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2006年水稻发病较重,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所以水稻病害的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针对水稻生产中常发生的稻瘟病(叶瘟、穗颈瘟、枝梗瘟)、胡麻斑病、褐变穗、鞘腐、细菌性褐斑病几种病害,进行十种杀菌剂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施保克、77%多宁、75%稻艳、30%福连悬浮剂在水稻病害的综合防治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瘟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在条件合适的时候会加速扩散并迅速流行造成大面积灾害,其在黑龙江省经常有不同面积的危害。当特定时期遇到极端天气往往导致严重减产,这是非常恶劣的让农民的汗水毁于一旦的水稻病害。稻瘟病损伤着水稻的稳定产量、打击着提高产量的措施,在重灾时甚至可以颗粒无收。所以,研究并防止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对水稻来说至关重要,对保证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对稻瘟病,和鞘腐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是2%加收米加50%多菌灵、2%加收米加45%咪鲜胺和5%高扑。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发生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结合实际,重点探讨了稻瘟病发生特征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德 《内江科技》1997,18(3):28-30
农田杂草不仅直接与农作物争夺水、肥、光照等基本生活条件,而且能助长病虫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估计,全市各类农作物受杂草危害的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1.3%,平均损失率为10.2%。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棉花、蔬菜、果园等草害较重,60%以上的田块均存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农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水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业作物。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水稻稻瘟病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整体生长情况以及最终的产量。我国在进行水稻稻瘟病的整体防治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杀菌剂。但是在对水稻稻瘟病菌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往往对杀菌剂的毒性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会影响到杀菌剂对于水稻稻瘟病菌的杀菌作用。因此应用杀虫剂对水稻稻瘟病,进行独立测定对于水稻稻瘟病菌的整体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4种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为水稻稻瘟病菌的整体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75%稻艳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2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凡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稻瘟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稻瘟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从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稻瘟病可发生在苗期和分蘖期,稻株往往因病枯死,或形成白穗、半白穗。叶瘟还引起植株矮化,减少成熟穗数、千粒重、糙米重量等。发病愈早,产量损失也愈大。凡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稻瘟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稻瘟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从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以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25个水稻主产省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探讨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和水稻品种性状的变化,并采用水稻成本数据研究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品种改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水稻生产贡献份额达30%。与20年前相比,水稻审定的品种个数增加了1.5倍。抗病虫害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了10%;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加了50%。然而,从90年代中后期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逐渐下降。鉴于此,政府应鼓励育种人员进一步发掘优异种质,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目前单产停滞不前的现象,从而更好的为水稻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导致绝产。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30亿以上人口的主粮。由于各种病虫的危害,全球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中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对水稻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抗病品种的种植与化学农药的使用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但是,田间稻瘟病菌菌株适应性强、变异快,导致抗病品种连续种植后易失去抗性;同时,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致使化学农药的控制效果降低。因此,从分子水平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及其与水稻的互作机制可望为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提供候选靶标,同时为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策略。本文总结了稻瘟病菌在侵染水稻过程中识别并内化水稻表面信号,通过胞内级联途径传递信号,进而分化产生侵染必需的附着胞的机制,同时介绍了该病菌分泌效应分子抑制水稻细胞的防卫反应,促进病菌侵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广布于世界七十多个产稻国家,是当前水稻的主要病害,尤以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关于稻瘟病的病原菌问题,过去只停留在稻瘟菌(Pyricularia orvgae)生理小种的研究上,现在认为除稻瘟菌外,还应包括马唐瘟菌(P.grisea)。但稻瘟菌与马唐瘟之间的关系,国内外不同学者间存在着分岐,如高坂淖尔等认为,稻瘟病菌在自然情况下,只为害水稻;铃木等则认为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为害血马唐;而SPrague报道马唐瘟菌在自然情况下,都不寄生水稻,川上和Yohnson等从血马唐上分离到的PyricuLaria SPP对水稻有致病性,而译田  相似文献   

14.
水稻稻瘟病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5年铁力地区水稻大面积暴发稻瘟病,致使水稻主产区严重减产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分析了发生这种情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最重要的是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素称水稻三大病害,一直是我国稻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本文针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08,(10):41-42
一、适宜品种多样化品种选择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积温适宜的品种。在此基础上,品种选择还要注意多样化。水稻不同的田间抗性,稻瘟病菌的生理分化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年际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那些种植面积较大的种粮大户来说,品种选择切忌单一化,对于适宜熟期组的品种,最好搭配三`四个,再余一小面积种  相似文献   

17.
进行15%阿维·噻嗪酮WP、10%醚菊酯悬浮剂、2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40%福戈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5%阿维·噻嗪酮WP、10%醚菊酯悬浮剂、2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以及40%福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效,最高药效均达到了90%,且对作物安全,可推广应用。农业管理者可以根据稻飞虱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合适的处理后进行喷洒,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聂媛  李晓云  江文曲  刘念洁 《资源科学》2022,44(11):2315-2329
水资源短缺与水-土-粮系统不协调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种植结构优化作为农业结构型节水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中国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中国北方10省,揭示水足迹视角下水资源压力与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关系,探讨不同目标权重情景下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得出不同节水情景下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①中国北方10省中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普遍偏高,水资源约束呈趋紧态势;②当使用熵权法对经济收益、蓝水(灌溉水)消耗和绿水(雨水)利用目标客观赋权时,北方10省将增加高收益高耗水的水稻种植。随着蓝水消耗最小化目标的权重逐渐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和蓝水耗水量会逐步减少;③在15%节水情景中,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应调增玉米种植面积而减少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宁夏和新疆应调增小麦种植面积而调减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河南应调增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而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④在节水5%、10%和15%情景中,优化的种植结构能够使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蓝水足迹总量较2019年分别减少38亿m3、51亿m3和64亿m3,平均单位蓝水足迹的现金收益提升4%、3%和2%。本文结果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地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水稻品种而言,糯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抑制杂草能力均优于杂交稻,糯稻田与杂交稻田的稻飞虱虫量、稻纵卷叶螟虫量以及蜘蛛量差异不显著,杂交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抗稻瘟病能力显著高于糯稻。就稻作方式而言,R-F-D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节节菜(Rotala indica)等的抑制效果达到100%,总体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稻作方式;R-F-D系统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量较水稻单作明显减少;R-F系统的蜘蛛数量最高;R-F-D系统的抗稻瘟病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除草剂10%苄嘧磺隆WP防除水稻阔叶杂草及莎草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雨山区植保站于2004年8月在佳山乡马塘村对10%苄嘧磺隆WP进行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