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铺垫与伏笔是文学作品中结构情节的两种表现手法。铺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伏笔是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言语不多且有隐含性,可以说是"隐性"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许多特级老师就特别善于抓住课前的几分钟先行浸染.看似随性,却是精心准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为接下来的情感调动奠定了准确的基调.这一"伏笔"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尽情地徜徉于文本,完成从认知、明理到激情的升华.由此可见,在课的开头给学生一个学习本课的情感基调,学生学习能更得心应手,教师教学会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3.
伏笔、铺垫和悬念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区分开伏笔、铺垫悬念呢?“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铺垫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悬念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铺垫型”研究性试题开始崭露头角 ,逐渐成为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命题的新亮点 .这种题型 ,乍看似有超越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超过学生可接受的研究程度之嫌 ,但由于这些题目有“铺垫” ,考生可从简单情形入手 ,向特殊情况转化 ,在归纳中探索结论 ,让考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证明等数学思考过程 ,这对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拟对这类试题作一点击 .1 新概念、新性质铺垫例 1 阅读下面材料并解答下列各题 :在形如ab=N的式子中 ,已经研究过两种情况 :第一 ,已知a和b ,求N ,这是乘方运算 ;…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填鸭"式教学,部分老师会把它理解成无休止的、不管学生承受能力而拼命去灌输的行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古人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填鸭"与"放鸭"的缩影.传、授的过程是"填鸭",解惑的过程就是"放鸭".新课程改革为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填鸭"与"放鸭"也就成为教师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相似文献   

6.
<归去来兮辞>(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一句"登东皋以舒啸",课文的注释是:"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皋,高敞之地.舒啸,高歌."这里把"舒啸"具体解释为"高歌"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今天小明值日.一大早,他就来到了学校.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哭声隐隐约约地从教室里传出.他轻轻推开门,悄悄地走进教室,原来是昨天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坐"与"做"两个字在诉苦呢!  相似文献   

8.
李丽萍 《语文新圃》2007,(12):31-32
"连"和"联"是一对常容易混淆的语素词,尤其当它们进入构词系统时更容易发生混淆.例如当它们分别与"接"这一语素词构词后,"连接""联接"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混乱.请看例句:……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而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怎样才能处理好"管"与"不管"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0.
叙事是写作的基本能力,可是学生笔下的记叙文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开篇罗嗦,缺少细节。解决这两个问题可采取以下办法。一、从紧要处入手,“快”入叙事主体开篇罗嗦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种类型:用于铺垫的情景渲染过多,延伸叙述的相关事件太杂,名言警句的阐释太长。这三种情况使文章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由原来的学校转入另一所小学任教.第一次上课,我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便指着一名学生说:"请这位漂亮的男孩儿回答."谁知,我话音未落,教室里哄堂大笑.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她是女生."我的脸"腾"地红了.可是这个女生却一点儿不生气,也不觉得难为情,还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三顾茅庐"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津津乐道于刘备的求贤若渴,却忽视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双向选择"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李晓飞的班主任王老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是他本学期第四次打人致家长找上门.问他原因,都是一句简单的"不为什么",态度极其恶劣.仅去医院检查已花费1200多元,每次他对家长都保证不再打人,仅仅间隔三周. 王老师现在已感觉力不从心.交谈中,我认为她对李晓飞用的是"直线管理"方式.先是"刚性的直线"--大动肝火,声色俱厉.然后是"软性的直线"--息事宁人.对于李晓飞而言"直线管理"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相反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词.这是为什么?之后,我向周老师讨教了一番,原来是"幽默"帮了忙.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化"和"学习型"是当今热的发烫的两个词.以这两个词作为关键词分别到互联网上搜一搜,马上可以找到成千上万有关的网页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的改革,很显然不只是课程名称和部分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更重要的是教育者的改变.作为教师,应该借"风"使"舵",适应科学课的改革,顺应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大势.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于新近出现的一些词汇,例如:"金领"、"银领"和"灰领"(这些词在职教界用得比较频繁),琢磨了好一阵子,却始终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下我们的教育因缺乏"远虑"而产生的"近忧"令人深思. 一是领导的近忧.在其有限任期内大多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宗旨,想取得好政绩、开创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哲学家休谟说:"美,是各部分之间的一种秩序的结构."小学课文大都文质皆美,具有丰富的语言含量、智慧含量、情感含量.每一篇文章内部都存在着一种有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避免儿子"近墨",孟母三迁住地.这一典故历来被传为美谈.在当今五彩缤纷的社会,"墨"样的环境不可避免.不"近墨"的环境难以寻觅.面对种种的"墨",有志气的青少年的态度不应该是"迁",而应该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