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续荣 《当代教育论坛》2005,(24):121-122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知识的传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才开始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90年代,英语教学中又增加了文化知识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含义很广。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文化,或称人文文化(英文中大写的Culture),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类是广义文化(英文中用小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交际习惯、社会习俗、生活惯例及其他。古德·诺夫…  相似文献   

2.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它指的是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共同认识。任何承载着自身文化的语言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而语境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结构,具有最基本的阐释功能,为任何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进入该语境的因素提供解释,并形成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红薇 《教书育人》2003,(12):20-22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集团中的人们所学习、创造并共享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文化使某一人类群体区别于另一人类群体,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其民族信仰、行为准则、语言、礼仪、艺术、技术、服饰、烹饪、宗教以及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4.
文化,通常被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在研究文化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时,日益注意到文化的动态属性。如狭义的文化概念把文化归结为与意识生产直接有关的意识生活和意识成果;而广义的文化概念则不仅把人类在物质和精神生产中的一切成果,而且把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都视为文化。无论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解释,都注意到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拉夫尔·林顿认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方式”,而C·A·冯·皮尔  相似文献   

5.
文化又称社会文化,它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求得生存所创造出来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总和。它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部分。从狭义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生活的象征物,它包括指示性象征物(诸如语言、文学、文献、文物等等)和抒情性象征物(诸如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宗教标志等等)。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应主动地引导学生接 受和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把文化 引进课堂,融入教学,使教学更富有 意义。 一、对文化的认识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按 照奥斯华尔特的提法,文化指的是一 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包含人们 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 系、行为规范等等。我们习惯地把传 达信息的、又决定了我们生存意义的 各种交往,包括体态、服饰、居室、宗 教、礼仪、时空观念、伦理道德等,通 俗地称之为文化。 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不管语言 是否相通,都会有其独特的文化。汉 语和英语…  相似文献   

7.
一、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差异概念的构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EdwardTaylor《原始文化》,1871)。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为了便于研究,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即器物文化,包…  相似文献   

8.
一、园林绿化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界说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神本性决定的,它的精神本性是由该民族的境况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所制约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演变的。生活方式不但要受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和自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而文化,按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家们的定义,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类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制,生活方式等等。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文化包含了语言,某种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语言系统往往反映着文化的主题,而文化又通过语言向它的成员传达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从而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集团中的人们所学习、创造并共享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文化使某一人类群体区别于另一人类群体,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其民族信仰、行为准则、语言、礼仪、艺术、技术、服饰、烹饪、宗教以及政治体制。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地球将成为人类群居的村落,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将像“村民”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共同生存、共同劳动。这种变化将使学习外语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发生变化。“文化意识”是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旨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取得成就的总和。笼统地说,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储存着前人全部的劳动与生活经验,它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着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大至抽象的行为规范、伦理标准、人生信仰、价值观念等等。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而语言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局部相互渗透。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了解和掌握的过程,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语言学者认为,许多语言学习者失败的主…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涉及文化。有了文化,教育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同样,文化的发展,社会的演进,又离不开教育——“它不但传递现存的文化,而且还有助于(文化的)变化,甚至还将造成(文化的)变化”。教育与文化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对它的研究自教育社会学诞生初起就占据了重要位置。所谓文化,在许多教育社会学者看来,即是人们用后天习得的知识来解释他们的世界,并形成社会行为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作为创造主体的人直接表现自己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理念性文化”,又包括个人的行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揣摩的词汇。《辞海》上将其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专指精神财富)。但在哲学人类学或文化哲学中,文化却很少指历史长河中时生时灭的造物,而是指一种历尽沧桑仍留存群体与个体意识深处的力量,一种无形、强大且富有韧性的力量。基于此,胡适先生称“文化”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界定似乎更注重概括,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口头和书面符号;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习惯所使然,是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一、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语言也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  相似文献   

16.
1 环境与企业及其文化的关系 在现代生活中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离开周围环境。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是某个行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与其它系统或其它子系统紧密相连。因而与其伴生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或历史的沉淀,而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以新的姿态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必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颜小文 《教师》2008,(5):59-62
一、中西文化对“礼貌”一词的解释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由众多参数构成的复合系统,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化包含着人类各种发明、创造以及代表人类行为特征的全部观念和信仰,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本观念。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社会组织,乃至于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人类繁多的社会生产实践为文化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它们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或称为主体文化),而不同国家、民族、社会组织以及行业的文化都属于次文化(或称亚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施向军 《现代语文》2005,(2):126-128
“文化”,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揣摩的范畴。《辞海》上将其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专指精神财富)。但在哲学、人类学或文化哲学中,文化却很少指历史长河中时生时灭的造物,而是指一种历尽沧桑仍留存群体一个潜意识深处的力量,一种无形、强大且富有韧性的力量。基于此,胡适先生称“文化”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界定似乎更注重概括,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相似文献   

20.
浅析多元文化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随着人们之间交流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