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社会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社会心理状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影响。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而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最高层次,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心理和谐,实现和谐社会,需要改革完善社会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社会心理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加强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宣传,分类指导,关注易感群体,建立健全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国民积极心态,建立社会心理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表象和实质之分。和谐的社会现象是和谐社会表象,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只有社会人心理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心理和谐的平衡点,治政和谐是心理和谐的保证。作为治政者,要注意培养社会人的心理和谐,使之具有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知恩感、换位感等等心理感受,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人的心理和谐又以和谐社会为背景,没有和谐的社会,心理和谐将失去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二者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传承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试论心理和谐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对心理和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加强人的和谐意识培养。和谐社会构建不仅是要建立物质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精神和谐。以和谐为中心的生态美育,对促进入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加强生态美育,重视精神和谐,各方面要相互配合,积极培养人的和谐意识,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只有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才能进而提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房立洵 《考试周刊》2012,(52):159-16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如何关注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就成了高校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尺度,是社会创新的心理要求,是社会稳定的心理保障。客观刺激事件和心理挫折是诱发心理不和谐的主客观原因。构筑心理和谐可从:转变行为理念,加快推进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提升人的道德需要等三个策略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内和谐很关键.要推进党内和谐,必须从积极倡导党内文化,促进党内思想和谐;充分保障党员权利,促进党内主体和谐;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促进党内组织和谐以及健全和落实党内法规,促进党内行为和谐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