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0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励印龙、刘海霞研发的语言提示电子盲文教具(即盲文学习机)专利权,专利号ZL200620149027.8;2009年1月4日,在中国盲协召开的纪念布莱尔诞辰200周年座谈会上,励印龙拿出了已研制成功的"盲文学习机",引起与会人士的关注;2009年8月27日,在宁夏银川捐赠会上,励印龙、刘海霞、励金升当场向宁夏残联捐赠500台盲文学习机,向宁夏各族盲人献出一片爱心……励印龙是河北景县退休干部,他当过兵,做过县广播电视局局长,是一个非职务发明者,至今已有20多项发明专利,他如何与盲人相识相交,如何走进盲人群体,为何热心研发盲文学习机?为此,《盲人月刊》记者专访了励印龙。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盲人电子阅读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信息》2003,(21):31-31
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新研制的“盲人电子阅读器”可使盲人自由地阅读电脑中的文字。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茅于杭教授介绍,“盲人电子阅读器”实际上是一种触感屏,又叫盲文点字显示器,是通过USB接口与个人电脑连接后,将电脑中储存的文字逐个地用盲文的  相似文献   

3.
边力 《世界发明》1998,(1):10-10
人们使用计算机离不开双眼,那么如何使盲人也能利用计算机呢?我们知道、盲文书籍是用点来代表文字,而计算机屏幕显示是用点来表示各种数据,研究人员恰恰是根据这一共同之处,开发能启动计算机的盲文手柄供盲人使用。  相似文献   

4.
触觉再现是虚拟现实技术(VR)中的一项重要研究,电触觉是实现触觉再现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电触觉技术,针对盲人阅读的难题,进行电路设计,并通过建立汉语-拼音库、拼音-盲文库实现汉字对盲文的转化并对其进行编码,以及以脉冲发生器和触摸板产生微电流刺激指尖,从而实现盲人感知盲文。  相似文献   

5.
盲人购物将有好帮手林道过去,盲人在超级商场里购买罐装或盒装商品时,往往借助于商品上的盲文标签,用手指触摸进行识别。但是,如果商品上没有盲文标签,盲人就难以购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拿大全国盲人协会及。5算机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根据计3机用激光读出万能...  相似文献   

6.
正盲文是开启盲人光明之门的钥匙,有了它,我们可爱的盲人朋友可以博览群书,更好地读世界。盲文又称点字,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的发明不得不归功于布莱尔。"妈妈,我为什么看不见你啊?我要眼睛……"寒冷的冬日,在法国库普雷城城郊一个鞋匠的家里,一个小男孩绝望地哭喊着。这个小男孩就是布莱尔。他3岁时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刺瞎了自己的左眼,两年后,另一只眼睛也发炎了。因为无钱医治,这只眼睛也变瞎了,他变成了一个盲人。布莱尔不愿意接受自己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通行的现行盲文和带调双拼盲文在拼写、摸读、书写方面的特点和优越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比照各自的特质总结归纳现行盲文相对于带调双拼盲文的优越性。从而分析现行盲文在我国盲人群体中占主流地位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8.
林风 《发明与创新》2009,(10):11-11
2009年,为了纪念盲文发明者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美国发行了一枚纪念银币。 银币正面中央图案为一盲童在用布莱尔盲文进行学习,其上为布莱尔盲文,右边为美国拉丁文格言“E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  相似文献   

9.
盲人读书机     
盲人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无法阅读普通的书报,只能靠摸读厚厚的盲文书来进行学习,盲文书体积大、成本高、信息量少,大大影响了他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这款信用卡是专为盲人设计的,卡面上的文字全部采用盲文。它带有指纹识别软件,确认账单时只需在识别器上按上指纹即可。同时,这款  相似文献   

11.
盲文也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它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也有人  相似文献   

12.
盲文蒙板     
如今,刷卡消费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对于盲人朋友而言却不见得那么方便,毕竟他们很难独立完成刷卡,而要让收银员帮助完成刷卡的整个过程。但是将个人信息完全暴露给别人毕竟很不安全,所以就有设计师设计出了这样一款专为盲人准备的盲文蒙板。  相似文献   

13.
今后盲人也能像正常人一样使用计算机,享受网络冲浪、收发电子邮件的乐趣了。由中科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制开发的“中国盲文计算机系统”已经通过了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4.
徐风 《百科知识》2014,(3):27-28
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感觉器官如听觉或视觉,当其中一个存在缺陷时,另一个就会变得更加敏锐。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视力正常的人触摸盲文,他们的分辨能力远逊于盲人;人们在盲人身边说话,声音很低,以为他们不可能听见,结果他们却听得明明白白。这是为什么呢?圣经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盲人加强了他们剩余的感知能力,用来弥补失去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盲人分袜     
正小明的邻居是两个盲人。一天,这两个盲人一起逛街,各自买了两双黑袜和两双白袜。这8双袜子的材质、大小完全相同,且每双袜子都由一张商标纸连着。回到家后,两个盲人不小心将8双袜子混在了一起。小明见状便要帮忙,盲人却笑着说:"谢谢你的好意。我们虽然看不见却能分得清哦。"小明不相信他们能分清黑白袜子,你相信吗?到底盲人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视觉残疾,其中约有5 000万人失明。世界上每10个盲人中就有9个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大约60%的盲人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国和印度。中国现有盲人约500万,居世界之首。中国盲人总数早已超过诸如丹麦、芬兰或挪威等国家的人口。每年在中国约有45万人失明,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新的盲人。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不变,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盲人将增加4倍。"视觉2020"就是要在2020年以前消除致盲的主要成因,改变到2020年视觉损伤人数可能翻倍的状况。失明对患者及其家庭都会造成巨大的痛苦,让盲人重见光明不仅是盲人的福音,也是医学界长期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于盲文的发明。一般学者都认为是法国人路易·布莱叶于1829年所设计成功的,其实,根据我国的文料记载,盲文的出现最早始于我国随代大业年间(公元605 616年),这比路易·布莱叶创造盲文要早1200多年。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中国盲文的产生、发展,中国盲文出版事业的发展及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09,(5):83-83
今年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期间,闵行区将成立"王世杰科普工作室",该工作室的两大特色是为盲人讲电影和趣味科普秀。为盲人讲电影是运用讲解的方式帮助广大盲人朋友更真切地感受电影,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趣味科普秀则用时尚、有趣的表演方式解说群众身边的科学,使人们理解科学,爱上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从前,一个跛子和一个盲人是好朋友,两人同住一屋,相依为命。一天房子突然起火,转瞬间整个房子就烧了起来,两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盲人想逃却看不见路,跛子想逃,无奈脚不能行。忽然,盲人急中生智,背起跛子就跑。跛子看得见路,盲人能跑,两者互为补偿,逃出了火场。在生活中,将两种或更多器官的缺陷加以补偿,往往会化险为夷,甚至发明出一个新奇的事物。人体器官的功能并非无限,眼睛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我们在做发明创造时,不妨尝试补偿或延伸眼睛的功能,做出不一样的"眼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