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习作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新课改中强调"三维一体"中就有"情感和价值观"。显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说真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坦露自己的真情呢?一、习作内容要"打假"须与生活共进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与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  相似文献   

2.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3.
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真情实感乃文章感染力、生命力之所在.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情感体验就能唤醒激活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的习作之泉充满情感、充满活力,学生的笔才能谱写出动人的诗篇.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的细节,学会体验习作的情感.只要有了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学生的习作就会为"厚积而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者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们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努力让学生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小练笔,孩子们习作的奠基石。它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它时时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语言的积累,它让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有生命的律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要想学生能有话可写,只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产生写作欲望,才会写好作文,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我认为可以这样做:让生活为习作"源泉";让日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敞开心扉,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学生才会通过教学和生活体验喜欢上写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应该让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自然地结合,丰富学生生活,激发文心,使学生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的习作讲评,继而在反复的修改后,让学生体验作品发表的成功与喜悦,从而主动"吞食"课外书籍,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9.
只有借助现实生活这一源泉,摒弃传统作文教学,才能转变学生观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从而让习作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3,(67):61-62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际习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空话套话多,离题甚远,生编硬套,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用废话前拉后扯地凑,甚至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为此,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让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蒙艳珍 《广西教育》2010,(22):54-55
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多方面不足,如作文教学重指导习作方法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习作内容写“过去时”的多,写现场生成的少。要改变这一现象我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迁移现场生成作文的写法,让学生养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从而真正实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目标设定中,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习作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源泉。对于学生的习作,用挑剔的眼光放大他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眼光去挖掘他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往往让学生越写越没意思,后者却让学生的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应着重开放学生习作赏析的形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和写话能力培养是习作教学的重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写话训练中,要以情趣的激发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写话训练点,巧搭写话平台,让学生经历一个想写、乐写、会写的情感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和写话能力培养是习作教学的重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写话训练中,要以情趣的激发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写话训练点,巧搭写话平台,让学生经历一个想写、乐写、会写的情感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侧重于"空中楼阁"、"七零八落"式的理论指导,这种苍白无力的指导,对学生习作无多大益处。与其过多强调"怎么写",不如在"写什么"上下功夫,让学生发现习作规律,获得习作的能力,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一、以例文激活"写什么"1.激励习作情感文章应为情而发,让学生"有话要说"、"有情想表"非常重要。如习作《20年后回故乡》,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自信心不足,担心不好写。我就从几个方面引导,先从《桂花雨》例文入手,让学生想象故乡  相似文献   

16.
周雪莉 《辽宁教育》2012,(15):71-72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正>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让我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学生寻找写作素材有了深刻的认识,越来越觉得让学生写"随笔"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其实写"随笔"我只采用这种随意而就的形式,记录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这个平台,学生就可以就自己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写自己能写、想写的东西。因为没有统一的命题,学生就有了更大的练笔空间;因为没  相似文献   

18.
窦月霞 《快乐阅读》2011,(21):149-150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这四步骤。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丽 《考试》2007,(12)
要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真童趣,首先要在他们心中"贮藏"一颗童心,而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体验,就是"铸就"这颗童心的最有效方式。当他们"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朱光潜语)的时候,就会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习作就会真正有个性。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的小学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要求学生能结合亲身的体验进行习作练习。而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文还属于刚起步,所以很难写出自己的亲身体验。在近几年执教三年级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充分发挥"长线、短线"的作用,把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逐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进行感受模仿,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