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饵对路。按天计费塘中鱼多数是塘主定期或不定期投放的,鱼的来源不定,品种不一,钓饵应有所不同。垂钓时当带多种饵料,以备不时之需。还可直接询问塘主鱼的来源、品种及最近一次投入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塘主都是直言相告的。因所投之鱼大多是人工养殖的,故垂钓者当以喂鱼的颗粒饲料为主,可辅以商品饵料或麸皮类来改善钓饵的口味及物理性状。除严冬外,在这种塘垂钓用饵最忌大腥大香。  相似文献   

2.
一、探营。欲想在鱼儿稀少的散塘钓有所获,钓前去探营摸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不了解情况,懵懵懂懂前去,靠撞大运,往往会落个“白当一天姜太公,最后闹个两手空”的结局。如果事先对所去的散塘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再行前往就有了几分把握。那么,探营都要摸清哪些情况呢?笔者的做法是:1.塘主放鱼情况,放的是什么鱼,放多少;2.该塘有哪几个部位较爱上鱼;  相似文献   

3.
一、判断鱼情来下钩所谓善判断,就是从鱼塘的水质、清浑、气味、鱼泡等,判断塘中有无鲤鲫、鱼多少、大小及密度,做到心中有数。善判断,用四个字概括,即看、嗅、问、试。1.看。新到一个塘。首先看水面。一般鱼密度较大的塘,水面都有鱼翻花,尤其是鲤鱼,常翻跳于水表层。其次是看鱼泡。水中有鱼。水面必有鱼泡。鲤鱼是游动拱泥觅食,鱼泡成串,不断移动位置,一会儿这里冒一串,一会儿那里冒一串。鲫鱼多为1-2个单泡,鱼越大泡越大。如果我们新到一口塘,见水面不断有串泡和单泡泛起,此塘中鲤鲫鱼一定不少。第三是观水色。  相似文献   

4.
刘强 《钓鱼》2006,(18):22-23
听同事介绍,市郊有一处池塘,塘里养殖了大量的鳊鱼、草鱼、鲫鱼和鲤鱼.此塘多年未干.鱼情不错,有5千克草鱼,1千克大的鳊鱼,鲫鱼鲤鱼也很大,钓一天仅收40元。什么鱼都可以钓,就是不能钓鲢鳙,面对塘主的这个要求,大家都欣然同意。在市郊这种便宜价格的塘很难找.这样的好事自然是不能放过?我立马打了电话.召集钓友前去过瘾。  相似文献   

5.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6.
位于我市沙河南岸的陶庙镇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西侧有一开放鱼塘,此塘约20余亩水面,平均水深3.5米左右,混养有鲤、草、鲢、鳊、鲫等鱼类。由于是粗放性养殖,塘主从不投喂颗粒饲料,塘内之鱼几近野生状态。因距离市区仅8公里,路途较近,交通便利,可供选钓的对象鱼较多,加之塘主多年未捕捞,池内不乏个大体肥的生猛之物,所以此处是广大钓友周末消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7.
夏进  徐笃信 《钓鱼》2007,(4X):36-36
饵料是钓鱼的必备之物,许多钓友会针对各个池塘鱼类的食性和习性研究出许多种饵料。钓友们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明知水里有鱼,密度很高,但钓的时候却没有鱼咬钩。任凭你使出浑身解术,拿出针对某对象鱼类习性研制的饵料,或是将随身携带的饵料用遍,可鱼就是不咬钩。这样的情况常使钓友无计可施。然而也有人会独辟蹊径钓得不错,究其原因:前者不了解该塘的个性,后者摸准了鱼的生活习性和觅食规律,简而言之,掌握了此塘与其他它塘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王华良 《钓鱼》2007,(2X):33-34
1月21日,晴,气温-6~3℃,我和钓友们到本县县城东北角的“货场”鱼塘去钓鱼。此塘我们非常熟悉,呈正方形,水面有七八亩,且四周水深一致,都是1.5米左右,里面放养着大量的鲤鱼和草鱼,还生长着许多0.1千克左右的鲫鱼。由于此塘是精养塘,所以一直都未开过塘。这次冰钓,老板规定:只许钓鲫鱼,不许钓其他鱼。  相似文献   

9.
王华良 《钓鱼》2014,(14):38-39
竿塘是指定期放鱼、按天计价的鱼塘,有人也称之为投放塘。竿塘鱼儿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周边地区的养殖塘,一个是周围较大水域的网箱。这两处地方的鱼在外观上一看便可区分:养殖塘里的鱼通体黄白,色泽鲜亮;网箱之鱼则浑身黝黑、色泽黯淡。此外,它们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来自养殖塘里的散养鱼大多入水就沉底,很少于水面停留,而网箱鱼由于乍一来到大水面,对环境很不适应,它们总是三五成群地漂浮、逗留于水面很长时间。以上两种鱼儿的特点,都是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惯及生长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在“皮草之乡”佟二堡特区徐台村,有一个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鱼塘,此塘四周长满野草,仅中间是亮水,据塘主讲,塘内放有十几条5千克左右的大黑鱼,去年10月23日和25日,钓友金铁锋和我曾两次到此塘垂钓,因水中杂草太多,屡屡挂钩,造成多次断线路鱼,留下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11.
泉过鱼出     
徐廷国 《垂钓》2002,2(4):57-57
1989年寒冬的一天,我与钓友去朋友的水塘钓鱼。此塘位于山脚下,呈长方形,约有四亩水面,水深1.5米以上。塘内主要是自养的鲫鱼,密度较小。我将钓位选在左岸靠出水口的附近,钓友则选了塘背面一处比其他地方略高的山丘。还没下钩,塘主就笑着对我说:“今天,你钓不到多少鱼。  相似文献   

12.
初冬钓荷塘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5,(11):14-14
我退休后在家附近的“上海植物园”中坚持四季垂钓。公园中河、溪、浜、塘纵横,互相有瓦筒在地下沟通,还有一天然荷花塘,该塘水面较宽,也同其他河流连接。因为塘中有荷花,春天是公园中鱼类来此繁殖的好地方;夏天是鱼类在此纳凉的好去处;而冬天里,公园其他河、溪、浜无鱼可钓,在此荷花塘中,却仍能钓到鱼儿,因为荷花塘中有许多残败的荷梗可隐蔽,而且塘中间水略深些,光照又充足,很适合鱼越冬。  相似文献   

13.
焦安刚 《垂钓》2001,(9):46-46
野钓场不同于精养塘,一般水域广阔,鱼密度较低,要想做到有鱼上钩必须多动些心思:钓技精湛是一方面;引得鱼来、留得鱼在则更为重要,也就是说野钓要旨在于做窝。  相似文献   

14.
张兰舸 《钓鱼》2006,(8):29-29
选塘春天钓野塘,最重要的莫过于选个好塘口,否则就会白跑腿,难有鱼获。1、选取水面较大的深塘。入冬结冰前,塘里的水位要在1.5米以上,水深不仅容易使鱼聚集还有利于鱼藏身,更有利于躲避天敌的捕食。若是水深不足一米的浅水塘,遇上寒冬极有可能干涸,塘里的鱼都会死,开春后塘里即便有水也无鱼可钓。2、选杂草丛生的塘。水草多的塘存鱼多,因为鱼大都离不开草,最重要的原因是水草繁茂有碍捕捞,对于捕捞者来说只能望鱼兴叹,即便撒网也捕不着鱼,因为鱼听到鱼网的入水声都迅速潜入草丛中,捕捞者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给钓鱼人春钓留下了可钓的鱼类资…  相似文献   

15.
一般养殖塘,可以说并无时间限制,一年四季皆可施钓。水库就不一样了.由于成库时间一般有几十年以上.库中之鱼的生活极有规律:真正好钓要到“五一”左右.特别是下了几场大雨,而水库水位又不是太高时:因为鱼儿经过板子(产卵)之后特别需要补充营养,便四处觅食:吃食最“凶”的要数餐鲦、翘嘴鮊、鲫鱼了,这几种鱼  相似文献   

16.
华朝熙 《钓鱼》2006,(21):32-32
近年来,由于各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一些一向喜欢野钓的钓友.不得不走向池塘.也有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抑或对钓鱼理念有了新的理解.一贯池塘钓者.也走向自然水域.笔者感到对塘钓与野钓的不同作一些探索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所讲的塘钓,指那些只放不喂,或基本不喂的粗养塘。塘钓与沟渠钓作点比较。沟渠钓是人找鱼,塘钓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7.
之二 莲塘篇     
聂超群 《钓鱼》2012,(1):28-29
赣州市效区赣江河畔的沙滩上,有十多口水浮莲塘。因为每年端午节前后,会下暴雨、涨大水,当地农民都不承包这些塘养鱼。但是,随着涨大水,塘里会跑进去许多鱼。  相似文献   

18.
鲌鱼.身体侧扁,嘴向上翘,鳞细,肉嫩.味美,生活在淡水中.属肉食性中上层鱼类。多见于我国的江、河、湖、塘、水库、滩涂等野生水域。喜捕食小鱼、小虾及飞蚁、蚂蚱、飞蛾等各种昆虫。鲌鱼的活动与摄食,随水环境和气象的变化而变化:在无风的静态水域中,鲌鱼表现得十分斯文;但随着水面的波浪起伏或骤然降温时.鲌鱼便很快兴奋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9.
杨天举 《钓鱼》2005,(5):48-48
桂西巴马县有条清澈美丽的盘阳河,河畔木棉擎炬,荆竹摇翠。河中鱼虾成群.鲤、草、鲮、青、鱼占、黑、塘角、罗非鱼等又多又好钓,还有种非常名贵的油鱼(郑氏惠唇鱼)。此鱼以体内油多而得名,烹饪时锅内不必放油,只需用刀在鱼体上划几道口子,便有鱼油流入锅内。油香奇异,鱼香诱人,可谓是鱼中珍品。  相似文献   

20.
一、钓河钓塘不钓港。宽河大水之鱼,每到冬季,在深水中觅食困难,再加过深之水氧不足压力大,故鱼儿纷纷游人内河的沟、塘越冬,因此在大港里很不容易钓到鱼,必须把钓点转入内河的小河和沟塘里,这是冬季钓鱼的方向。二、钓北钓东不钓西。冬季在内河钓鱼要认方向,北边朝南,东边朝西的河畔,接受光照的时间较长,水温较高,鱼喜欢在这里活动,在这里投竿,收获较大。而西边朝东,虽接受一点阳光,到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