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象征—李瑜诗歌的哲学色彩魅力象征是人类艺术地观照世界、幻化世界、再现生活、再现自我的萌始。远古时期,人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主体意识处于蒙昧状态。日后,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逐步把外界事物当作自身的观察、改造的对象,便促使主体意识与客观外界开始分化。这时,人类想极力摆脱原始自然存在的欲念日益强烈,他们渴望在客观事物中寻求普遍永恒的规律,并在其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但是,这时的人还不能如意地把握自然规律,他们痴迷疑惑于日月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正处在花季成长的时期,乐于接受外界新鲜事物,他们的写作更趋向于"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记叙文往往是他们的首选文体。如何写好记叙文,可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正处在花季成长的时期,乐于接受外界新鲜事物,他们的写作更趋向于“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记叙文往往是他们的首选文体。如何写好记叙文,可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名字是不能轻易更改的,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QQ昵称则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更。这一特点给中学生展现自我个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提供了一个途径。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和价值观、个性特征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投射于外界事物上,QQ昵称的选择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实施现代德育的主要途径,而辩论课则是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课型。人类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尤其是青少年,更有着迫切求知的冲动。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在这一年龄段也较此前大大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评价能力开始成熟,不再按照家长、老师、社会宣传的标准来看待事物。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常常怀疑父母、师长的话,固执地要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去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是非判断能力差,青少年也往往容易出现带有情绪性的逆反心理,对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充耳不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自我表现颜学剑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普遍地具有大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愿意别人认为他们还是幼稚无知的依人小鸟;迫切希望别人承认他们的自我价值和独立能力,尤其希望自己的特长或某种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学生视野开阔,思想解放,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强烈。面对这一代青少年,无论是现代的教育理论,还是青少年的主体水平,都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他们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人、独立的人来对待。德育的方式不应是教育者简单的说教、而应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实行自主教育。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倒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班主  相似文献   

9.
创新,就是去探求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的观念、事物。可是,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要求一个中学生,恐怕除极个别的同学外,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只能望而却步了。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那么怎样衡量中学生的创新呢 ?我国教育界老前辈刘佛年说:“只要有些新意思、新思想、新设计、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人人都能具有的品质。中学是人一生中发展变化最迅速时期,是一个人充满好奇地探寻世界的时期,也是思维最活跃、想像力最丰富、创新意识最强烈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是培养创新意识,开启思维智慧…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情境,提供“开放”的素材,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得到如下几点体会。一、引导质疑问难,激活创新意识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蕴藏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这都是激活思维的诱发剂和原动力,作为教师要不怕学生提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个性,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不仅离不开相应的教育环境,而且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唤醒他们个性发展的自我意识,提高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的体会是: 让学生自己走路自我意识,首先表现在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中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有些老师不很重视这个道理,往往只盯着学生不成熟的一面,依然象对待小孩,或包办代替,或任意揉捏,因而使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矛盾。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增强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名字是不能轻易更改的,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QQ呢称则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更。这一特点给中学生展现自我个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提供了一个途径。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和价值观、个性特征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投射于外界事物上,QQ昵称的选择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和QQ功能的进一步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QQ进行交流。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当学生有困惑时,他们往往喜欢在QQ上和老师进行单独交流。2007年4月,我们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表现为:对校规校纪表现出不适应乃至厌恶,甚至故意触犯纪律,以显示其独立不羁;容易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以致做不合常规的举动,屡教屡犯;对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自己喜欢的老师言听计从,对自己厌恶的老师,处处抵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观因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这一人生的特殊阶段,独立意识日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求知欲极旺,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讨厌仍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他们积累知识和增长智慧的关键时期。为中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评价体系,对学生理性地认知自己、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学校有目的地变革管理方式、家长全面了解中学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吴善亮/江苏镇江一中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好奇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根据这一心理特征,自1997年开始,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妙引入地理信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  相似文献   

16.
吴永法  张强 《山东教育》2002,(17):14-14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中学生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自主逆反。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学生,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平衡逆反。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学生一致,学生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  相似文献   

17.
1 运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8.
所谓从众,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们以初涉人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人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及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力图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有时甚至出现逆反这种反控制的现象。然而,由于在人生阅历、知识、财富等方面的拥有量毕竟有限,在各种各样的选择面前他们还不是十分的理智与自信,因此,其言行选择不免受周围其他人的影响,使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这就是中学生的从众现象。一、中学生从众现象的成因透析事物的…  相似文献   

19.
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创新意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心理起点,有了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和创造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突变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1小学语文与中华美德1.1中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现如今青少年的道德现状,既有表现甚佳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他们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