。儿子1岁半了。有一次,我给他两个玩具,他会拿比较新鲜的一个。如果把这个玩具放在稍远一些的地方,他会努力去够。这会不会就是意志的萌芽表现?如果我把玩具当着他的面藏起来,他还会去寻找。这可能就是智慧的表现。据我长期观察,让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难题”,是培养  相似文献   

12.
早教在线     
是伙伴也是玩具很多父母以为,宝宝上了幼儿园,才会开始学着交朋友。实际上,要是周围环境中有别的孩子,许多刚出生的宝宝也会灵敏地意识到其他孩子的存在。他们在一起时喜欢彼此对看,互相微笑,好像面前是一件心爱的玩具,稍稍熟悉后甚至还想碰碰对方。也许这么小的宝宝之间还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友谊,但会带给孩子新鲜和欢乐。对于那些乐意有“伴”的宝宝来说,父母可以在同一张床上故意放上另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就是不认错!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1,(12):118-118
小宝宝在乱丢积木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求他自己收玩具,但奶奶却会跟在孩子后面善后,嘴里还嘟囔着:“不就是收玩具嘛,和孩子大呼小叫,我收了吧,不然我还没事做呢!”于是,“如果我自己收玩具.奶奶就没事做了。”成了宝宝的借口。  相似文献   

14.
在工作中,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曾发生了许许多多打动我心扉的故事。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深深地感到,童心世界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就会对孩子多一分了解和尊重,就会发自内心的爱这个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于义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凡是来我们班的老师都会对于义这个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经常会钻入玩具柜翻腾着别人带来的玩具、活动室里贴在墙上的图片撕破了、玩具汽车掉了车轮、活动区的玩具弄坏了……常常出自他的杰作,在班里大家都叫他“破坏大王”,为此,我们两位老师从小班到现在是想尽了办法伤透了脑筋,从家长…  相似文献   

15.
<正>时常有小班的家长问我:孩子只对一种玩具感兴趣,对其他玩具视而不见,这样会不会有问题呢?有家长还故意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收起来,以期望他能换其他玩具玩,但换来的却是孩子无休止的哭闹。那么,孩子只喜欢玩一种玩具,到底是不是有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吗?小班孩子能力相对较弱,能自己吃饭、喝水、如厕、穿脱衣服就很难得了,面对陌生的外部世界,他们感到难以掌控。当接触到玩具时,他们可以进行各种“研究”,在一次次重复把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一、有读有写的“玩具节” 我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玩具节”。每个孩子都带来了最心爱的玩具摆在教室的书柜上。他们欢天喜地地来到玩具中间,好奇地观赏,兴奋地玩耍。教室前面的墙壁上张贴着孩子们查阅到的各种关于玩具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家孩子的玩具快要堆成山了,可孩子还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碰到。孩子的玩具数不胜数,可一件新玩具没玩几天孩子就厌烦了,有的玩具孩子甚至连碰都还没碰过。碰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很无奈,最终往往以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孩子容易无止境地要这买那,面对他的“贪得无厌”,你是否经常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来一点小仪式当孩子有了一个新玩具后,你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拆礼物仪式:让孩子把玩具给爷爷看,爷爷再传给其他的家人。当孩子看着大人们把玩着他的玩具,作出各种赞赏的评价,心里的珍惜程度会更强烈。列一张“愿望清单”“妈妈,我要……”孩子的要求通常非常直接,你可以这样从容应对:“先把你要的东西画在你的‘愿望清单’上。”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孩子的愿望就不那么急切了。你还可以教他看货架上的标价,告诉他怎…  相似文献   

19.
刘芳 《中学生阅读》2009,(11):14-16
动作发和智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动作是建构孩子智力的砖瓦,是让宝宝动手动脚,能使他们的神经系统灵敏度增加;能促进右脑的开发,还能带来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玩具是训练孩子动作发展的“有效武器”,因此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各式各样的玩具,比如汽车、手枪、奥特曼、爆丸小子……孩子刚开始很感兴趣,渐渐就丢一边了。这些玩具功能大同小异,益智价值不高,而且还易浪费,有的孩子还养成乱买玩具的习惯,本文尝试从利用生活玩具出发,谈一下如何促进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男孩和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喜欢来到这里,在大树周围玩耍。他爬上树顶采摘苹果,在树荫下打瞌睡……他爱这棵树,树也愿意和他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不再来树旁游玩。有一天,孩子来了,神色黯淡。“我们来一起玩吧。”树对男孩说。“我已不是一个小孩儿了,不再需要在你身边玩耍,”孩子回答说,“我现在要的是玩具,要的是买玩具的钱。”“真对不起,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走我身上所有的果子,把它们变卖成钱,这样,你就有钱买玩具了。”男孩高兴万分,他采下树上的全部果子,兴高采烈地走了。从此,孩子再也没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