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鲲 《新闻前哨》2010,(7):55-57
"场信息"的强弱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电视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谈话类节目中的"话语场",探讨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等深层次因素,揭示"场"效应的内在运作机制。同时,通过与国外电视谈话类节目作对比,以期谈话节目能更好地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承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数量上大量增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备受受众的关注。本文探讨的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谈话类节目"是现今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从西方的《奥普拉脱口秀》到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就是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主持风格,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而国内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鲁豫有约》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谈话节目,其主持人的谈话语言风格,便是它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管婷婷 《新闻世界》2013,(5):101-102
纵观当下电视荧屏,从中央台到各省市电视台,主打栏目中都有谈话类节目的身影。可见谈话类节目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作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该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根据节目的特点,笔者认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应该具有真实性、口语化、个性化和娱乐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电视谈话类节目在中国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节目的英文名是"talkshow",汉译为"脱口秀"。现在我们把视点投向由凤凰卫视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从它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访  相似文献   

7.
电视健康类节目形式以谈话为主,其中不少节目建立了所谓"谈话场",追求"场"效应。电视节目的"场"是指电视节目现场信息是以各种类型的信息全方位地同时呈现,即呈"场"态。提高"场"效应,对提高电视节目的效果至关重要。注意现场氛围的营造"谈话场"氛围的营造首先在于"谈话场"样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宋思霖 《声屏世界》2006,(10):36-36
时至今天,电视谈话节目数量繁多,节目类型也各不相同。本文着重对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做一些分析。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是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调动现场气氛,控制话题的行进方向。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在现场,更多的时候是怎么能鼓动起谈话对象、嘉宾和观众,让他们畅所欲言,当营造出这个环境以后,主持人的倾听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所有的谈话者都希望得到尊重。但是在一些谈话类节目中经常会感觉到一些主持人似乎缺点什么,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在听,他在问第一个问题时,想的是第二个问题该…  相似文献   

9.
马兴 《东南传播》2014,(5):127-129
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启了中国谈话类节目,并将大众引领到了"群口"时代。谈话节目数量多但品牌节目少,品牌节目有,但相继出现辉煌后的滑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品牌学"中关于品牌建构、经营、管理、维护与延伸的相关理论引入到电视谈话节目中,探索电视谈话节目在品牌建构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思维与实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节目,开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1.
曹易 《传媒观察》2003,(5):47-48
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这一类型节目是各大电视媒体不可缺少的节目类型,深刻地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回顾我国谈话类节目发展的历史,最早的谈话节目应当是1993年1月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室》。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后,又于1996年3月16日开播《实话实说》,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在不少台,这类节目还成为电视台黄金时段的主打内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电视台开播的谈话节目,就有80多个。  相似文献   

12.
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很多,新闻的,文艺的,严肃的,或者是搞笑的,应有尽有。如果我们对这些节目进行一些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节目的情感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必备的一些特质来探讨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让谈话节目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湖南卫视去年开播的《天下女人》,全国已涌现200多个谈话栏目。谈话节目日渐繁多,说明它有市场,有需求,但有些谈话节目,由于定位不清晰,题材重复,故事大同小异,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谈话类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怎样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吸引力、影响力,已成为电视人一个摆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15.
电视是大众传媒,基于市场导向的需求,规定了其表达形式必须通俗。这种基本属性让承载精英文化、载道人文关怀的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市场生存遭遇尴尬,其收视率也的确不如一些娱乐节目。但是,在电视节目日益庸俗化、通俗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这一类节目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语境、市场价值和生存困境考察这类节目的市场生态。  相似文献   

16.
谈话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角度切入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研究。协商民主指的是政治公共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过程,提出自身观点并充分考虑其他人的偏好,根据条件调整自己的理由,实现偏好转换,批判性的审视各种政策建议。本文论证电视谈话节目具有实现协商民主的可能,并探讨电视谈话节目实现协商民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民精神文明更为进步,社会变得更为开放,电视类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具备思想深度的谈话类节目也因此越来越受欢迎。据此,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切入,对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特性进行总结,进而对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深入探析,分析了其传播事实真相、引导社会舆论、构建沟通平台、提供娱乐服务的主要社会功能,希望借此对我国电视类谈话节目形成一定的启发与引导,以促进这些类型的节目能够在社会上产生正向的引导功能,发挥出电视节目应有的社会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可 《新闻传播》2010,(1):59-59
我国谈话类节目存在节目选题一般化,有的节目雷同现象严重,有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缺乏现场意识等问题。针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某些不足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翩然 《东南传播》2014,(4):141-143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既是谈话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谈话的组织者与主导者,在节目的"谈话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持人能否建立一个和谐的"谈话场",以及是否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谈话的参与者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有意义的话轮衔接和转换,对于推进话题的展开与延伸和实现谈话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杨澜访谈录之"我的疯狂你不懂"》为例,对主持人杨澜的话语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谈话场建构及话轮操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悄然兴起。这种节目以一种崭新的传播理念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也使广播电视媒体越来越突出一种平民化倾向。而从我国这几年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看,电视谈话节目正在慢慢地向一种自然、轻松、平和的谈话方式回归,这是一种从技巧到观念上的转变,也是电视媒体更贴近生活、融入大众的表现。这种转变也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在现场的表现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