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准确的城市文化定位,为城市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雄安新区成立带来的更深层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定位打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明确了城市文化定位的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规合一",以小甲赖村为例,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以及产业用地的布局,进行小甲赖村用地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确保"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顺利实施,提升村民生活,改善村庄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将小甲赖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为全面深化院省合作,特别是加强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合作,2017年6月23日,中科院与河北省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协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中科院参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白春礼,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北省委常委,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出席会议并介绍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白春礼指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  相似文献   

4.
雄安新区的人口与水土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历史性战略选择。雄安新区正处在规划建设阶段,亟待探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保障水平,为新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章立足雄安新区,放眼京津冀,基于人口分布及人粮、人水关系,定量评价并对比分析了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优于周边地区,人粮关系协调,尚有一定的人口集聚空间;水资源承载力劣于周边地区,人水关系紧张,流域内配水和跨流域调水已成为必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人口合理布局,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以及提高和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及起步区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入分析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空间特征,对于推进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时相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三个可能备选方案,并分析了其各自利弊。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特征;现状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耕地质量及其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显著,容城、安新耕地质量好,复种指数高,分别达1.92和1.87,雄县耕地质量较差,复种指数明显偏低,仅为1.32。综合考虑起步区的相对完整性、未来发展的可拓展性、与周边县市的兼顾性和防洪安全性,统筹权衡优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征收拆迁成本等因素,本文建议以位于容城东部与安新、雄县交接处的"中方案"作为起步区的优先方案。针对新区建设需要大量占用土地的现实需求,本文建议优先通过农村(含乡镇)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与节约集约利用解决;新区建设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建议优先安排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尽量保护优质高产耕地;建议合理确定土地征收与征用时序,分类施策,优化土地资源管控。同时指出,雄安新区大部分地势相对较低,新区规划、选址和建设需要高度关注防洪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6.
雄安新区建设水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军  张永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199-1205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是我国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位于华北白洋淀地区,面临缺水和水环境与水生态等多个影响的风险问题与挑战。文章从水安全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学科前沿出发,重点探讨了目前雄安新区建设主要面临的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安全等问题,分析未来建设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成因;提出应对风险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包括:开源节流并重,严厉控制污染排放;加强全流域生态修复和白洋淀生态补水等措施;实施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实现供水向需水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7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彰显了党中央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  相似文献   

8.
倪鹏飞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260-1265
河北雄安新区不仅要建成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理想城市,而且要为中国理想城市建设开拓创新,为世界理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作为独具特色的、竞争力可持续的理想城市,雄安新区应该是:以民为中心的宜居城市,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交流便捷的智慧城市,以及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区域关系中具有平台性特征,未来协同中特别需要理顺其与河北省其他地方的关系.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应以绿色环保为导向、以助力京津冀区域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通过引进发展高端化产业增强新区的产业引领力和辐射力,走一条与京津等重要城市产业经济"抱团式"发展的道路.雄安新区设立对于改善河北省与京津之间因科技创新能力的断崖式落差而造成的协同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背景下雄安新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目的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京津冀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分析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应该注意到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理念所面临的科学问题:(1)京津冀地区的气候将怎样变化;(2)气候变化影响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变化;(3)海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人类用水的影响;(4)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劲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256-1259
将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是雄安新区面临的战略机遇,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文章认为,必须以综合集成和引领创新作为雄安的科技创新战略,并在创新主体引入和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金投入、创新城市建设等方面做扎实的部署,尤其应在科技项目的公共性、知识产权的共享性等方面做重大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缺少像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那样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科技创新、制造业和新经济成果,特别是能够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博览会。"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聚焦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产业革命前沿与高端制造业发展主题,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成果,宣传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理念,加强我国科技和产业标准、技术路线的引领,扩大中国制造、中国解决方案的国际影响。筹划创办"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无论对于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还是对于雄安新区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有成功的国内外经验可供借鉴,应从规划、建设、组织、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加以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新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河北雄安新区作为我国的"千年大计",承担着引领我国未来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使命。文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新的一般性生产条件和新的关键生产要素的更替出发,提出了雄安新区建设要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树立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即要从创新创业、产业、市场、社会和城区5个方面进行创新经济生态的全面营造;并提出要基于创新经济生态的这5个方面构成,研究和设计有针对性的促进政策。基于该政策体系构成,文章针对雄安新区的创新发展提出了20条框架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177-1184
从大历史观角度来看,文明进步、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科技创新、中国发展都处在重大转折期。全球创新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密集期,绿色、健康、智能引领创新方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新生物技术等多点突破、交叉汇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以人为本的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孕育兴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伙伴关系;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将改变人与机器的关系,可能使机器从人类的工具和从属,逐步上升为伙伴。雄安新区因疏解而生、应创新而起、逐智能而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雄安新区建设最大的变量和增量,在未来建设中,应采取"国家创新特区"的体制,充分用好新科技革命的成果,积极探索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下的未来城市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张正斌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249-1255
随着我国持续的北粮(畜)南运,在人多地少的南方成为我国工业发达地区的同时,地广人稀的北方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区和潜力区。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实现其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有必要在雄安新区成立国家绿色先进农业研究院。2017年9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科院也在长期倡导和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因此,成立国家绿色先进农业研究院,从而研究世界先进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先进农业技术与理论,创建绿色先进农业模式,以引领我国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强国。结合现代都市科技文明和生态农业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建如诗如画、和谐美丽的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加强"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在地缘政治上联合世界各国,并且在经济上和粮食安全上建立全球一体化的合作共赢关系,以期为世界粮食安全和脱贫致富及绿色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课题组,基于卫星与无人机遥感、定位观测及历史文献资料,从历史、现实、未来多个维度,开展了新区3县(雄县、安新、容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结果表明:(1)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洪涝灾害风险较高,如维持现有的生产、生活、生态模式,新区3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自然上限。(2)人口与产业规模上升将显著加大新区资源环境压力,当人口规模达到500万时,城镇建设和产业用地需求分别为670和130平方公里,年用水11.6亿立方米,约一半建成区存在洪涝灾害风险。(3)实现新区建设目标,需科学调控、提升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具体方向包括: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以内;多途径调水,适度控制湿地和森林面积;加大减排治污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防洪标准,科学选址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7.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且比较容易开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雄安新区浅层(200米)地热能宜于开采;深层(200—3000米)地热能中的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热量大,宜于开采;超深层(3000米)地热能也具有开采潜力。雄安新区的雄县在利用大型岩溶热储开展规模化供暖方面,单一项目已实现世界最大(450万平方米)供暖能力。文章认为,雄安新区应该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重点是超深层碳酸盐岩热储;在利用上,要做到因地制宜,深、浅资源合理配置,还要重视环境保护,协调好与其他资源利用的关系;同时,要发展地热储能技术,形成以地热为主体,多能互补的"地热+"的清洁能源利用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