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熟悉水性是初学游泳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熟悉水性是初学通过学习水中的一些基本技巧,体验水环境的特性,克服怕水心理,奠定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熟悉水性的教学,我们依据熟悉水性的一般规律和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归纳为教学“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熟悉水性是初学游泳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熟悉水性是初学者通过学习水中的一些基本技巧,体验水环境的特性,克服怕水心理,奠定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熟悉水性的教学,我们依据熟悉水性的一般规律和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归纳为教学“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游泳启蒙教学探讨菏泽体校赵化龙,赵青根据我们多年从事基层游泳教学训练的体会,现将对初学游泳者的教学方法做简要介绍,供广大青少年及初学游泳者参考。1熟悉水性1.1水中行走主要是培养锻炼初学游泳者在水中的胆量,使其逐步习惯于在水中活动。基本练习方法是:教...  相似文献   

4.
在初学游泳的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先进行熟悉水性的教学,然后再学习各种游泳姿势。熟悉水性教学的目的是让初学游泳适应水的环境,了解水的特性,消除恐惧水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1):42-42
游泳不同于其他项目,其教学主要是在水中进行的。游泳在初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环境的信心,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各种活动和练习要具有趣味性,在练习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感到有趣性。而且应使他们有成功和压力感。可以设计一些能使学生获得水感和信心的水中练习,以达到熟悉水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 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开始的关键环节1.1 在齐腰深水中行走:初学者下水时,顿时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现怯水的表现,如稍不留意,失去平衡就呛水。因此选择齐腰或陶深的水中进行行走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逐步克服怕水心理,增强学游泳的自信心。1.2 呼吸: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项目,要想在水中如同陆地一样自由,就必须学会呼吸。在陆地上是用鼻子呼吸,而水中是用嘴呼气、吸气,教学时先在陆地上练习呼吸动作:吸气——短暂的憋气——呼气。然后在水中练习,也可在同伴帮助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熟悉水性ABC     
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游泳初学者必须经历的首要阶段。那么,怎样使初学者尽快掌握这一技术呢。第一步:水中走动水中走动的目的是让初学者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 1.水中走步:先扶池壁  相似文献   

8.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9.
何文华 《精武》2012,(28):46-46,48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初学游泳者的教学方法的建议。游泳教学区别于其他的实践性教学,安全问题、岸上训练、学员的水性训练、在水中的练习以及游泳教学器材的使用都会对初学者游泳教学的质量和顺利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各方面的协调对游泳教学尤其是高中女生的游泳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尹文 《游泳》2007,(4):46-49
前言:近年来,少年儿童热爱游泳和要求参加游泳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功能尚不健全,学习游泳时,初学者常因在水中呼吸困难而导致肌肉僵硬手忙脚乱,因而初学游泳的儿童不宜光学腿臂动作的配合,更应学好呼吸方法和做好适应水性的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呼吸方法,就可以消除在水中的恐惧心理,对初学游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游泳教学中,有的同学学游泳非常困难。常常遇到呛水、喝水、不敢下水等问题。其主要的难点就是不会在水中呼吸。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是采用熟悉水性的方法,而熟悉水性的过程,就是适应在水中呼吸的过程,要学会游泳,第一关就是要懂得如何呼吸。人在水中和在陆地上呼吸是不同的。陆地呼吸一般是吸气后立即呼气,没有闭气阶段,游泳时就不一样了,一定要有闭气阶段,在水中闭气这一阶段就是人体自身提高浮力,形成身体漂浮,是做各种动作所不可缺少的准备。再从呼吸器官上区别,在陆地上口、鼻可同时呼吸,相对鼻的作用更大。而在水中则相反,呼气可同时用口、鼻,吸气只能用口,否则就易呛水和喝水。  相似文献   

12.
对初学游泳者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克服怕水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初学者产生怕水的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迅速消除初学者对水的恐惧心理状态,为防止溺水的现象,为此,对初学游泳者进行熟悉水性的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加以高度重视,万万不能忽视。抓好熟悉水性这一教学环节,就能为初学游泳者学好游泳打下良好的基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前言少儿游泳教学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对游泳的兴趣,熟悉水性,学会竞技游泳技术。这时期也是游泳教学和选材的最佳时期。由于水环境与陆上环境的差别,加上游泳时身体姿势为俯卧和仰卧,初学游泳时会感到不习惯,特别是水中呼吸与陆上的差别。开始学习时,儿童自然会产生紧张,动作僵硬、呼吸急促等现象。这种现象在整个初学游泳阶段,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除了用积极的语言帮助儿童建立信心,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性、娱乐性练习外,还需在教材教法安排上,更加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运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4.
庆银 《游泳》2001,(1):37-37
游泳不同于其他项目 ,其教学主要是在水中进行的。游泳在初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环境的信心 ,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 ,各种活动和练习要具有趣味性。在练习过程中 ,不但要使学生感到有趣 ,而且应使他们有成功和压力感。可以设计一些能使学生获得水感和信心的水中练习 ,以达到熟悉水性的目的。一、各种形式的入水和出水1.两手扶池边而坐,转体入水和前滑入水。2.由池角入水和从池边上入水。3.从池边迈步跳入水中。二、身体水平位置平衡、复原和旋转等练习1.各种仰卧和俯卧漂浮,恢复至站姿。2.从池边或向池边滑行,…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在游泳教学中,我用七次课的时间基本上教会学生蛙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七次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法步骤等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第一次课: 一、教学内容:(一)水中行走;(二)呼吸(浸水)练习;(三)抱膝浮体;(四)漂浮滑行。二、教学难点与重点:呼吸;浮体。三、时间分配:(一)熟悉水性及行走:30分钟;(二)呼吸(浸水)练习:30分钟;(三)浮体滑行:40分钟。四、动作要领:(一)涉水:初学游泳莫心急,熟悉水性很必要;齐腰浅水练习走,相互帮助有勇气。(二)浸水:头入水前张口吸,身体下沉憋住  相似文献   

16.
学习游泳与学习其它体育运动技能不一样 ,不仅要学会技术动作 ,而且要改变习惯的呼吸方式 ,由用鼻子呼吸 ,改用嘴吸气、口鼻呼气 ,以及适应水环境。只要学生能尽快熟悉水性 ,克服怕水的心理状态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准确把握教学进度 ,学生就会在有限的课时里学会游泳。熟悉水性的练习方法 :熟悉水性是游戏教学中的第一课 ,它是学习各种游泳姿势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练习。熟悉水性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 ,逐步适应水的环境 ,消除怕水的心理 ,掌握游泳中一些最基本的动作 ,如呼吸、漂浮与站立、滑行等动作 ,为以后学习和…  相似文献   

17.
游泳是在水中运动的体育项目。根据自己多年的训练体会,我认为游泳项目的先天条件是要具备良好的浮力、柔韧性、协调性和水性。一、浮力浮力是初学游泳的基础,也是游泳运动最主要的先天条件。浮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各种泳式的水平位置,运动员蹬边后浮在水面,腿部若不下沉,则浮力属较好,如果腿部下沉,并与髋关节成30°以上角者,  相似文献   

18.
胡洁 《少年体育训练》2011,(Z1):291-292
初学儿童的游泳教学主要分类是"大班组"、"小班组"和"一对一"。其中的教学内容包括熟悉水性、漂浮和掌握技术动作向前游进等等,本文以初学儿童为对象,对这3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在3种教学模式的对比下,"小班组"均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以上海杨浦区业余游泳学校"游泳学习班"学员61名(四  相似文献   

19.
殷玲玲 《游泳》2001,(1):28-29
游泳普修课的教学任务要求 :非游泳专业的学生在一定的学时里 ,需掌握两种或三种竞技游泳姿势。众多的大学生都是初学者 ,因此熟悉水性就是游泳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然而在熟悉水性阶段 ,所教的动作都比较简单 ,练习起来则比较单调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为了解决此阶段厌学与怕水的心理障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总结设计成绩量化指数进行教学 ,并采用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水中游戏 ,较好地调动了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创造了一种“玩水”中练游泳的气氛。一、练习内容的量化设计与教学熟悉水性的目的 ,是让初学者体会水性 ,…  相似文献   

20.
初学者快速学会蛙泳的关键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教学中,使初学者快速学会蛙泳是师生共同的目标。笔者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完成好在水中的五个示范动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这五个关键示范动作是:一、漂浮后站立初学游泳者由于不熟悉水性,在水中改变自己身体的姿势很困难,特别是在学习俯卧浮体时,在鼓励他们大胆漂浮起来之前如果不教如何站立,会使他们失去安全感、恐水心理加重,影响教学进度。另外,初学游泳者在水中会感到很不平衡或失去重心。因此,学习漂浮之后的站立非常重要,学会了这个动作,才便于其它动作的学习。学习漂浮后站立,应从易到难,先学团身浮体后站立,再学俯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